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西北地區(qū)多為荒漠區(qū),筑路材料缺乏。一些地區(qū)修建公路時,粉質土因工程性質差很少使用甚至棄用,因此進行大規(guī)模土方遠運,造成成本大幅提高,工期延長。本文結合寧夏境內的鹽中高速公路建設,對西北地區(qū)的粉質砂土路基施工進行了專題研究,獲取一些經驗供參考。
關鍵詞 粉土質;含砂性;路基;施工;分析
中圖分類號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671一(2009)122—0019一01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毛烏素沙地西南緣,氣候干旱少雨,蒸發(fā)強烈,風沙大。地表以下0~0.6m為含砂低液限粉土或粉土質砂,再以下為含細粒土細砂、粘土質砂或粉土質砂。
2 路基填料工程特性試驗研究
粉質砂土粉粒含量高,粒徑較均勻,粘土顆粒極少,塑性指數(shù)低,毛細管發(fā)育,水穩(wěn)定性差,常規(guī)壓實工藝難以壓實。按現(xiàn)行路基壓實標準和工藝填筑的粉土路基,運營后不久,在行車的作用下,常因路基不均勻沉降而路面開裂。其中,路基壓實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具體試驗中,我們選取了YK65+700一YK66+225段和YK65+300一ZK65+300位置路基填料進行了顆分試驗、選取了K65+100一K65+550和YK65+700一YK66+225位置路基填料位置路基填料進行了液塑限試驗、選取了K65+100-K65+550和YK65+700-YK66+225位置路基填料進行了擊實試驗和粉土質砂典型填料室內承載比試驗,通過將數(shù)據進行圖表和曲線對比,得出結果,該路基填料塑性指數(shù)小,粒徑較均勻,顆粒主要集中在粉粒和砂粒上,粘粒含量很少,砂粒和粉粒之間的空隙沒有更多的細小粘粒來填充,形成了所謂“搭積木”式的構架,因而在工程上會表現(xiàn)為壓實困難的問題。由于CBR值為513%,不能作為上路床填料使用。
3 路基填料施工技術試驗研究
通過室內試驗分析得出了理論結論,在實際工程當中如何運用,就需要結合施工機械的實際情況進行試驗、檢測、驗證和調整。
3.1 施工機械主要技術參數(shù) 路基試驗段施工中使用機械有:振動壓路機1臺,光輪壓路機1臺,平地機1臺,裝載機2輛,推土機1臺,灑水車3輛,裝卸車5輛。
3.2 路基施工方案的制定 在試驗段路基施工中應進行多方案的試驗研究。由于土質含水量極低,噴水灑水采用現(xiàn)場攤鋪填料后,灑水車與高壓水槍灑水相結合的方法,推土機初平后,悶料12h后,旋耕機拌合后碾壓的施工方案。翻壓路段采用路基兩側高壓水槍噴水,悶料、攤鋪、碾壓的施工方案。路基虛鋪厚度采用35mm、30cm和25cm三種施工方案。
3.3 試驗段路基施工技術參數(shù)研究
3.3.1 壓實機械組合與合理壓實遍數(shù)試驗研究 試驗時,要充分發(fā)揮振動壓路機有壓實速度快、輪幅寬、調轉靈活的作用。為了找到振動壓路機與三輪靜光輪壓路機組合碾壓遍數(shù)與土體壓實效果的最佳方案,采用20t振動壓路機、20t三輪靜光輪壓路機進行試驗路的鋪筑和觀察、測量分析。擬定的壓實方案包括:首先用光輪壓路機靜壓l遍,然后采用:(1)強振5遍;(2)弱振5遍;(3)強振2遍,弱振3遍;(4)弱振2遍,強振3遍。得出壓實結果如表1。 把第3種方案與三輪壓路機組合繼續(xù)進行試驗,擬定方案和壓實結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第一種組合雖能達到要求的壓實度,但壓實時間較長;第三種組合達不到壓實度;第二種組合壓實速度快,效果好。根據實驗結果,選用第二種組合作實施工地實際鋪筑。 在施工時,碾壓開始時宜用慢速,隨土層逐漸密實,速度逐步提高。壓路機行走速度控制在2~4km/h。碾壓時,橫向接頭的輪跡應有一部分重疊,振動壓路機—般重疊1/3輪跡,前后相鄰兩區(qū)段亦縱向重疊1.0m~1.5m。不同情況路段碾壓順序不同,在直線路段和大半徑曲線路段,應先壓邊緣,后壓中間;小半徑曲線地段,碾壓順序宜先內側后外側。
3.3.2 施工含水量控制 影響壓實度的最為顯著的因素是含水量,其同時也影響強度和彈性模量。當含水量較小時,不易碾壓成型,即使壓實也難以粘聚致密,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都比較差。當含水量過大,增加壓實功能就會出現(xiàn)“彈簧”現(xiàn)象。由此,為了壓實后土體的水穩(wěn)性最好,要在擊實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附近時進行。由于區(qū)域風沙大、蒸發(fā)量大等氣候特點,試驗段施工經驗表明,施工含水量亦控制在較最佳含水量增加(19%~2%)含水量為宜。
3.3.3 粉質土合理虛鋪厚度的確定
由于粉質土特殊性質,合理的虛鋪厚度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必要前提。為此,在試驗段進行了虛鋪厚度為35mm、30mm和125cm三種施工方案的試驗研究。 基于低液限粉土的粘聚力小,振動壓路機的激振力難以影響到較深土層。因此,必須控制壓實厚度。試驗段施工表明,低液限粉土路堤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得超過30cm,最佳壓實厚度約為25~26cm。
4 施工注意事項
1)由于區(qū)域內風沙大、氣候干燥,含粉質土表層含水量散失較快,為了保證路基的壓實,填土前先適量灑水,增加表面含水量。2)土場集土及運土時,要隨運隨取,以減少水分散失。做到定量卸土。3)各工序之間應做好銜接。4)應設專人隨時監(jiān)控含水量,含水量過低時,應立即進行適量灑水。在初始填筑路堤缺乏經驗時,應在填料攤鋪后檢測填料含水量。填料的實際含水量不應低于最佳含水量,以大于最佳含水量1%-2%為最佳。5)在碾壓過程中,應注意輪跡的變化,避免由于扭曲造成松散。
5 主要結論
1)粉質土粒徑在0074mm~0.002mm~間的顆粒含量大于50%,級配較差,在分層填筑壓實時難以達到最理想的壓實狀態(tài)。2)粉質土壓實關鍵是要采用適當壓實設備,保證路基有足夠的強度及穩(wěn)定性。試驗段的粉質土路基壓實機械合理組合為:光輪壓路機靜壓1遍+振動壓路機弱振2遍+強振2遍+弱振1遍+光輪壓路機一檔2遍十二檔1遍。3)含水量是影響粉質土壓實的關鍵因素。施工中,工序執(zhí)行先輕壓整形封水,后振動碾壓成型;應將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范圍左右。4)路基碾壓完后應及時檢測,檢測合格后應盡快上土進行新一層路基土的填筑。5)粉質土因其工程性質差而被公路施工中少用甚至棄用,但只要遵照設計,科學管理,合理計劃,嚴格控制,在粉質土路基是完全可以達到公路質量要求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