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往往是指那些品德差或學習差,或者兩者均差的學生。雖然后進生在班級所占的比例小,但其活動量大,影響范圍廣,常妨礙班級各項工作和活動的開展,從而影響了整個班級的“高度”。所以,后進生轉化工作對于班主任管理好整個班級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好這項工作,真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覺得要做好三個“必須”。
一、班主任必須始終從情感上接納后進生
班主任是后進生轉化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必須從情感上接納學生,沒有接納就沒有教育,對后進生的轉化尤其如此。我們每個班主任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剛開始接手新班,工作熱情非常高,決心用愛心好好感化后進生,使班級整體都得以提高,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工作中發(fā)現花費很多的時間而后進生的提高如蝸牛爬行一般,甚至有的學生是爬一步退兩步,再加上班主任并不是專職輔導老師,還要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還有學習任務及家庭生活的壓力,長期以往班主任高漲的熱情慢慢退卻了,耐心沒了,轉化的信心也沒了,往往會做出“害群之馬”、“不可救藥”之類的結論,甚至會出現厭惡的情緒,對于“頑固性”的后進生,只要他們不出事,就聽之任之。試想,連老師都喪失信心,想靠后進生自己感悟,出現大的轉折,是相當困難的。所以,這當中,班主任的態(tài)度及信心至關重要,而班主任保持昂揚的轉化斗志,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善于自我調節(jié)
班主任若連續(xù)做工作,學生仍沒有進步,可以先分析學生的來源。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新的高考招生制度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把上重點高中、進名牌大學作為奮斗目標,加上職校生受歧視、就業(yè)難的實際狀況,職業(yè)院校生源緊缺。職業(yè)院校即使費盡周折,招來的學生部分是求學無門、升高中無望的“三差生”——學習差、紀律差、思想素質差。這樣的學生指望你一年、兩年地做工作,就能改頭換面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我們班主任無需認為自己工作能力不行,也不需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依舊做自己該做的工作并盡可能做好即可。當然,這么想并不是要推卸責任,只是給自己一個信心。同時,教師還要深深明白后進生轉化工作本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隨時可能會出現“反復”現象,即后進生變好了一段時間后又變壞了。所以,教師千萬不要對其失去信心,更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情緒穩(wěn)定,有耐心、恒心和信心,堅信學生會進步。另外,教師還要多想想這些孩子的父母,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他們把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若孩子以后還不能成人、成才該有多傷心呀。況且,我們班主任大多是為人父母或以后將為人父母,更應能感受到其中的酸楚。我想,若都能這樣想,班主任就會重拾信心,更有責任感。
(二)善于做放大鏡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至少具有8項智能,而且大多數人可以使每項智能達到很高的標準。那些暫弱一些的智能,也可能在強項智能的影響帶動下,慢慢被激活,重新變成強項。所以,我們要努力挖掘后進生的閃光點,用放大鏡看并且感受他們的優(yōu)點,并善于發(fā)現他們的一丁點進步,哪怕是對你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輕輕的問候。如我班周某,剛入校不久,便同本班男生吵架,后又與同宿舍女生打架,做事拖拖拉拉,上課、出操常遲到,上課不聽講且講話。我和任課老師交流時,每位老師都對其印象深刻,倍感頭疼。三年來,我對其用了多種辦法教育,均沒有收到較明顯效果,有時自己也覺得心力憔悴,真對她不報希望了。可是不久前,在嘈雜的報告廳,看到她安靜用心地演奏,聽到從她指尖流淌出優(yōu)美的鋼琴旋律,心里被震撼了,多有才華的學生,可惜自律性太差,所以,我暗下決心,我還要盡我的力量去幫助她,讓她去適應這個有制度規(guī)矩的社會。正如一位詩人說:“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欣賞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贊嘆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產生情感的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多看后進生的長處且將其放大,班主任對后進生的喜愛就會越來越多。
(三)溫馨的工作環(huán)境
一些學校評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往往是以班級在整個年級的排名來作比較的,對所帶班級排名好的獎勵,排名稍后的則象征性地進行經濟懲罰和批評,這對于工作不認真的老師無疑是較好的促進手段,但有時也挫傷了那些工作很努力負責,而所帶班級“頑固分子”較多的班主任的積極性。所以,學校在考核時應考慮到班主任所作的實際工作,對他們的工作予以肯定、支持和指導,這樣可以極大程度保護那些做事認真的班主任的積極性,讓班主任感到溫暖,工作熱情相應就越來越高。
