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應用,為中學物理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茖W地使用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和超越物理時空,還可以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清晰、形象地感知物理現(xiàn)象,理解物理概念,從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 多媒體輔助教學物理教學
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是利用聲音、圖形、文字、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組合而成的信息系統(tǒng)。它改變了以往的“粉筆”+“黑板”的單一教學模式,可以刺激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但是,多媒體不能成為教師的替代品。教師在教學中是否使用多媒體,如何使用,應完全取決于教學需求,以達到最優(yōu)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直接、最活躍的源動力。學生只有對物理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因而在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及其重要。計算機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生動、直觀、形象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例如上序言課時,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日食、公園里的翻滾過山車、快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神州七號”升空等—系列鏡頭,學生會立刻被畫面所吸引,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教師順勢指出要解釋以上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必須要學好物理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還有,在“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這一節(jié)中,若能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內(nèi)容生動形象、聲音悅耳動聽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即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運用計算機網(wǎng)絡(luò)掌握并運用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以動手動腦,越過一個又一個學習上的障礙,極大的成就感伴隨著整個學習過程。這樣,他們不僅覺得學習內(nèi)容新鮮有趣,而且從掌握到運用的整個過程都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對知識本身的興趣會更加持久,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
2.為學生提供直觀教學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guī)律,以及分析解決問題時,都要做物理實驗。但是,部分實驗受到物體本身或者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導致有的實驗不能做、有的實驗不容易做或做出的實驗現(xiàn)象不易被觀察。這時,就需要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而多媒體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尤為突出。
如講授“電流的形成”時,雖然電流是真實存在的,但它卻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學生很難理解這個概念。倘若借助計算機軟件用動畫的形式模擬出電流的形成,并與水流的形成進行類比,制作幾個動畫片段,變抽象為直觀,非常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這一知識點,從而突破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整個過程既生動輕松,又能揭示物理本質(zhì)。
又如,高速子彈射入固定木塊的過程稍縱即逝,但我們可以利用錄像慢放這個過程,再利用計算機模擬子彈射入的過程,化動為靜、變快為慢。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確定子彈和木塊的初、末狀態(tài),畫出子彈的受力情況,標出它們的位移關(guān)系,最后順利地解決問題。
3.幫助學生深化學習內(nèi)容
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將抽象的知識分層次、形象地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如在講授完“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電學知識,可選擇一個以“電路實物連接”為主要內(nèi)容的計算機課件。課件中有虛擬的電源、開關(guān)、導線、電阻、燈泡、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等器件,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自選連接方法,自選器材,組成多種不同的電路形式,按不同的電路圖對實物進行連接。這樣的實驗,克服了許多硬件實驗的不便之處,而且還可以進行無數(shù)次的重復,達到加深學生理解的目的。
另外,以計算機特有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復習、鞏固、小結(jié),它能夠把物理規(guī)律集中表現(xiàn)出來。在學生有了實驗的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之后,給他們一個形象的、連續(xù)的、鮮明的知識提煉,以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深化所學的內(nèi)容。
二、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1.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學課件。
無論使用何種媒體,教師都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結(jié)合實際教學進行周密的安排。采用教學媒體并非越多越好,教學任務是中心,使用媒體只是輔助教學,要防止“喧賓奪主”,這是因為課堂上若播放過多的圖片和視頻,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2.多媒體與黑板結(jié)合,事半功倍。
在課堂上,黑板的板書能保留一節(jié)課,對學生有示范作用。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欠缺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黑板彌其不足,從而達到師生的互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教學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這表現(xiàn)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合作性,這個過程不只是傳授知識,還有方法的啟示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師生感情的交融等作用,這是任何現(xiàn)代教學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總之,計算機能科學、生動、直觀地展示出教師用語言、圖像很難表達清楚的物理問題的情景或動態(tài)過程。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既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物理情景、典型靈活的物理問題和及時、準確的評價信息,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信息的傳輸,增大教學的信息和密度,從而達到減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勞動強度,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但我們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它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我們只有合理利用它,才能使其發(fā)揮出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陳勇剛.開發(fā)高中物理學生實驗多媒體系列課件的實踐與思考.
[2]李必銀.信息技術(shù)與物理學科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3]單玉燕.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的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