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在學校的班級管理中,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提高顯得較為重要。本文結合經(jīng)濟學、心理學原理對班級中各層次學生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成本較高而收益較少。因此,結合高中生自尊心和獨立意識較強等心理特點,通過保證學生低級需求的滿足,引導學生向高級需求發(fā)展,并控制學生身邊的相關“變量”,改變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的“成本”及“收益”來合理地激勵學生,以使其行為自然地指向“學習”。
關鍵詞: 經(jīng)濟學 心理學 高中生 學習主動性 提高
班級管理是學校綜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講,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反映一個學校的管理水平。目前,學校中的班級管理大多圍繞“和諧”、“上進”等較感性的主題,在注重班級凝聚力及和諧氛圍形成的同時更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因此在學習方面,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提高便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經(jīng)濟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對高中生學習能動性的提高作了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從經(jīng)濟學角度看
我們假設學生是“理性”的,即在機會成本既定的條件下,學生可以系統(tǒng)而有目的地做可以達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對于獨立個體的學生來說,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時間。同一時間如果用于學習就不能用于玩耍、睡眠等其它活動。每位學生在安排自己的活動的同時也是在“玩耍”與“學習”之間權衡取舍。鑒于此,如何調(diào)整學生周圍的“變量”,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最有利的行為”都指向?qū)W習的問題便成為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微觀經(jīng)濟學中關于人們?nèi)绾巫龀鰶Q策,有四個原理:一是人們面臨權衡取舍;二是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三是理性人考慮邊際量;四是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根據(jù)這四個原理,我們將學生分為:學習成績極好、成績中上、成績中等、成績中下、成績較差五類,分別計算其學習的成本及收益,從而推算其行為。
對于成績極好的學生,由于基礎及領悟力較好,學習成本較低,包括與其他同學相比較短的作業(yè)時間及較少的精力花費。而且他們的回報較多,如教師的表揚、家長的贊許及同學的尊敬。因而這部分同學的成績往往能夠保持穩(wěn)定。
對于成績中上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本高于成績較好的學生,也可能要犧牲一些娛樂時間消化所學的知識及完成作業(yè)。但他們的回報也較為可觀,如教師的表揚、家長及同學的肯定。他們需要靠努力來維持成績的穩(wěn)定。這部分學生在特定的時段會根據(jù)具體情況來權衡學習還是玩耍。如大考過后,他們通常選擇稍稍放松,而考前往往加緊學習。在決定一段時間是用來學習還是玩耍時,他們會考慮作業(yè)量,相關科目的學習對分數(shù)的影響(如背英語還是背歷史),以及成績上升的回報和成績下降的懲罰,他們是精明的投資者。其成績需要靠努力來穩(wěn)定上升。
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他們基礎中等,要集中注意力聽課,占用娛樂時間完成作業(yè)及知識的消化,成本大于成績中上的學生。而一般這一分數(shù)段的學生人數(shù)則較多,很少能得到教師及家長的特別肯定,收益一般。這類學生更會權衡各學科間精力的分配。又因為他們更進一步的學習成本偏高,且中游學生人數(shù)眾多,相對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成績也不會大幅度下滑,因而有時容易作出玩耍而不是學習的決策。他們是精明的投機者。
對于成績中下的學生來說,基礎中下,要提高成績,除了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外,還需要課后花大量時間復習功課做作業(yè),他們的學習成本是相當高的,而一般看不到收益。他們往往會產(chǎn)生作業(yè)完不成、上課聽不懂的挫敗感,老師也很少對這部分學生給予關注。他們很少有成功的喜悅感,需要苦苦支撐才能成績進步,因而更容易作出玩耍的決策。
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基礎較差,學習成本高于中下的學生,收益小于中下的學生,因而更容易作出玩耍的決策。這部分學生往往令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頭疼,而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他們的學習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當然,以上分析只適用于一般情況,不包含各個學生的個性、處境及價值觀等因素。
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現(xiàn)狀以后,我們再考慮適當調(diào)整班級學習管理制度,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達到目的的最好的事”都指向?qū)W習。
二、從心理學角度看
高中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青春期,青春期屬于個人發(fā)展的特殊時期,主要特點是身心發(fā)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現(xiàn)狀之間的錯綜矛盾帶來了心理和行為的特殊變化。所以他們的獨立意識較強,而面對矛盾和困惑時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另外,青春期會出現(xiàn)心理閉鎖,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對成人封閉起來,這是由成人感和獨立自主意識所致。青春期學生通常要表現(xiàn)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獲得成功會享受超越一般的優(yōu)越感,遭遇失敗會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挫折感,兩種情緒常常交替出現(xiàn)。另外,青春期學生自我意識的高度發(fā)展還表現(xiàn)在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體征,深切重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業(yè)成績,十分關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緒特征等方面;在情緒上,常常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有青春期躁動。由于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因素,青春期是個人成長的第二反抗期。
鑒于此,可以簡單歸納為,對青春期學生來說,比較重要的是:自尊心(理解為“面子”),能夠勝任同學關系
和學業(yè)的成就感,主動意識,自我真實感受。
三、提高高中生學習主動性的措施
1.在成績管理這一塊,細分班級中的學生,并為其分別制定個性化的作業(yè)及學習目標。
根據(jù)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的各門成績劃分為“好中差”三等,每位學生以縱向比較為主,關注進步較大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成績大幅度退步的學生私下分析原因,必要時進行就事論事、不傷其自尊心性質(zhì)的批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作業(yè)及學習目標,降低“差”生的學習“成本”,提高其“收益”。因為給“差”生準備難度較低的作業(yè),他們通過自己思考或請教他人就能夠完成,可以獲得勝任學習的成就感,增強自信,考試時就能抓住基本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另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設置“好”生“差”生互助小組,以學生主動組合為主,教師協(xié)調(diào)為輔,主要為“差”生補習基礎知識,“差”生成績上升時互助“好”生連帶表揚。
2.應首先保證學生低級需求的滿足,再引導學生向高級需求發(fā)展。
學校應與家長取得溝通,引導家長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關愛的家庭氛圍,樹立“理解關愛但不溺愛縱容,并培養(yǎng)其責任意識”的主導思想;對于住校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協(xié)調(diào)宿舍內(nèi)部的學生關系,為其創(chuàng)造“和諧、共進、安全、友愛”的宿舍氛圍以滿足學生尋求安全及愛與歸屬層次的需求;幫助學生維護公平和諧的班級氛圍,滿足其社交交友需求;幫助學生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引導他們追求較高層次,如尊重及自我實現(xiàn)等方面的需求,提高成績。
高中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階段,而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因而我們要結合其心理發(fā)展特點,通過保證學生低級需求的滿足,引導學生向高級需求發(fā)展;并細分各層次學生,通過控制不同學生身邊的相關“變量”,改變成績較差學生學習的“成本”及“收益”來合理地激勵學生,以使不同學生的行為自然地指向“學習”。
參考文獻:
[1]曼昆著.梁小民譯.經(jīng)濟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