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喜歡體育,喜歡運動,但不少青少年卻不喜歡上體育課,具體表現(xiàn)為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動作拖拉、借故請假,有的甚至對體育課產生一種恐懼感,這可稱為體育課的“灰色心理”。學生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學習,不僅對身心發(fā)展不利,而且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直接影響到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進行。下
面本文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課興趣進行探討。
1.體育興趣促進體育學習的效果
大量的觀察和研究結果表明,體育興趣與體育學習活動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體素質與原有技能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對體育有興趣的人較無興趣的人活動效果更優(yōu)。這是由于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或鍛煉具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
2.體育興趣具有年齡特點
人的體育興趣不僅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fā)育而不斷變化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在社會需要原則和個人適應原則之下,在學校教師引導下通過主體實踐活動培養(yǎng)起來的。
高中生的體育興趣在良好的教育條件下可能更加穩(wěn)定,且有明顯的選擇性,但同時也顯現(xiàn)出更大的不平衡性。如從年齡上看,高一、高二學生體育興趣的發(fā)展有上升趨勢,而到高三卻出現(xiàn)停滯和下降趨勢。有的學生仍然喜歡體育,有的學生卻對體育毫無興趣。在性別的差異上也很明顯,男生喜歡競爭性強、對抗激烈的項目,女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惰性更加明顯,怕臟、怕苦、怕曬、怕出汗,部分女生對體育課持消極態(tài)度。但是,在正確教育和影響下,有些高中生會對某些體育項目或體育鍛煉產生執(zhí)著的興趣。
3.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夸美紐斯),“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愿望”(烏申斯基)。教師應通過教學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到主導作用。
3.1擇優(yōu)教材,身心皆樂。
研究表明,如果體育教學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那么就會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嘗試、體驗、鉆研。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校場地、器材及季節(jié)特點等具體情況,靈活地選取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材。
3.2濃度與廣度相結合。
合理地安排教材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使學生能夠學有所趣、學有所得,是擴大學生身心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教師只是在某一個方面片面地深入,學生就會逐漸產生單調無味的感覺,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倘若在一段時間內學習內容過于多樣化,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如同“蜻蜓點水”一般,不能真正掌握知識、技術的奧妙而學無所趣。
3.3情境與自然相結合。
教材的枯燥與乏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體育教學要將枯燥乏味的內容與自然界的各種趣味性活動聯(lián)系起來,以恰當?shù)那榫辰虒W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可與青蛙跳遠、武術鷹爪、籃板球的猿猴動作等相聯(lián)系;可將技術動作穿插在故事、童話中,讓學生在邊做、邊說、邊唱的氣氛中完成動作;也可通過模擬閱兵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隊列、隊形等。
3.4健身與快樂相結合。
讓音樂、舞蹈、游戲進入體育課堂,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而且能使學生愉樂身心、調節(jié)情感、陶冶情操,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使體育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5教學“引趣”法。
體育興趣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環(huán)境因素的誘發(fā)。教學中持續(xù)“引趣”是引起學生愉快體驗并逐漸形成體育興趣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通過新穎的教法,生動的教學用語,優(yōu)美的示范,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設置疑難、情景設置和豐富的體育信息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在愉快的體育體驗中逐漸形成穩(wěn)定的體育興趣,并初步形成專一的體育興趣。
3.6增加實踐鍛煉機會。
學生有的渴望上一些韻律操的課,有的希望打球,有的喜歡做游戲等,都不希望老師滿堂灌,希望自己多實踐,對不感興趣的課,不愿付出艱辛的勞動,只求得過且過。因此,我們針對體育課實踐性很強,必須多練的特點,可以采用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的方法,促使學生加強鍛煉,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例如,可在適當?shù)臅r候讓學生自己做準備活動,起先不限制什么內容,而后自行設計,互換進行實習,提倡學生之間的體育交流,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在課外師生共同定出每周具體輔導時間,學生到時自覺鍛煉,教師進行輔導,解答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安排一些小型比賽,讓學生自己擔任裁判,讓學生從中得到鍛煉。這些舉措將大大增強學生自我鍛煉
的信心和決心,提高學生運動的興趣。
4.結語
體育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是一項十分細微和復雜的工作,也是一門藝術。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改教法,加強理論知識的傳授,提高體育教學的藝術美,加強師生情感交流,不失時機地因人、因材、因地施教,不斷總結積累經(jīng)驗,把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有效地貫穿整個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的發(fā)展過程,只要我們抱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定信心,就一定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推動學校的社會工作再上一新的臺階,開創(chuàng)素質教育的新紀元。
參考文獻:
[1]徐和慶.興趣對學校體育長期效果的影響.哈爾濱體院學報,1988,(2):22-26.
[2]詹興斗.高中生上體育課的心理研究.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論文集,1984.
[3]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4]馬啟偉主編.體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5]楊勤.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促進健康.湖北體育科技,2003.3.
[6]陳雙應.增強體育意識培養(yǎng)體育興趣.鄭州鐵路職工學校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