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急診;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8650(2009)08-103-02
急診病人多為突然發(fā)病,病情急,復雜多變,多具有緊張、痛苦恐懼意外,缺乏心理準備,再加上其家屬的焦慮喊叫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因此一般處于危急狀態(tài)的病人心理反應十分復雜,急診科護士首先接觸患者,護士的語言行動都會對患者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接診護士應敏捷、冷靜、沉著、有序地處理各種復雜情況并要有計劃地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用溫和的語言安慰患者,減輕其恐懼心理,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
1熱情服務,迅速接診
急診病人多為遭受意外傷害或突然病情變化,病人無思想準備,此時病人最渴望得到盡早確診,得到搶救和治療,當急診病人就診時,護士應迅速接診,應有條不紊、親切耐心詢問病情。安排病人坐在候診椅上或躺在平車上,根據病情緩急確定進一步處理次序。如果病人和家屬得到醫(yī)務人員的關心、愛護和尊重,將會增加他們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為搶救工作提供最佳時機,保證了病人及時診斷治療,促進疾病轉歸與健康的恢復。
2掌握病人的心理動態(tài),解除心理壓力
2.1急躁心理
急診病人多處于突然發(fā)生意外,沒有心理準備伴隨的外傷、出血、傷殘等,都會對患者產生不利的心理刺激。身體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以及后悔恐懼交織在一起,表現(xiàn)出急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治療。護理人員要主動安慰病人的情緒,耐心細致解答病人的詢問,使病人的精神迅速松懈下來,即使遇到最復雜最嚴重的傷情,護理人員也不要驚慌失措,以免加劇病人的恐懼心理。在搶救工作中神智自若,忙而不亂,操作準確無誤,取得病人的信任而產生安全感。
2.2恐懼心理
由于病人疾病來得突然,無完整心理適應過程,對自己的疾病認識不足,會產生殘廢或死亡等恐懼心理。表現(xiàn)為驚慌失措、恐懼萬分,迫切要求盡快得到最佳治療護理,因此醫(yī)務人員在做好各項搶救工作的同時,對他們進行心理安撫,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各種治療的重要性和目的性,以及某些必要的急診手術的步驟和大致的手術時間,讓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有些病情還宜向患者交待的切勿在患者面前交待議論,以免增加恐懼悲傷的情緒,必要時遵醫(yī)囑給鎮(zhèn)靜劑。
2.3劇痛病人
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發(fā)作,這類病人在急診入院時常由于極度的疼痛表現(xiàn)為痛苦難忍,會出現(xiàn)瀕臨死亡般的恐懼,因此精神極度緊張,心率加快,加重心臟負荷,使病情惡化,影響治療預后。他們來到醫(yī)院對醫(yī)護人員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急診人員應做到快速分檢有胸痛病人,用溫和的語言,誠懇熱情的態(tài)度,嚴肅的工作作風以及熟練地技術獲得患者的信任,改變其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病情,使他們懂得一些疾病的基礎知識,了解心理因素對疾病的不利影響,使患者從思想上正確對待疾病。
2.4服毒自殺病人
這類病人,輕生的因素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大多心胸狹窄有一定的社會或家庭因素則表現(xiàn)出憂慮、悲觀、心灰意冷的絕望心態(tài)。當來醫(yī)院就診時清醒病人多處于消極心理和礙于面子,羞辱的心理,故意不配合治療。此時應做好心理護理,并主動與患者“心理換位”諒解病人的過激行為,用同情語言去感化,改變其悲觀厭世念頭。對親屬做好說服工作,主動安慰病人,在家屬的配合下,取得病人合作,使搶救工作順利進行。
3對病人家屬采用的心理護理
急診病人病情重甚至有的處于瀕死狀態(tài),病人家屬心理反應復雜,其心態(tài)焦慮不安,情緒較激動激惹現(xiàn)象。
3.1對驚惶失措哭啼家屬,護理人員應充分理解家屬的心情,做好搶救工作的同時,用溫和的語言勸導他們離開,然后以恰當的語言向家屬介紹病人的情況并告知家屬大喊大叫對病人搶救治療不利,以免影響患者情緒,希望他們情緒穩(wěn)定,保持搶救室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使搶救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3.2對比較鎮(zhèn)靜主見的家屬,可如實告訴病人的情況及準備采用的診斷治療方案,使家屬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為搶救工作提供環(huán)境、最佳時機,并讓家屬在患者面前保持好心情,安慰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救治護理工作,讓患者盡早脫離危險。
總之,護理人員除了具備必要的醫(yī)學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術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修養(yǎng)及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幫助患者解除痛苦,使其早日恢復健康,才能提高急診工作的護理質量。
(收稿日期200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