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案例分析法在《財務管理學》中的應用,能夠促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但是我們在運用的過程中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難。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財務管理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始于上個世紀的美國哈佛商學院,哈佛工商學院將案例教學法界定為:一種教師讓學生直接參與共同對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以具有鮮明代表性的案例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在情景中掌握理論知識總結規(guī)律,并創(chuàng)造性地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找到更多的實際生活范例或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簡言之,案例教學就是利用案例作為教學媒介的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理論知識為基礎,列舉大量的案例,強調在案例中學習,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并相互提供建議。教師必須要有很深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能夠在案例分析和討論中起引導的作用,并能在案例討論結束之后提綱挈領,做好點評。
如今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wǎng)絡大行其道,學生除了從課堂上獲取信息之外,還可以從其他許多有益渠道獲取信息,這個時候,教師不再是學生惟一的信息渠道,而學生在對其他渠道獲取的知識與信息經(jīng)過消化和吸收之后有了一定自己的見解,也不再滿足教師在課堂上填鴨式的講解。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參與進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就顯得十分必要了。許多實踐證明,利用案例讓學生獲得信息與知識的這種教學模式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許多學科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也能很好地幫助教師營造出生動、積極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財務管理教學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存在的主要問題
財務管理是研究如何通過計劃、決策、控制、考核和監(jiān)督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對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以提高資金效益的一門經(jīng)營管理學科。財務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中的一些方法、理念與會計學有一定的重合之處。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普遍感受到理論知識很多,但真正學的時候卻又脫離實際,經(jīng)常在紙上談兵,也無法學以致用,再加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法呆板,因此學習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影響。財務管理學的案例教學就是圍繞財務管理理論知識和財務管理的課程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將財務管理實踐活動中收集到的案例,結合財務管理理論知識進行處理用運用到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供學生學習、討論、思考,運用的一種教學方式。
財務管理教材一般都包括四大塊:籌資、投資、生產經(jīng)營和利潤分配,要找到綜合性較強的案例并不容易。以企業(yè)內部投資為例,在投資時涉及到沉沒成本、機會成本等知識點,資金來源、成本和風險也非常重要;投資產生的不同結果的概率、變異系數(shù)、產品銷售量在時效上的獨立性與否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那么在編制相應案例的時候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
財務管理學案例教學的實踐應用過程中,主要的困難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難以找到合適的案例。一方面案例要圍繞教學理論基礎,也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另一方面,案例需要與我國實際聯(lián)系緊密,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這樣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在高校從事財務管理教學的教師都是直接從學校畢業(yè)就從事教學工作,雖然理論基礎扎實,但是并沒有在企業(yè)真正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經(jīng)驗,因此對于案例現(xiàn)實性的把握缺乏經(jīng)驗。案例最好是教師親身經(jīng)歷或者進行調研之后整理而成的。
2.學生的配合也可能存在一定問題。也存在學生習慣于依賴老師的講解,對案例教學配合度不高,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冷場的情況。有些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填鴨式的教育,他們所受到大部分的教育都是老師教,學生聽,教師與學生之間少有互動,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這樣也會削弱案例教學的效果。
三、案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當然要進行案例教學,理論基礎也不可缺少。教師要先講解理論知識,理論知識是進行案例教學的基礎,先必須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相關的概念、模型和方法。以投資管理為例,現(xiàn)在有企業(yè)要引入新的生產流水線,讓學生從決策者的角度,通過資料整理和分析完成案例中涉及到的各類問題。學生要進行案例分析,必須了解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包括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報酬和利息率;概率分析、不確定性與風險分析、投資評價指標、折舊計提方法等等一系列的基礎知識。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也可以適當?shù)慕榻B一些簡單的案例。要進行財務管理案例教學,學生必須有《西方經(jīng)濟學》、《管理學》、《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的理論背景。
案例教學是一種互動式的教育方式,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在進行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時要注意的問題如下:
1.強調教師的作用。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素質和業(yè)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樣也可促進教師的成長。
(1)選擇典型性的案例,一方面讓學生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有章可循,但是又要留有一定發(fā)揮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案例不能完全脫離理論知識,但是又不能僅限于理論。并且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
(2)鼓勵學生將自己案例分析的結論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并引導其他學生發(fā)言和踴躍提問,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善于抓住重點,對學生進行引導,當學生的偏離正題時,要巧妙的引回來,并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提問,一面鞏固理論知識,一面讓學生進行思考,結合實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要起到引導和啟發(fā)的作用,還有對現(xiàn)場有一定控制協(xié)調的能力。
(3)做好總結。教師在學生分析之后,對案例進行總結,對重點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并對學生分析的結果進行評價。能讓學生有提高的關鍵也在這里。
2.進行案例教學法教學對學生也有一定的要求:
(1)仔細閱讀案例材料,可能某些案例的敘述比較零散,需要學生經(jīng)過仔細的閱讀,將有用的信息提煉出來,進行歸納。學生需要將案例的要求揣摩清楚。
(2)案例分析。案例中有部分內容是學生經(jīng)過教材學習就可以解決的,還有一些內容是需要學生查閱當前的資料,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提出觀點。以前述內部投資管理為例,讓學生根據(jù)資料,進行投資可行性分析、和風險分析,這些有理論知識做基礎是比較容易解決的,但是有一些地方需要學生結合企業(yè)背景、行業(yè)背景和市場背景進行分析和預測,這樣就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3)陳述觀點。這里需要學生將自己或者小組討論的結果向全班同學進行表達,可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當有其他學生提問題時,又可以考察陳述者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這樣其實也是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和職場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案例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有效方式,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如何能正確運用案例教學,促進財務管理學的教學改革,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史美蘭:體會哈佛案例教學[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2)
[2]王青梅 趙 革: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6)
[3]胡鳳玲 上官學進 周 艷:案例教學法在工商管理類本科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5(5)
[4]張家軍 靳玉樂:論案例教學的本質與特點[J].中國教育學刊,2004(2)
[5]顧建平 楊慧芳:探討工商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新模式[J].管理觀察,2008(7)
[6]李 專:高等學校管理學案例教學思考[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