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文覽勝]
例文一
距離
葛婧媛
從考試一開始,我便在默默地觀察你。從你發(fā)卷的姿勢,我猜想你是一位和藹的老師。從你飄忽的眼神,我猜想你不喜愛監(jiān)考這份差事。雖然你與我并不認識,但正是這種距離讓我產生了聯想。
我仔細地端詳著你:眼角爬上了細細的皺紋,想你或許是四十出頭;紅色絨布衣服,一條長長的百褶裙,你挺注重外表的;一雙黑色的系帶皮鞋,但是沒有系上帶子,我便猜想你是一個討厭束縛的人。或許是看你看得太出神,被你飄忽的眼神捕捉到了,我立即低下頭作思考狀。不難看到你當時的表情,該不會把我想成企圖偷看的壞孩子吧?這時我忽然想起一句經典的電影對白:“2002年11月12日9點10分零2秒,我們的視線交匯了,我將永遠記住這一秒……”想到這兒,我忍不住咧嘴笑了起來,瞄了你一眼,發(fā)覺你那銳利的寒光正在貫穿我的全身。我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急忙拿起涂改液作改錯狀。
我的好奇心不斷升溫,我真想看看你現在在做什么,或是擺出一個怎樣的姿勢。往往理智都被好奇心打敗,我又不自覺地用視線尋找你。你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頭微低,眼神停留在地面某一角落。此刻你在想什么呢?想著何時結束這一場無聊的監(jiān)考?想著中午回家做什么菜?想著在遠方讀書的子女?又或者在擔心某位同學的成績?你的臉色越發(fā)嚴肅起來,雙手不時撥弄著仍然保持烏黑的短發(fā)。到底什么事讓你困擾呢?雖然對你的了解還是一張白紙,但是我卻不禁為你擔心起來。
一位同學的提問打斷你的思緒,你的思想又轉回了考場,徑直地向提問的同學走去。在經過我身邊的一瞬,我看到你粗糙的雙手,于是心里閃過一絲憐惜。忽然覺得,你就像蠟燭,在照亮別人的過程中枯萎。
考試結束的時間慢慢地逼近了,我停止對你的觀察,回到了緊張的考試中。你,一位我甚至不知姓甚名誰的老師,成了我生命中一小時內的主角。我們或許隔著很遠的距離,但是,這并不能阻隔我對你的種種聯想。很多美的感覺往往產生在距離之中。在這一秒鐘內我做了一個決定,考完后向你說一句:“老師好!?!?/p>
有人認為距離是心與心之間的擋板,我卻不這樣認為。距離是心靈溝通的橋梁,正是因為有了距離,才會想了解,才會更加親近。不要怕有距離,正因為有了距離,世界才更美。
[妙文覽勝]
例文二
昂揚一瞬間
王 萱
正午的陽光,是那種帶有溫度的谷色,厚實飽滿。當它穿過發(fā)廊那鋼藍色的玻璃門時,就變得清揚寒冷,稀疏零落。好像從蛙聲沸沸的池塘回到了自家院落,只隱約聽得斷斷續(xù)續(xù)的蟲聲。
于是,發(fā)廊里的一切,就應著那一份陽光攜來的寥落清冷,沉寂下來。因為沉寂,連一個男人咻咻的鼻息,也顯得有些熱鬧和喧擾。它始終悠悠緩緩,熱烈縱容地向外噴吐著。它特有的逶迤和綿延提示了一個睡意繾綣的午后正在如清早的薄霧一樣慢慢地鋪展和延續(xù)。
那男人躺在一張放平的理發(fā)椅上休憩。
