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關鍵詞:生命花語 綠肥紅瘦 東籬把酒
李清照,款款行走在男性詩人世界里,卻是那么的光彩奪目、搖曳生姿。她傲然芬芳,她遺世獨立、她傾國傾城。她的作品,在中學、大學的課本里屢見不鮮;她獨特的創(chuàng)作技巧璀璨奪目。解讀李清照,唯有追隨其人生脈絡,賞析其高超的表現(xiàn)技巧,體悟她色彩斑斕的生命花語。
萍花汀草無窮好
她雖出身“名門閨秀”,但終有屬于她的少女生活和情懷,所以在她的詞里年少時代總活躍著少女的激情,青春的歡娛,生活的高潮。她的詞直抒胸臆,寫真情實感,淋漓盡致,卻又不是一瀉無余。這種藝術力量,不是靠夸張,也不是靠鋪陳,而是靠白描的筆法,達到了一種自然的境界。“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語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顧,似也恨,人歸早?!?《怨王孫》)她最善于捕捉一瞬間的生活情景,通過攝取“瞬間”表現(xiàn)“永恒”。如花季節(jié),“花”也就成了表情達意不可或缺的載體。這首秋日湖上之作,寫得清妍嫵媚,含情脈脈,通篇都洋溢著歡快的青春旋律。作者眼中,水光山色都有生命的感情,與人親近;眠沙的鷗鷺不愿與人離開。尤其是那“萍花”,在詩人的笑靨中搖曳,飄灑無盡的芬芳,彌漫成無盡迷離的景致。作者憑著移情作用,將主人公熱愛大自然及生活的抒情形象由感情移入外物得到表現(xiàn)。
綠肥紅瘦
惜時傷時,也時常在李清照的筆下淺吟低唱。此時的“花”,也就被賦予了顧影自憐的落寞情懷。“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以白描手法寫人物言語,出于對花的關心,問得那么認真;出于惜花的心情,駁得那么懇切。既體現(xiàn)作者惜花傷春的敏感心理,又表現(xiàn)出侍女嬌憨,不解人意的情緒,更具有生活情趣,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可謂“傳神之筆”。結句“應是綠肥紅瘦”,無限凄婉,綠代指葉,紅代指花,暮春時節(jié),葉兒茂盛了,花兒稀少了。這一“肥”、一“瘦”用得驚險奇絕,詩人采用擬人法來形象生動的描寫事物。一個“瘦”字既寫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詩人惜花之情,還點出了暮春時節(jié)。如此精心刻意選擇對立統(tǒng)一的形象和詞語,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色澤濃艷,形象清新逼真,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王士禎認為這一結句“人工天巧,可稱絕唱”。
人比黃花瘦
覓得如意郎君,詩文唱和,神仙眷侶,卻又難免離別,于是又有“花”與詩人同病相憐?!氨§F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佳節(jié)重陽本想以飲酒賞菊驅愁逐悶,不料反更觸動了思夫的情弦。煢煢孑立,只有人菊相吊;雖有“暗香”,只好徒嘆奈何。愁緒如繩如麻,愈理愈亂。當寒氣直透心底時,西風吹過,瘦弱的菊花“不耐風揉”,“銷魂”的自己比花還瘦。一邊是細瘦的花莖、黃色的花瓣,一邊是瘦削的形體、憔悴的面容;一邊有清雅的芳姿、傲霜的神韻,一邊有高潔的情懷、堅貞的情操。秋風一起,竟比黃花還瘦幾分!這個“瘦”字,不僅是形容形貌的憔悴瘦弱,更給人以“人有病(心病),天知否”的聯(lián)想,展示出詩人“人淡如菊”的神采,堪稱其凄清孤寂之女性情懷的生動寫照,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神形兼?zhèn)涞拈|中思婦的素描。正如劉熙載所言“我亦具物之情”、“物亦具我之情”,物我兩融,情景交輝,意境極美。
憔悴損有誰堪摘
金人入侵,山河破碎,黯然南渡,身世飄零,國破、家亡、夫逝,幸??鞓返呐⒆兂衫先醪〕畹墓馒櫍铒L河也幻化成憔悴黃花,輾轉在字字泣血的《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淡酒澆愁時,燕叫回腸,細雨打梧桐,此時觀花正如己,花事已過,孤苦無依,再不能與丈夫“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只能“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菊花憔悴瘦損,沒有一人憐惜,更無一人采擷把玩。人如花,花如命,寂寞、凄慘、悲傷、無奈、絕望,秋風起時,花將質本潔來還潔去,如清風一縷,不著痕跡,沒了“鋪翠冠兒,拈金雪柳,簇帶爭濟楚”的繁華,沒了“香冷金猊,被翻紅浪”的慵懶,也沒了“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的閑情逸致,只剩下形單影只,只剩下萬念俱灰。她將自己深寓時代苦難的凄愁悲慘借一簇黃花不著痕跡的娓娓道來,讓人既悲又憐,無限感慨縈繞在心間。
風住塵香花已盡
在孤苦中行走,滿目所見,無非瘡痍,生命的盡頭,也是百花的謝幕?!帮L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春天避難金華時所作,她那時已51歲。“風住塵香花已盡”僅僅七個字就為我們描繪出一個落紅滿地的凄涼環(huán)境,生命終結時,花已盡,人也將悄然謝幕。正逢暮春,然百“花已盡”,只剩下“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塵香”,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的詞人是“日晚倦梳頭”。國破家亡,強敵當前,丈夫逝世,自己孤身飄零?!拔锸侨朔鞘率滦荩Z淚先流”,為了傳達那種傷時憂世零亂漂泊的煩亂之情,她把抽象的愁寫得具體、形象、生動,又多么具有感染力量!用語是樸素的,幾乎沒有任何雕痕,音節(jié)也很自然,“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既無言可寫,亦無行可記了。早已心灰意冷,空嘆“事事休”了,因“物是人非”而苦不堪言。是一首哀婉欲絕泣不成聲的悲歌。自此,人生走到盡頭,“花謝花飛花滿天”,花消云散,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空余恨。
花有情,花解語,花承載著李清照的青春過往、相思情愁、千秋家國。把玩落落繁花,低吟錦詞妙句。在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中我們了解了李清照坎坷的命運、情感的歷程,體悟到她的卓絕與不朽,讀花實是在讀一顆水晶心、一曲生命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