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聽課與評課是學校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是促進教師走向業(yè)務成熟的階梯。而聽好課則是評好課的基礎,本文就通過對聽課內容的要求,說明教師聽課的落腳點在哪里,以期與同行探討。
關鍵詞: 教師 聽課 評課
聽課與評課是學校開展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是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重要形式,也是促進教師自我反思、促進教師業(yè)務水平提高和成熟的重要階梯。而聽課則是評課的基礎,只有認真地聽課,評課時才會有據可依,有“課”可評。教師的聽課該聽些什么呢?下面筆者就此談自己的認識。
一、聽教學常規(guī)
一節(jié)完整的課,其課堂的常規(guī)化管理通常是不變的,它是一節(jié)課的骨架。從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課題的導入,重、難點的突出和突破,到語言的合理過渡,前后的承啟,教學方法的取舍,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它們支撐著一節(jié)完整的課堂。如果一節(jié)課不能在骨架的支撐下,充分發(fā)揚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話,這節(jié)課就不能稱為一節(jié)真正的課。因此,聽一節(jié)課時,聽課教師要從授課人對其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與教學實施中,見到該教師的基本教育教學素養(yǎng)、文化底蘊和知識結構的合理程度。
二、聽教學創(chuàng)新
一節(jié)課,無論是理論講述、課文誦讀,還是探究實驗、學生動手操作,如果都只注重抓好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充其量就只能稱為一節(jié)完整的課。但要想上成一節(jié)好課,只抓好這一點是不夠的。教學必須有創(chuàng)新點,只有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學。教師在教學的導入、教具的選擇運用、教法的應用、教學語言的運用等環(huán)節(jié),只要有創(chuàng)新,其教學就向“好課”邁出了一步。例如:有一名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結構的設計》一節(jié)課時,導入課題過程中,做得就很有新意。老師手拿一疊撲克牌,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探究結構的設計,我們用的道具就是撲克牌。學生們眼睛為之一亮,有個別同學開始有點興奮了。接著老師說道: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用撲克搭建的結構能站人!學生們驚訝的表情體現(xiàn)出了自己的懷疑。這時,老師取出一疊撲克往地板上一放,站了上去。學生們哄堂大笑。
通過這樣一個噱頭式的引入,創(chuàng)設了一種和諧寬松的情境,有利于師生間下一步互動和交流的展開。學生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探究活動,思維十分活躍,不斷有靈感產生,一會兒甲組說:老師,老師,看我們的設計;一會兒,乙組同學又說老師,看我們設計的多有水平……這節(jié)課進行得有聲有色,效果相當不錯。這位老師創(chuàng)新性地
導入課題,成為了教師們評課中公認的亮點。
三、聽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一節(jié)課,如果沒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支持,是無法成為好課的。即便搞了不少花哨,有一些新花樣,也只能是嘩眾取寵,沒有什么實際價值。因為在舊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是主角,運用先進的媒體技術為自己裝點,口口聲聲說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卻一直在滿堂灌,這樣的課堂教學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這樣的課堂是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也是不能讓學生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所以說,一節(jié)真正的“好課”,必定是在現(xiàn)代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不斷創(chuàng)新的課,不斷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探究能力向前發(fā)展的課。這應是聽課教師們所關注的關鍵點之一。
四、聽課堂效率
一節(jié)課的效率,就是一節(jié)課的生命。效率低下的課堂,必然死氣沉沉。課堂效率直接反映出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和教育的機智以及對學情的掌控等,因此,聽課堂效率也是聽課的重點之一。
例如,某政治老師在講“經濟危機”這一知識點時,為了闡明什么是“經濟危機”,他舉了很多生澀的事例,而聽課老師則普遍認為理解他的例子比理解“經濟危機”還要難。從教學態(tài)度上看,這位老師是經過精心準備的,知識也可以說是豐富的,但由于他對教學的把握不夠貼切,這節(jié)課的效率是不高的。課后我們對聽課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使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五、聽課堂意外
無論是公開課、展示課,還是研討課、交流課,授課的教師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都對教學過程進行過多種預設的。盡管如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會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心理不同及教師的自我調適不夠等因素,導致課堂意外的發(fā)生。如,在一節(jié)物理實驗課上,老師組織學生探究“物質密度的測定”,為了收到好的效果,教師準備先演示一下過程。不知是由于緊張,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在手拿量筒準備倒水時,量筒卻“嘣”地一聲掉在地板上摔碎了。當時,情況有些尷尬。還好,這位老師很機智,說道:同學們,注意了,在進行此項操作時一定要小心,不要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
面對教學中的意外,教師做出高水平的處理,將意外轉化為課堂教學的資源,是新課改要求教師們研究的課題之一??茖W地處理意外,不僅能反映授課教師的教學技術,更能體現(xiàn)施教者的教學藝術。若處理得好,課堂就會成為不成功的“成功課堂”,由意外轉變?yōu)橐惶谩昂谜n”。認真反思課堂教學中的意外,無論對于授課人,還是聽課人,都將成為一筆財富,促進教學水平提高。
六、聽教學的技術
教學技術的展現(xiàn),是授課人基本功的表達,也是聽課教師學習的重要方面。授課教師的語言重組技術、實驗器材的操作技術、多媒體的應用技術、板書和板畫的設計技術等,如果運用得好,就能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與教學的創(chuàng)新相得益彰。作為聽課人,關注教學技術,是必須的,這是現(xiàn)代化教師所必備的。
綜上所述可知,教師要想評好課,聽好課是基礎,是關鍵。毫不夸張地說,沒有準備地聽課,是不負責任的聽課,而沒有認真研究地聽課,又是無意義的聽課。因此,聽課教師只有有目的地,深入地聽課,才能聽出精髓,才會評出精彩,也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收獲,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