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美劇Lie to Me的人,一定會對面部微表情的研究方法留下深刻印象。社會心理學(xué)家則指出了誤區(qū)所在:人們往往高估了通過觀察某人的行為來識別謊言的可能,低估了傾聽的作用。
2009年,美國FOX電視臺停播《越獄》(Prison Break),開始在黃金時段熱播《別對我撒謊》(Lie to Me),播出后大受追捧。擔(dān)任該劇顧問的是美國心理學(xué)家保羅·??寺?Paul Ekman),據(jù)說主角的身份和經(jīng)歷與他頗為相似,且劇情大多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在劇中。他們往往依靠對面部微表情的研究獲得重要線索。
事實上。??寺┦吭谄渲鳌墩f謊——揭穿商業(yè)、政治與婚姻中的騙局》一書中指出,一般人往往習(xí)慣從話語來判斷別人,以致經(jīng)常受到誤導(dǎo)。不過,這樣說并非是建議大家可以完全忽略言辭。因為人們通常會犯下一些語言錯誤,為說謊提供破綻與線索。即便言辭無懈可擊,在說話進行中,如果話語內(nèi)容與身體、聲音或面部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不諧調(diào),仍然會使謊言露餡。
英國社會心理學(xué)家Peter Collett指出了大多數(shù)人的誤區(qū)所在:多數(shù)人相信,撒謊者暴露自己是因為他們做了什么,而不是因為說了什么、怎么說的。其實事實與此截然相反。謊言的最佳提示要從語言而不是行動中尋找。很多時候,人們高估了通過觀察某人的行為來識別謊言的可能,而低估了通過傾聽他說了什么來抓住說謊者的可能。
Peter Collett指出,交談的特征可以為識別謊言提供線索。有些特征涉及他們說話的內(nèi)容,有些特征涉及他們說話的方式。
■迂回陳述 撒謊者往往拐彎抹角地說話。他們常常離題萬里,提供冗長的解釋。當(dāng)被提問時,他們可能提供簡短的回答。
■泛泛而論 撒謊者的解釋往往粗枝大葉,很少注意到細節(jié)。他們幾乎不提時間、地點和人們的感受。比如,一個撒謊者會告訴你,他去吃過比薩,但是他不會告訴你,他去哪兒吃,或者他要了什么品種的比薩。即使撒謊者提供了細節(jié),他們也幾乎不能詳細地說明這些細節(jié)。所以,如果你要求一個撒謊者做詳細說明,他很可能只是重復(fù)剛說過的話。一個說真話的人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時,通常能夠提供很多新的信息。
■施放煙幕 撒謊者提供的答案往往故意把水?dāng)嚮欤核鼈兟犉饋砗孟褚磺宥?,實際上一塌糊涂。說到?jīng)]有意義的言論,比爾·克林頓在保拉·瓊斯性騷擾一案中的著名回應(yīng)就是一例。當(dāng)被問及他和莫妮卡·萊溫斯基是什么關(guān)系時,他回答說:“這取決于‘是’是什么意思。”另一個例子是被控逃稅的紐約市前市長大衛(wèi)·丁金斯的辯護詞:“我沒有犯法,我只是沒能按照法律要求的去做?!?/p>
■矢口否認(rèn) 政治謊言往往以矢口否認(rèn)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想想比爾·克林頓那著名的矢口否認(rèn):“我沒有和那位女士——萊溫斯基小姐——發(fā)生性關(guān)系?!碑?dāng)政客否認(rèn)他要推出新措施(比如稅收)時,你通常會把這當(dāng)成他就要推出新措施的信號。正如奧托·馮·俾斯麥所言:“不要相信政治中任何事情,直到被正式否定?!比鲋e者更可能使用否定性的陳述。比如說,在水門事件期間,尼克松總統(tǒng)說:“我不是個騙子?!彼]說: “我是個誠實的人?!?/p>
■斟詞酌句 撒謊者很少提及自己。與講真話的人相比,他們使用諸如“我”、“我的”之類詞語的頻率低得多。撒謊者往往泛化,頻繁使用諸如“總是”、“從不”、“沒人”、“人人”等詞。借此在精神上使自己遠離謊言。
■免責(zé)聲明 撒謊者更有可能使用諸如“你肯定不會相信這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怪異,但是”,“我向你保證”之類的免責(zé)聲明。類似于這樣的免責(zé)聲明,是專門用來認(rèn)可別人的疑心的,目的在于減少別人的疑心。
■措辭拘謹(jǐn) 是因為人在撒謊時,變得更緊張也更正式。
■語速 撒謊需要做大量的智力工作,因為除了評估自己謊言的可信程度外,撒謊者還要將真相和謊言分開。這對撒謊者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使得他把說話速度放慢了。人們之所以在撒謊前要停頓一下,之所以撒謊的語速往往比講真話的語速慢。原因就在這里。當(dāng)然,如果謊言被小心翼翼地排演過,情形自然不同。在這種情形下,撒謊的語速與講真話的語速是沒有區(qū)別的。
■停頓 撒謊者撒謊時多有停頓,某些停頓充滿了“嗯嗯啊啊”的語言頓字符。編織自發(fā)的謊言時涉及的認(rèn)知工作也會導(dǎo)致更多的語誤、口誤和開口錯。在“開口錯”中,人們剛說出一句話,然后再用另一句話取而代之。
■音高 某人聲音的高低,通常是他們情緒狀態(tài)的指標(biāo),因為一旦人們心煩意亂的時候,音高就會增加。情緒與音高緊密相關(guān)。當(dāng)人變得情緒化的時候,音高就會改變,音高的改變是很難掩飾和隱藏的。盡管音高的增加相當(dāng)穩(wěn)定,有時候增加很少,但通常有必要在聽過某人在其他場合的發(fā)言后,再來確定他的音高是否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