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課堂“意外”往往是指課堂的現(xiàn)實情景與教師的預設情景不一致,具有突發(fā)性,無準備性。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個性得到張揚,課堂“意外”也隨之增多,面對“意外”,教師需要在尊重、愛護學生的前提下,發(fā)揮教學智慧,讓這些“意外”演繹精彩。
關鍵詞: 數(shù)學課堂智慧巧抓“意外”
曾經(jīng),我們認為十全十美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滿堂喝彩的課堂才是完美的課堂。在實踐中,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當我們拿著課前精心預設的教學方案教學時,學生的回答、反應常常會有意無意地跳出我們課前預設的范圍框架,“扔”給我們毫無準備的意外。一個偶然,一個尷尬,一個錯誤,或在我們的措手不及中成為一種遺憾,或在我們急中生智中演繹一段精彩。
一、接納偶然,成就精彩
葉瀾教授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币虼耍虒W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在課堂中常常會出現(xiàn)教師事先難以精確預料的問題情景與偶發(fā)事件,經(jīng)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況發(fā)生。若我們善于捕捉,善于利用,那么一個個超越預設、洋溢著教師機智的精彩就會向我們走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點點滴滴就會生成詩一般的無數(shù)精彩。這就是數(shù)學教學的求索。
一次我在本年級組上了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課——“可能性”,一開始我通過“拋硬幣”、“摸彩球”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學生明確“可能、也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詞的含義。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樂在其中,課堂上洋溢著和諧愉悅的氣息。為了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我設計了“分組摸球”的活動——每個小組的袋子里都有10個球,分為紅黃兩色,但個數(shù)不同。小組活動完畢,各小組爭相匯報活動情況,我也很滿意地在黑板上作記錄。到第4小組匯報時,出現(xiàn)了意外的局面:他們小組的袋里有6個紅球,4個黃球,結(jié)果他們摸到黃球的次數(shù)反而比紅球的多了幾次,并且第4組的學生A堅決不同意“袋里邊什么顏色的球多,摸到這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就大”這種觀點。
盡管事先已經(jīng)考慮到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概率很小的情況,但當學生提到它時,我還是免不了一愣。一愣之后,我迅速調(diào)整了上課思路:這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避而不談不能解決問題,那怎樣來引導該生呢?我先了解學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對癥下藥。于是我和學生A進行了下面的一番對話。
師:剛才其他小組的同學已經(jīng)匯報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你和他們之間有不同嗎?
生:有。他們是袋里邊什么顏色的球多,摸出這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就大,我們小組的發(fā)現(xiàn)和他們剛好相反。
師:那你認為你和他們的看法,誰有理呢?
生:我覺得他們有理,但,我也有理啊!我是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的。
師:不過,他們幾個小組看法一致,你們只有一個組呀??磥?,在紅球比白黃球多時,大多數(shù)情況下摸到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當然也有你們碰到的這種情況——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你現(xiàn)在同意大多數(shù)同學的意見了嗎?
生:(不出聲,只搖了搖頭。)
師:學生A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很了不起。真理說不定掌握在少數(shù)人的手里呢。把你們小組的球拿過來,讓他再摸幾次。
生連續(xù)摸了10次,結(jié)果摸到紅球6次,摸到黃球4次。他又主動加了4次,結(jié)果是:3紅1黃。
師:你現(xiàn)在怎么想?
生:我覺得他們對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我沒全錯。
師:說得非常好!在紅球多黃球少時,摸出紅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黃球的大,而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這樣。如果像第4組發(fā)現(xiàn)的那種情況發(fā)生了,這是什么現(xiàn)象——
生(齊):偶然。
看著學生A終于點了點頭,學生和我都長吁了一口氣,課堂也由此成就了一段精彩:學生爭先恐后地舉例說明生活中偶然的現(xiàn)象。接納偶然,成就精彩是我的追求。
二、正視尷尬,收獲精彩
“教學就是即席創(chuàng)作”?,F(xiàn)在的課堂,學生往往不順著教師的思路走,這是對教師理念與智慧的挑戰(zhàn)。我們是把學生往預設的軌道上趕,還是因勢利導,挖掘即時生成的教學資源?我想,后者才是我們的價值取向。課堂上,意外在不經(jīng)意間冒出來,這時新的課程資源也正在不知不覺中孕育和滋生。
記得在一次《圓的認識》新授時,我剛講解完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用字母O來表示圓心、r表示半徑、d表示直徑,這時學生B舉手提問:“老師,為什么一定要用O來表示圓心,r來表示半徑,d來表示直徑,而不用另外的字母呢?”當時,我非常尷尬,不知道如何來回答這個問題。轉(zhuǎn)而一想,這里面是不是有原因呢?可不能抹殺學生的好奇心。
師:學生B肯動腦筋,會提問題。我們班有其他同學知道答案嗎?
