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面向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測試,分為A、B級,重點考查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該考試自實行以來,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更多地發(fā)揮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正面的反撥作用,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界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反撥作用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是為反映和評價高等學校??茖哟涡尥暧⒄Z課程的在校生英語應用能力而設立的標準化英語水平考試,1998年開始試行,2000年正式實施。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已較普遍地參加該考試,該考試對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
一、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簡析
2000年,教育部為了加強對高職高專教育的宏觀管理和指導,在總結高等職業(yè)教育、高等??平逃统扇烁叩冉逃⒄Z課程的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文件指出:高職高專所培養(yǎng)的學生是從事技術、生產、管理、服務工作的高等應用型人才;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而是為了進行涉外業(yè)務工作,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字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yè)務的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又羞M行簡單的口頭交流,并為以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好基礎。《基本要求》針對目前高職高專學生入學英語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將教學要求分為A、B兩級,實行分級指導,A級為標準要求,B級為過渡要求。
隨著《基本要求》的頒布,教育部為了檢測高職高專學生是否達到所規(guī)定要求,組織實施了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按照《基本要求》的A級要求和B級要求相應地分為A級考試和B級考試,B級考試略低于A級考試,是過渡性的要求??荚嚪绞綖楣P試,它以《基本要求》為依據,既測試一般性語言知識,又測試語言技能;既測試一般性語言內容,又測試與涉外業(yè)務有關的應用性內容。教學是第一性的,而測試是為教學服務的。《基本要求》的頒布和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實施,對高職高專學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作為一個大規(guī)模的教學考試,其考試內容、題型和要求對《基本要求》所規(guī)定的語言知識的不同層面都進行了有效的抽樣調查,充分地考慮到了《基本要求》所涉及的能力種類測試覆蓋率。歷年來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測試內容與測試點分布也說明了這一點。
二、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與教學的關系
教學和測試是密切相關的,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語言交際的能力,而測試的目的是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客觀的、準確的、公正的評價,反映教學中的長處和不足,為改進教學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所有與教學有關的測試都具有反撥效應。反撥效應有兩個方面,一種是積極有益的、有促進作用的正面效應,一種是消極的甚至有害的負面效應。給高職高專英語的教與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的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也是如此。
首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促進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多年以來,英語課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主要是講授型,教學模式單一,方法陳舊,缺乏靈活性和活力?;凇痘疽蟆泛陀⒄Z應用能力考試模式,過去的教學模式和單一的教學方法也相應地發(fā)生了變化,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主張建立“3S”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即Student-centered(以學生為中心),Subject-centered(以主題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社會需求為中心)的結合,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切實改變英語教學中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課堂教學中實用性、交際化不足的現象,是非常切實可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打破“讀譯”的傳統的教學模式,著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使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學生在這種模式下能夠進入積極的思維活動和語言表達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感受力和預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有助于引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課程結構與內容的調整。為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結構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即在保證基礎性英語課程的同時,增加運用性課程和技巧性課程,運用性課程指讀、譯業(yè)務信函,模擬套寫名片、通知、便條、說明書、填寫個人簡歷單,技巧性課程指聽、說、讀、寫各有側重的單項語言技能的提高。各課程相互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影響下,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內容體現了“實用、時新、實踐”的特征。“實用”是指授課知識的范圍應該最大地與工作層面相關聯;“時新”是指授課內容是相關工作崗位上較新的、不斷更新換代的知識;“實踐”是指授課過程中重視與工作層面上的交際能力相關聯。
但同時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對教學產生的消極影響是一些學校以考試為中心,以追求通過率為目標組織教學,以通過率的高低評價教師的教學。為了提高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通過率,有些學校制定獎罰措施,重獎通過率高的任課老師,或者將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證書直接和畢業(yè)證掛鉤,導致了師生的考試焦慮和不純的教學動機。在這種利益的驅動下,師生將教學的焦點不得不轉向應試,考什么就教什么、學什么,師生們都在模擬題海中拼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偏離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目標和初衷。
三、結語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已成為高職院校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各校應該根據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提供的參考標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采取措施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國內高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模最大的英語語能考試,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應盡可能地推動英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創(chuàng)造積極的反撥作用。由于受到測試目的、可操作性和手段的局限,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發(fā)展速度與語言教學相比緩慢得多。如何找出一條比較切實可行的交際教學與測試相結合的好路子是當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有一定程度的應試教育傾向,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實際水平令人擔憂。面對就業(yè)市場的對人才語用能力的明確取向,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依據來設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試卷,使測試對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起到更好的正面反撥作用。
參考文獻: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UP,1989.
[2]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黃大勇,楊炳鈞.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研究概述[J].外語教學,2002,(3).
[4]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