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學校體育在實現(xiàn)“素質教育”、提高國民體質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體育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為了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及機能的正常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師應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以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科學化。
一、教學方法要兒童化、興趣化和游戲化
1.兒童化
兒童化教學就是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小學生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小學生的“本性”往往毫無保留地反映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應懂得他們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學,才能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此外,還應防止單純技術傳授。有些體育教師把現(xiàn)代競技運動中的先進技術充實到小學教學中,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看這樣做是否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切勿單純以技術掌握程度來評定教學的好壞。
2.興趣化
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學生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他們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xiàn)。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往往由于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燥,教師可采用游戲法和比賽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3.游戲化
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fā)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教師應適當?shù)夭捎糜螒蚍椒ㄟM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yōu)勢,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chǎn)生疲勞,因此,教師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他們。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小學生體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二、小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特點
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xiàn)的各種機能能力,它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志。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五個方面。福建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學生體質調查結果,顯示我省中小學生在耐力、柔韌和力量素質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體育課,對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小學體育教學應重視全面地發(fā)展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1.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xiàn)的一種能力。兒童在各年齡階段都可進行力量練習,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與成人有區(qū)別。兒童時期,由于肌纖維較細,蛋白質含量較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功能還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動不協(xié)調,加之兒童長度的發(fā)育領先寬度和體重的發(fā)育,所以力量素質較差。在力量練習中,應采用負荷較輕、動作較快的練習,或中等負荷的練習,適宜做速度性力量練習,以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肌肉運動單位的動員能力,改善肌肉協(xié)調工作的能力,避免過重的負荷練習和過長時間的靜力緊張練習,以防引起關節(jié)損傷,抑制骨骼生長。
2.速度素質
速度素質是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兒童時期,由于大腦皮質興奮性和提高過程靈活性高,反應快,所以小學階段是發(fā)展速度素質的良好時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和反應速度快的教學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發(fā)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質,宜于兒童練習,但在具體安排中應科學地控制練習的強度、距離的長短、重復的次數(shù)和間隔的時間。另外,在固定跑臺上練習跑步對技術有一定的要求,小學生不宜采用。
3.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勞的能力。耐力素質在兒童身體素質自然發(fā)展過程中是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目前我省小學生耐力明顯下降,令人十分擔憂。體育教師不能不進行耐力練習,但也不要過多地進行耐力練習,耐力練習應作為全面身體素質練習的一個必要方面安排在計劃之中,但必須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距離,適當合理地安排中等強度的耐力練習,并有間歇地逐步延長持續(xù)時間,以便發(fā)展耐力素質。
4.靈敏素質
靈敏素質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變換身體姿勢和方向的能力。靈敏與人體對空間定位和對時間感覺的能力有關,也和速度與力量素質的發(fā)展有關。靈敏是一種綜合素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采用活動性游戲和各種基本體操等方式,以促進靈敏素質的發(fā)展。
5.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是指運動時各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或范圍。兒童關節(jié)的軟骨較厚,關節(jié)囊和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jié)的運動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發(fā)展小學生的柔韌性。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根據(jù)素質發(fā)展的這一年齡特征,發(fā)展柔韌素質應從小抓起,與此同時,還應注意柔韌性與肌肉力量的相互關系,如年齡小做體操“橋”的能力差,主要原因不是柔韌性差,而是軀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身體素質雖然是通過人體各種基本活動和動作所表現(xiàn)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和柔韌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體內(nèi)在綜合機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體素質的狀況是衡量小學生體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單一的練習會造成身體發(fā)展不均衡,體育教師應采用全面發(fā)展的身體練習,以利于他們身體各種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