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真正實現(xiàn)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培養(yǎng)全體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本文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物理學科的知識講授要注意科學方法的有機滲透;貫徹形象教學,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形象作用;實現(xiàn)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以及重視物理知識教育基礎上的德育教育五個方面對高中物理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思考,期望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教學策略 思考
高中物理難教是國內外公認的歷史性現(xiàn)實問題。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如何在物理學科內公式、定律等知識的傳授和知識結構架構過程中與其它科學方法愉悅協(xié)調和有機滲透;如何貫徹形象教育,最大限度地有效發(fā)揮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技能,將物理知識在生活實際中合理有效地聯(lián)系和運用;如何在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上述是許多普通高中物理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只有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才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關于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培養(yǎng)全體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為學生終身持續(xù)發(fā)展,應對現(xiàn)代社會和未來發(fā)展的挑戰(zhàn)打好基礎。
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已很濃的時候,再教他的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yōu)良教育的原則?!睘榇耍處熓紫纫J真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認真研究物理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材的體系性、關聯(lián)性,深入挖掘教材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興趣點所在。其次要研究學生,包括學生的智力因素(包括原有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等),優(yōu)化教學設計,使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形式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目標設計更具科學性,開創(chuàng)有趣的課堂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景,讓學生樂意參與其中。
二、物理學科的知識講授要注意科學方法的有機滲透。
物理學科的知識講授主要有概念、規(guī)律,以及物理學史,等等。教師在講授之前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加強概念或規(guī)律的推導訓練,將科學方法合理愉悅地有機滲透入枯燥的物理知識中。如物理學中的極限同時也是重要的數(shù)學知識,它更體現(xiàn)為一種思維方法和觀念(我國最早見于劉徽的“割圓術”),是近代數(shù)學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在數(shù)學學科關于極限推導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物理極限的概念,通過“平均速度”理解“瞬時速度”,這就是時間上的極限?!耙灾贝笔强臻g上的極限;極限是變與不變思想的體現(xiàn),是把“近似”推演成為“精準”。再如牛頓第一定律推導,也綜合了多種學科的科學方法,讓小球從同一剎面的同一高度靜止?jié)L下——控制變量法;平面越光滑,運動距離越大,如無摩擦小球一直勺速運動下去——合理外推;而平面無摩擦——理想化方法;整個推導過程是理想實驗的方法。另外,在物理教學中分析物理學的發(fā)
展史有助于學生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和科學知識的運用過程。
三、貫徹形象教學,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形象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教學中展現(xiàn)出來的生動的實體形象,理解書本上學到的枯燥的物理知識,實現(xiàn)真正的物理形象教學。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盡量多通過實驗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教師要善于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提出所要探究的問題,有效地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實踐證明,恰當?shù)卦O計實驗或演示實驗,既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又能使他們懂得物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在物理學中有些知識點和結論很難理解,如在“力的合成”的教學中,學生很難理解當兩個力F1和F2合力一定時,隨著F1和F2之間夾角的增大,F(xiàn)1和F2都將不斷增大,F(xiàn)1和F2之間的夾角不可能等于180°這一知識點。
四、實現(xiàn)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傳統(tǒng)的中學物理教學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強調物理知識和理論的完整系統(tǒng)學,因此學習物理常常演變?yōu)榻忸}訓練,與科學技術、生活實際嚴重脫節(jié),物理學習的應用和實踐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地位,把豐富多彩的物理學變成了枯燥無味的、干巴巴的物理符號和公式的堆積。比如,學生習慣于解決細線懸掛小球的搖動問題,而對小孩蕩秋千問題卻一籌莫展;學生習慣于解決小球過頂?shù)膱A周運動問題,而對汽車過拱橋的問題卻束手無策。新課程標準要求把中學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增強物理問題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此,教師要善于從生活和教學實驗中收集信息加強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記憶。比如,物理學中物理量數(shù)不勝數(shù),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可以采用謎語的形式方便學生記憶。如屢教不改——慣性;一對紅——赫(赫茲);異口同聲——共鳴;鬧矛盾——摩擦;景德鎮(zhèn)的作坊——磁場……這些豐富多彩的對聯(lián)和謎
語,將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五、重視物理知識教育基礎上的德育教育。
對于學生來說,理解知識與掌握技能是學好物理的基礎,體驗過程和領悟方法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如建模的方法,把具體的做功問題通過建立模型轉化為物理問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使得問題得到簡化便于解決。再如等效的方法,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把力或位移進行等效分解,把力與位移成一般夾角問題轉化為平行和垂直兩種特殊情況進行處理。各個分力所做的總功與合力所做的功是等效的,相互之間可以進行等效替代等?!敖逃乃囆g不在于傳授,而在于鼓舞和喚醒”。如何結合功的公式W=FScos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No pain,no gain(不勞無獲)”既是對功的加深認識,又是影射學生在生活、學習中不能心存不勞而獲的思想。誠然我們不能做勞而無功的事,因此找準方向很重要。只有學習方向正確,目標明確,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生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憲魁.物理科學方法教育[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4.
[2]閻金鐸.物理學習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岳利紅.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J].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導刊,2008,(3):151.
[4]梁旭執(zhí).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研究[J].教學參考,2008,(4):3-5.
[5]周前進.淺談高沖物理教學[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8,(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