二、班主任必須收集信息,細心刻畫后進生的個性臉譜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后進生轉化工作也應如此。對于后進生,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用多種方法收集信息,看他差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是何種性格,這樣工作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而收集信息,我認為需要“聽”、“看”、“寫”、“聊”。
“聽”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善于從學生中“聽”出問題。同學之間共同生活、學習在一起,他們彼此比較了解,班主任只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就很容易“聽”出學生中誰有什么思想問題;二是要經?!奥牎比握n教師和家長反映學生的表現。
“看”就是在課堂上或集體活動中,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和情緒變化,從而了解學生藏在心里的一些思想問題。
“寫”是指寫信。我體會到,班主任要想了解全班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求學生每兩周寫一封信,讓學生把這段時間里的見聞、想法、做法、憂愁、意見、希望及要求等真實地寫出來。而要讓學生把自己的心聲寫出來,班主任首先必須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
“聊”就是班主任在“聽”、“看”、“寫”中得到了信息就立即找學生談心,可以當面談也可以在QQ上聊。在談話中做工作,在談話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從而建立更為詳細的個性檔案。如周某,我知道,她本想上藝校學習鋼琴或舞蹈專業(yè),而父母不允許,因此排斥所學專業(yè),她有文藝方面特長,但自律性差、敏感有憂郁癥傾向,針對其我說話就要分外小心,鼓勵她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后,可用業(yè)余時間去學鋼琴,爭取過鋼琴十級,這樣就有謀生的技能;而李某沖動好玩,不愛學習、哥們義氣重,心里也想好好學,可就是做不到,這樣我讓他參加運動會,在其中感受競爭的壓力和集體的魅力,繼而揚起理想的帆;王某特別愛上網,上課就睡覺,學習成績極差,我就要經常查查他的行蹤并請任課老師關心;田某膽小,頭總低著,可能智力稍差些,就鼓勵她要大膽昂首挺胸走路,幫她改變學習方法,等等。這樣,有了詳細的性格、心理、個性臉譜后,班主任工作起來就有側重點,工作方法就能因人而異,教育便會收到最佳效果。
三、轉化后進生必須學校、家庭、社會總動員
常言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班主任即使有再大的能力,如堅持個人孤軍奮戰(zhàn),那么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花了大力氣而收效甚微。
(一)發(fā)揮學生的作用
馬克思說過,“只有完善的集體,才能造出完善的人”。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祖國建設所需人才的許多素質,只有在良好的集體中,在為集體利益作貢獻的實際活動中才能培養(yǎng)出來。班主任在轉化工作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讓后進生感受到無所不在的力量,當他做對了能感受到周圍對他贊賞,當他做錯了能感覺到內心的不安,當他彷徨時能感受到友誼之手。可以利用學生進行幫教,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如排座位時,可以讓一個學習認真、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一個后進生坐在一起幫學習;排宿舍時,可讓管得住他們的學生干部和他們住在一起幫行為,可以讓班上表現好的同學和他們做好朋友幫生活,這樣既可以監(jiān)督其日常行為,又可以疏導他們的思想。
(二)發(fā)揮任課老師的作用
班主任要和各位任課老師多聯系,了解后進學生聽課和學習的狀態(tài),請他們對班級的后進生著重關注,多多關照,如上課經常點名,講話或走神或睡覺時喊起回答問題,經常檢查他們的課堂筆記和作業(yè),請任課老師多鼓勵,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像我系做得就比較好,一直強調每位任課老師均是副班主任,有責任去管理課堂中的后進生,而不是只管上課,上完課就走人。
(三)發(fā)揮家長的作用
班主任一定要經常和家長聯系,告知其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交流時要避免向家長告狀,把后進生說得一無是處,而應該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還要聽取家長的意見,力求取得家長的配合,使教育取得一致性??梢韵胂螅绻议L都不支持,我們的工作如何開展呢?比如上述周某,前一陣子學院組織運動會,拼命報800M,害得其他人想參加都參加不了,結果他在比賽當天,不說一聲擅自回家。針對此事,我首先嚴肅批評其沒有責任心,沒有團隊精神,然后讓他的好朋友和他談心,告訴他這么做是不正確的,另外在言談中刻意傳達了全班同學對此行為均不滿意的信息,還和他父母聯系,請他們在適當的時候委婉地教育其需有禮貌和團隊精神。這樣他就會思量:大家都說我不對,我的所作所為是否太自私也太過分,下次不能這么干,免得激起眾怒。如此,學生本人的思想通了,我的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人,大都是有從眾心理的。
(四)取得社會的支持
就我班而言,如學生曠課或夜不歸宿,大都在網吧。班主任可以和學院保衛(wèi)處聯系,請他們和轄區(qū)派出所聯系,整頓并規(guī)范網吧的營業(yè)。對極少數品德行為特別惡劣,有偷竊他人財物、聚眾打架的,還要取得派出所的幫助,請民警進行法制教育,讓其知道有些事是萬萬做不得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只要轉化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始終從情感上接納這些“問題孩子”,也能因人而異采取多種工作方法,取得學生、任課老師、家長、社會的支持,那么,不管后進生有多頑固,總有一天,他們會取得令人瞠目結舌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