[關(guān)鍵詞] 沐舒坦;小兒毛細支氣管炎
[中圖分類號] R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8650(2009)08-127-02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冬春季最常見的喘息性疾病,病原多為呼吸道合胞病毒,臨床以咳嗽、喘憋為主要特征。引起其喘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毛細支氣管腔內(nèi)聚集了大量黏稠痰液。目前臨床上能有效清除痰液的藥物不多,沐舒坦(鹽酸氨溴索)是用于臨床較好的祛痰藥,為觀察其療效,筆者用沐舒坦針劑輔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48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9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教材《兒科學》的診斷標準[1],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齡58天-18個月,<6個月30例(占63%),重癥20例(42%);對照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齡46天-20個月,<6個月28例,占59%,重癥18例(38%)。兩組患兒入院前病程分別為(1.8±1.2)天,(1.6±1.0)天。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間病例數(shù)、性別、年齡、臨床分型、病程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抗感染、解痙平喘、止咳、靜脈輸液等常規(guī)治療,重癥患兒還采用吸氧、糾酸及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沐舒坦針劑,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5-7天。
1.3療效標準
治愈:治療7天以內(nèi),咳嗽、喘憋減輕(R<40次/分),肺部喘鳴音及濕啰音消失;好轉(zhuǎn):治療7天,咳嗽、喘憋減輕,氣急緩解,肺部喘鳴音及濕啰音減少;無效:治療7天,癥狀、體征均無好轉(zhuǎn)。
1.4統(tǒng)計方法
兩組療效作?字2檢驗,主要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住院天數(shù)做t檢驗(各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0.0軟件分析)。
2結(jié)果
2.1兩組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愈率93.8%,對照組治愈率63.8%(表1)。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字2=6.907,P<0.01)。
2.2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持續(xù)時間
見表2。從表2可知觀察組氣急緩解、喘鳴音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咳嗽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差異有顯著性(P<0.01)。
2.3兩組住院天數(shù)
觀察組平均(7.1±1.4)天,對照組(9.4±1.6)天,兩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t=2.92,P<0.01)。
3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有感染性炎癥和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xiàn)。以1-6個月的嬰兒發(fā)病居多。主要病理變化為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物增加,壞死細胞脫落所致的炎癥反應,加之此年齡段的嬰兒支氣管平滑肌發(fā)育不成熟,導致氣道阻塞、狹窄[2]。筆者發(fā)現(xiàn)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痰液特別黏稠,而黏稠痰液可加重氣道阻塞,甚至形成痰栓造成部分氣道閉塞,是直接導致病情惡化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除對因治療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及時有效清除氣道不斷產(chǎn)生的黏稠痰液,保持氣道通暢。沐舒坦能激活纖毛上皮,活化纖毛運輸系統(tǒng),使痰液易于清除;調(diào)節(jié)漿液及黏液的分泌,使黏液生化特性正?;?,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刺激肺泡Ⅱ型細胞,合成及分泌表面活性物質(zhì),維持肺泡穩(wěn)定,促進無纖毛區(qū)的外來顆粒排出[3]。本治療組48例患兒采用沐舒坦針劑靜滴治療后,氣道中的黏稠痰液得以稀釋,稀釋的痰液便于通過咳嗽排出,從而保證氣道通暢。與對照組比較,臨床癥狀、體征緩解較快,住院時間明顯縮短,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薛辛東,李永柏.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19-221.
[2] 吳瑞萍,胡亞美,江載芳.諸福堂實用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1165.
[3]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第1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94.
(收稿日期200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