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較難處理,時常會落入一個尷尬境地,輕則個別學生與之對抗,重則群起而攻之。究其原因,大多是班主任沒有抓住學生的心理。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心理特點,而片面地強調(diào)學生的順應,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甚至緊張,造成一系列的惡性事件?;蚴怯捎趯π聲r期中學生的心理狀況不夠了解,很多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方面存在一定障礙。要改變這種狀況,還須溯源而上,從根本出發(fā),摸準中學生的“脾氣秉性”,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措施,“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使學生逐漸對教師和學校產(chǎn)生認同感,進而更好地融入教學活動本身。
曾經(jīng)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教育要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認同感。誠如斯言,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一切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更新。即便是成年人,也不免會受一些現(xiàn)象和風氣的影響而短暫地產(chǎn)生迷惘感,不能很好地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迅速成長時期,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雖然也在不斷加強,但相比較而言還是比較羸弱的,很難抵御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雖然豐富多彩,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確的指導,很可能就會陷入心理“陷阱”,處理不好學習與生活的關系,不能和別人正常相處,從而耽誤學習和成長。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并視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勸導,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好成長中必然面臨的一些問題,健康地步入今后的生活。在需要教師所做的工作當中,切中學生的“心”脈,并通過有效的手段使學生產(chǎn)生認同感是關鍵中的關鍵。處于人生中朝氣蓬勃階段的中學生,其較為突出的心理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逆反”心理強烈,不愿意服從安排和管理,自我表現(xiàn)欲望強,希望彰顯個性,突出個體存在。
中學生正處在各方面都迅速成長的時期,然而雖然其生理上的各項指標都已經(jīng)十分接近成年人的水平,但心理卻不是很成熟,心理狀況很不穩(wěn)定。由于身體發(fā)育日趨成熟,他們從心理上非??释毩?,希望能以“成年人”的姿態(tài)面對師長們。因此,如果教師以傳統(tǒng)的“灌輸”方式教育他們,就會激發(fā)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使得教學活動不能取得預期目標。這就需要教師耐心發(fā)掘?qū)W生的心理需求,選擇學生可以接受而又有教育意義的方式方法,循循善誘地開展教學活動。
學生甲很喜歡穿白色衣服,但是學校規(guī)定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穿校服。因為不愛穿校服,甲經(jīng)常與老師發(fā)生摩擦,老師們也感到很頭痛。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甲又穿著自己的白衣服來上學,滿以為又要挨老師批評。可是,一天過去了,老師并沒有理她。放學的時候,老師叫住她說:“甲,放學回家注意安全。你看路上全是白的,你又穿白衣服。司機在路上很難看清你,如果再加上疲勞駕駛,多危險呀。今天街上的人大部分都穿紅的、黃的。這也是為了安全呀?!币环錆M溫情的話語,讓她備受感動。第二天,甲就換上了校服。并且,自那以后不論是否下雪,她都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穿校服。其實,甲不是非常討厭穿校服,只是在青春期叛逆心理的作用下,很自然地選擇了和老師對立。當老師采取了溫和親切的方法時,她自然就樂于服從學校的規(guī)定。有些教師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因為過于急躁,不夠耐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事倍功半。上面例子中的這位老師通過說明一個細節(jié),即雪天穿鮮艷顏色的衣服可以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使學生自然地接受了其中的教育意義。這說明,每名教師在面對學生時,都要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耐心尋找合適的教育手法,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渴望得到認可,自尊心強,敏感而容易受傷害。
中學生普遍希望獲取成年人的認可,表現(xiàn)為喜歡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不愿意接受別人的觀點。因此,他們自尊心很強,只要教師說話做事的方法稍微不恰當,就會觸動他們年輕的神經(jīng),引發(fā)他們的內(nèi)心波動。這就要求教師們改變過去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習慣,站在平等的高度上,尊重學生的人格、愛好,不動輒對其進行批評教訓。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對于中學生而言,所謂賞識就是對他們給予肯定,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于進取的信心,有不斷進取的動力。人的尊重都是相互的,師愛生,則生敬師。只要教師能從平等的視角看待學生,平和理性地對待他們的所作所為,尊重他們的愛好和選擇,就會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尊重,體驗到自我價值獲得認可的快樂,必然會積極配合教師的安排,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承受很大壓力,情緒容易波動。
現(xiàn)在的中學生都承受著很重的壓力,因為心理發(fā)育還不夠成熟,年少的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焦躁不安、迷茫失落甚至絕望的情緒。我們所在的時代,是激烈競爭的時代。高校擴招使得大學畢業(yè)生越來越多,就業(yè)也越來越困難。家長們對子女的心理預期也水漲船高。以前本科畢業(yè)也可以接受,現(xiàn)在不讀研究生、出國留學就不安心。家長們的殷切期望、身邊同學的刻苦情景、社會上的諸多言論都增加了學生的壓力。仍顯稚嫩的他們,如果長期處于神經(jīng)高度緊張、心理極度不安的情緒中,一旦有突發(fā)事件或意外情況,就很容易崩潰,進而發(fā)生讓人扼腕嘆息的事件。因此,為了避免給學生進一步加壓,教師要學會合理布置作業(yè),盡量減輕學生的負擔,通過提高效率來保證教學質(zhì)量。我校的很多老師惟恐學生們成績不好,總喜歡把課程排得滿滿的。學生周末也不能放松,還要上各種補習班。他們認為,只有通過大量地練習才能讓學生把基礎打牢,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但結(jié)果卻恰恰相反,學生的成績并沒有明顯提高,家長們也不是很滿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問題的關鍵是,他們給學生安排的學習時間太長,學生根本接受不了,他們太累了,很多人上課的時候就累得睡著了。這樣的情況下,又怎么能提高成績?事實證明,如果盲目地為了追求學習成績,不合理地安排休息、娛樂時間,其結(jié)果通常是不但成績沒有提高,學生也疲憊不堪,難以更好地投入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們要掌握好“度”,合理安排教學計劃,既要給學生以充分指導,又要給他們放松的時間,在教學效率上、質(zhì)量上而不是時間上、強度上下功夫。
四、尚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容易盲從。
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成型,很容易被流行的或相對強勢的人和事影響。比如前幾年風靡全國的“超級女聲”節(jié)目,其目標對象就是以中學生為主的年輕人群。雖然節(jié)目本身并沒有深刻的意義,但是因為迎合了年輕人的心理而大獲成功,很多學生甚至逃課報名,場面著實火爆。但是當“超女”風漸弱的時候,很多學生就開始后悔了,為自己的瘋狂舉動臉紅。事實上,很多人開始并不喜歡這個節(jié)目,只是因為大家都喜歡,自己也跟著喜歡并且癡迷了。在學生的眼中,教師是一個很獨特的角色。作為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幾個人之一,教師一方面是他們試圖超越、反抗的目標,另一方面又是他們暗中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優(yōu)秀老師更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們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慎言慎行,從衣著、言行等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確保不會因為自己隨意的行為致使學生因模仿而犯錯。
總之,在平時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切勿千篇一律,而要了解熟悉個體學生的心理行為,隨時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化情況,并做出相應的策略調(diào)整,采用學生們樂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進行教育,逐漸使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產(chǎn)生認同感。教師要不斷探索心理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勢利導,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從而滿足社會的需要,為國家的教育事業(yè)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