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宗璞《紫藤蘿瀑布》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寫法,不僅突出了紫藤蘿的形象之美,還通過白描等手法畫出了該物所具有的“韻外之致”之美。課堂教學(xué)中探析紫藤蘿的“韻外之致”,不僅可以幫助學(xué)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xué)生具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
關(guān)鍵詞: 《紫藤蘿瀑布》 “韻外之致” 形象美 修辭美 意蘊美
《紫藤蘿瀑布》是一篇意象美麗豐富、語言精練流暢、意蘊含蓄雋永的富有詩意的散文,如清風(fēng)拂面,既明朗新鮮又耐人尋味。教學(xué)中探討該文“韻外之致”的美,不僅可以促使語文知識的內(nèi)化生成,還有利于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韻外之致”的形象美
宗璞的寫景散文,一向總在對客觀景物做精細、真切的描摹。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與愛心體貼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積極的內(nèi)在精神,同時,她又避免作主觀的渲染抒發(fā),避免直接的說教,以客觀、精微、從容的筆調(diào)來敘寫自己所體味到的,力圖使讀者能夠自己去領(lǐng)略景物的精神與意義。
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就是一幅極為精細的、富有“韻外之致”的中國工藝筆畫?!懊兰词钦?,真即是美——這就是你們在地上所知和須知的一切?!保龋┳髡唠m深為生命之永恒而激動,卻沒有大力張揚,肆意宣泄感情的心曲,而是始終堅持用形象說話,這比直接呼喊的表達效果更強烈。
在這里,不但那片紫藤蘿的大致輪廓你可以從畫中加以把握,而且那花的色澤,那花的神采,那花的氣味,你也盡可以從畫中領(lǐng)略到。也許,在大自然中,當(dāng)你面對這樣一片紫藤蘿,你也未必能夠如此真切地認識它、感覺它。讀著宗璞的這篇文章,放佛在你眼前就展現(xiàn)出一條紫藤蘿的瀑布,絢麗的色彩曳動你的目光,郁郁的幽香繚繞在你鼻前……
你看,那開花的紫藤蘿,“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它泛著銀光,響著歡笑,吐著芬芳,濺著水花,不停地生長著、流動著……這是開花紫藤蘿在整體上給作者的美感——壯美。如果在局部,從一朵朵小花去看,就有所不同。你看,那“張滿了帆”的紫藤蘿花帆是小小的,“艙”是尖尖的?!胺鄙蠝\下深,過渡柔和;“船艙”貯滿瓊漿,聞之醉人。這是紫藤蘿局部給人的美感——優(yōu)美。作者既寫一樹,又寫一穗一朵,既綜觀總體,又細察局部,觀察得多么周到細致。
這樣一幅卓絕的“圖畫”,就是高明的丹青國手,也未必能夠窮盡它所包含的意蘊。它的精美除了得力于作者卓絕的筆力外,亦與作者認真、細致的觀察分不開?!叭∠笠詡髑??!弊咸偬}之“象”顯然融進了作者的主觀情志和審美感情。從眼前實景到“忽然記起”的表象,作者進行了“取象傳情,即物明理”的思維過程。如果說,紫藤蘿整體上的“瀑布”狀,形象地傳達了作者激烈流動的思緒的話,那么,局部小花的“張帆”狀,則暗示了作者拼搏進取、有所作為的愿望。
二、“韻外之致”的修辭美
宗璞曾經(jīng)說過:“其實美言不在詞藻,如美人不在衣飾,粗服亂頭,不掩天姿。甚至不只在容顏的姣好,而要有氣質(zhì)、修養(yǎng)各方面的因素?!保ā墩媲椤ざ匆姟っ姥浴罚┳骷覍O犁曾說:“宗璞的語言,較之黃(廬隱)、凌(叔華)、馮(沅君)、謝(冰心),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認真分析《紫藤蘿瀑布》,你會發(fā)現(xiàn),其語言如“明月照積雪”,富有中國古典文學(xué)簡潔含蓄之美,流暢細膩而有余韻,有一種天人合一的象外之趣,誠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這里舉幾例加以說明:
1.凝縮的比喻?!白咸偬}瀑布”“蜂圍蝶陣”“生命的長河”等,這些五彩繽紛的比喻構(gòu)成了一個絢爛多彩的畫卷,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令人目不暇接,以最簡潔的文字傳達出豐富的信息。
2.擴展的比喻。“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朵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放開似的?!薄拔覔崦艘韵履切⌒〉淖仙幕ㄅ?,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庇煞摱龌ǖ暮恿?,各比喻句之間不再是孤單獨立的,喻體間的某種聯(lián)系構(gòu)成一種意境,擴展了想象的范圍,增加了語言的內(nèi)涵。
3.通感。紫藤蘿“放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跋銡馑坪跻彩菧\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闭{(diào)動溝通各種感覺,更真切、更完整、更具體地把作者的感受借文字傳達給了讀者。
這些修辭手法的大量運用不僅是為了追求語言的華美,為了窮形盡相,更主要的是這些精美的語言表現(xiàn)出了作者的一種情感態(tài)度。我們揣摩文章,欣賞其語言藝術(shù),尤其是比喻修辭時,應(yīng)注意語言的“韻外之致”的情感價值。
三、“韻外之致”的意蘊美
宗璞是一位沐浴在西方藝術(shù)之中,又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化”過的知識性女作家。打開她的人生履歷,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與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韻味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書香之氣。她是一株冰清玉潔的蘭花,有幸在遠離貧困與骯臟的凈土中發(fā)芽、成長,擁有一個“沒有污點的、飲之不盡,令人神清氣爽的清泉”般的純凈記憶。她的父親馮友蘭是當(dāng)今一代哲學(xué)宗師。她的姑姑馮沅君曾與冰心詩名相齊。她本人當(dāng)過編輯,從事過英文文學(xué)的專門研究。這種濃厚的文化背景,使她的作品格調(diào)儒雅,人性洋溢;而她本人那種細微感受生活的才能,波瀾不驚的生活態(tài)度與平心靜氣的創(chuàng)作境界,又使作品具有一種真誠內(nèi)斂的人格魅力。
《紫藤蘿瀑布》看似寫花,其實處處寫人。瀑布上的花和陽光相挑逗,顯示的是頑皮活潑的人性;樹上的花,推著、擠著、笑著、嚷著,顯示的是淘氣自豪的人性;穗上的花滿裝生命的酒釀,又像忍俊不禁的笑容,顯示的是蓬勃幸福的人性。其實用心去理解,一瀑布可以象征社會生活充滿活力、充滿歡笑,一樹花可以象征人們親密無間、朝氣蓬勃,一穗花可以象征成年人旺盛的精力,也可以象征青少年遠大的志向。
總之,在該文教學(xué)中,教師應(yīng)該幫助學(xué)生在深入閱讀理解感悟文章的基礎(chǔ)上,仔細地品味賞析文中由紫藤蘿所體現(xiàn)的形象之美、修辭之美、意蘊之美,從而培養(yǎng)學(xué)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