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見面、會談,我們都在努力規(guī)劃自己的形象,無論是為了商務禮儀、職業(yè)發(fā)展還是個人魅力的展現(xiàn),個人形象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一個習慣動作、一個小小的失誤給對方留下錯誤的印象、不佳的觀感,有時候就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喜歡眨眼的人,往往心胸狹隘。不太值得信任,和這種人打交道,最好直截了當?shù)卣f明。
喜歡盯著別人看的人。警戒心很強,面對他們,要避免過度熱情或開玩笑。
喜歡大嗓門說話的人,多半是自我主義者,最好和這種人劃清界線。
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個性往往隨和。有事情可以找他們商量。
一坐下就翹腳的人,充滿企圖心與自信,而且有執(zhí)行力。
邊說話邊摸下巴的人,通常個性拘謹,警戒心也強。
……
叉腰姿勢易冒犯人
要想看上去具有支配性,就要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身強體壯,沉著穩(wěn)定。對別人的任何威脅都不放在心上。達到這個目的的方式之一是把雙手置于髖部:一個是單手“叉腰”,一個是雙手“叉腰”。
在某些場合,叉腰姿勢會導致對別人的冒犯。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在接受了日本人的投降后,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站在日本天皇旁邊,拍了一張照片。天皇站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把雙手置于身邊,不敢造次,而麥克阿瑟將軍把手置于髖上。日本人把這個漫不經(jīng)心的姿勢視為大不敬的標志。
撫摸頭發(fā)代表焦慮
焦慮通常表現(xiàn)在人們使用雙手的方式中。人們在感到焦慮時,常常會看到他們把玩鑰匙,扭動手指上的戒指,或者拽拽衣服。感到焦慮的人同樣也把觸摸自己作為放松的手段。他們可能會搓手,或者拉拉耳垂,摸摸下巴,又或者用手指梳梳頭發(fā)。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只會碰觸別人可能會對他們進行愛撫的地方。感到焦慮的人花費大量時間撫摸頭發(fā),這是因為,在年幼時,媽媽就是這樣撫慰他們的。
不停擦拭眼鏡表達出控制欲望
人們在焦慮時,常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玩自己的眼鏡。他們操控眼鏡的方式,頗能泄露他們的內情。
不停摘下眼鏡的人,往往優(yōu)柔寡斷。他們不能確定是應該戴上眼鏡還是應該摘下眼鏡。在某些情形下,這樣做是為了使別人困惑,讓別人不知道將要發(fā)生些什么。還有些人不停往鏡片上哈氣,并擦拭鏡片。他們同樣要求處于控制地位,也需要知道將會發(fā)生些什么。他們喜歡看到一個清晰的世界。
抱頭是出于絕望的本能
對于成天忙于案頭工作的人來說,抱頭或許是個舒展的姿態(tài),但是在更多時候它出自人絕望的本能。在宣布選舉的結果時,失敗的候選人會掩住眼睛或嘴巴,甚至整個臉孔。捂住眼睛,是在阻止自己看到令人悲傷的事情。
在球員射門并稍微射偏時,你通常會看到,支持者們絕望地抱起了頭。這是一種天生的、不學即會的回應,它是用來保護頭部的。但它保護頭部,不是為了抵抗物理意義上的打擊,而是為了抵抗心理上的傷害。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足球運動員要想慰藉自己,能做的并不多。他不能對自己說話,不能輕拍自己的后背,或者給自己一個擁抱,不過,他可以抱住頭來慰藉自己。盡管他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用手圍住自己的后腦勺,實際上是在重復媽媽的動作——在他還是一個無助的嬰兒時,媽媽常常托起他的頭部,對他表示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