生1:老師,書上就是這么說的呀,這是規(guī)定啊!
師:同學們,其實老師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們來請教電腦,好嗎?
生(齊):好!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大長知識,原來O的意思是“圓形物,零……”,r是radius的首字母,意思是“半徑、車輪上的輻條……”,d是diamdter的首字母,意思是“直徑、對徑……”。
正是這個環(huán)節(jié),掀起了課堂氣氛的高潮,也讓我的課堂出了彩??粗鴮W生在期待與收獲的滿足中離開課堂,我更享受到一種耕耘的快樂。
三、引領錯因,回味精彩
數(shù)學課堂中的錯誤是美麗的。錯誤是孩子們最樸實、最真實的思想、經(jīng)驗的暴露。面對“節(jié)外生枝”的錯誤,教師若能及時調(diào)整預設的教案,讓學生熱烈地討論,大膽地發(fā)言,充分地闡述,就會引出一次次精彩。
前幾天,在教學“三角形分類”一課時,在做“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一題時,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幕。當我出示那個只露出一個銳角的信封時,學生的觀點分成了兩派:一定是銳角三角形和三種三角形都有可能。持錯誤意見的學生振振有詞:露出的角是銳角,而且露出的兩條邊一樣長,說明這不但是銳角三角形,而且是個等腰三角形。有學生馬上反駁:你只看到了露出的部分,那如果信封里面的另外兩個角有一個角是鈍角或者是直角的話,那不就是鈍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了嗎?一部分學生似乎明白了“噢,對對對!”可仍有一部分學生“執(zhí)迷不悟”,有個女生還拿著書說:“可它明明就是個銳角三角形嘛!你看!”我一看,原來她已經(jīng)把下半部分都畫出來了。當我把她畫的圖展示給大家看時,有學生又馬上指出:她畫的只是其中的一種情況,除了這種情況之外,還有別的可能性。這時,我再用課件演示并講解:“你畫的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不過你看,除了這種情況之外,還有可能是這幾種情況?!笨戳苏n件演示的幾種可能后,學生這才恍然大悟。試問如果沒有這位學生一開始錯誤的認識,又怎么能有這精彩的一幕呢?
四、呵護異音,升華精彩
在一次隨堂聽課活動中,有一位教師在教學《找規(guī)律》這一課時,最后出了這樣一道題:1、2、4、(?搖?搖 )、(?搖?搖 )、(?搖?搖 ),要求學生在后面寫上一些數(shù),使這些數(shù)看起來比較有規(guī)律,學生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紛紛舉起了小手。一位學生填出了第一個答案:7、11、16,理由是前后兩個數(shù)的差在依次增加,分別增加1、2、3、4、5…,教師微笑著點點頭;第二個學生想到了另一種填法:8、16、32…,理由是前一個數(shù)重復相加為后個數(shù),教師滿意地笑了。教師環(huán)視著全班學生,似乎沒什么問題。正好下課鈴響了,教師準備課堂小結(jié)。這時,有一只小手怯生生地舉起,又偷偷地放下,教師猜測這是一位自信不足、成績平平的學生,教師略顯遲疑:“你還有什么問題嗎?”生:“我想填1、2、4…”頓時,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學生害羞地埋下了頭,教師示意大家安靜,親切地說:“你的想法不錯,真了不起!大聲地說出你的理由,好嗎?”那位學生慢慢地起頭說:“我覺得重復也可以是一種規(guī)律?!?/p>
說得多好啊。簡單重復何嘗不是一種規(guī)律,大概受這種想法的啟發(fā),學生的熱情一下又高漲起來,“老師,我又想到了另一種填法,1、2、8、1、2、16…,理由是前兩個數(shù)重復,第三個數(shù)分別填4的2倍,4的3倍?!睍r間已超過了3分鐘,但學生依然沉醉在尋找規(guī)律的興奮中……
這一個個預設不到的“意外”,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fā)、瞬間的創(chuàng)造,使整個課堂錦上添花,讓我和學生一起感受了數(shù)學課堂因動態(tài)生成而顯現(xiàn)的無限活力。
當課堂摒棄雕琢,其實就是美麗;當教學洗凈浮躁,碰撞生成智慧。教師應學會捕捉意外,別讓它們悄悄溜走;巧妙利用意外,讓它們演繹一段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