深秋時節(jié),有些寒意。那辨不清顏色的棉布圍單好像知道了人的心思一樣,順著椅背滑落下來,剛好遮住了袒露的脖頸和前胸。嵌在圍單里的碎發(fā)紛紛滾落在皮肉上,披披拂拂,如同夜雨。那身體便如同幽微的燭火,索索地亂顫。深藍色夾克衫的一角被胡亂掖在身下,腰部就微微向上拱起,一副吃力的樣子。那男人的身子盡量蜷著,小腿以下的部分還吊在空中。一雙男人的大腳,硬是頂破了織得森森密密的絲襪,露出一對肥白的腳趾,憑空翹立著,生動而警醒。印在襪底的一團濕痕也在慢慢變干,空氣中飄散著一股溫暖的臭味。兩只胡亂踢掉的鞋子,也甩出好遠。鞋子里的鞋墊,像包蛋糕的油紙,發(fā)著晦暗的青光。
和那墜墜的發(fā)沉的身子一樣,他的睡眠也相當沉實。本來像棕刷一樣硬挺的直發(fā),棱棱的眉毛,甚至連同手臂皮膚上那一叢叢聳立著的絨毛,都好像進入了休眠狀態(tài),一律倒伏著。那細薄而有力的嘴唇,平時總是微抿著,現在也不自覺地張開了。它輕易泄露了人天性中的貪饞和憨頑,使得額頭上細密的皺紋也看不出蒼老;相反,有一種初生嬰兒般的尚未開化的凝固和皺縮,厚醇可愛。一直蔓鋪到脖頸,耳際的布圍單,無情地遮住了尖尖棱棱的,凸凹有致的下巴,也掩去了他慣有的果敢,敏銳和堅毅,使他看起來粗蠢,疲乏而散漫。那男人手臂的皮膚上回環(huán)著一簇簇茶紅色的絨毛,映得皮膚有些暗黃,不透明也無光澤,這使得那本來平展挺闊的手臂也失去了男子特有的骨感和力度,呈現出一種憂郁的病態(tài)的蒼黃。他的手指,骨節(jié)細長,看起來十分靈巧。中指指端戴著一枚碩大方正的赤金戒指,使那手于輕靈之外又多了一份安穩(wěn)從容。因為總握剪刀的緣故,總有一股被汗焐濕了的銹氣,褪也褪不下去?,F在,那手就那么一副萎韌的樣子,無力而又固執(zhí)地攀在椅沿上。
從鼻翼兩側投過的一抹陰影,在他的臉上擴張開來,慢慢地化為一種不易覺察的憂悒和苦楚。尤其是那微斂的雙目內翼翼扇動的眼球,正在把一個飄忽的,不確定的卻帶有肯定疑問的眼神投注給對面墻上的貓頭鷹掛鐘。于是,那酣足的睡眠也像是在積聚足夠的勇氣去向古老的時間發(fā)問:時間,真的是現實世界當然的王嗎?它有一張利嘴,總是在瘋狂地咬嚙,剔除和自己不相稱的部分。在它亙古不變的輪回中,它看到了許多萎頓困惑,漠然乏味的面孔,讓它無奈而凄涼。它本是為了建立一種秩序和規(guī)范而生,卻無奈地造成了人類精神行為的庸疲和懈弛。那敏感而守誠的貓頭鷹也垂頭合目,卑怯而絕望。它索性停下來,無聊地細睹這個熟睡的男人,卻驚異地發(fā)現:當一顆寧靜,無欲的心靈牢牢熨帖著自己的本體生命時,竟能發(fā)散出一種超越于秩序和規(guī)范之上的和諧統(tǒng)一。它終于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之所以如此單薄,是因為忽略了生命的自然流程。它強烈地感受到了那些具有主體意識的生命個體散發(fā)出的蓬勃生機。它也開始恭順,自然地隱入其中,也許只有這樣,它才能重新強大起來。
那靜靜的垂落著的手忽然揚起,對準鼻子用力揉搓。那鼻子就越來越紅,紅得像快要落下來的果子。那男人的臉上開始有一種緊迫的神情:眉毛緊蹙,好像有一種隨時會被搖醒的警惕,連呼吸也變得急促和繚亂起來,如同黃昏時心急的婦人用爛了邊的芭蕉扇拼命扇爐膛。那男人一縱身坐了起來,睜著布滿血絲的眼睛四處張望。墻上的貓頭鷹笑瞇瞇地望著他,沒有絲毫的嗔怒和抱怨,只有嬌縱和袒護。他好像受了鼓勵一樣,軟綿綿躺倒下去,十分愜意。因為有了些睡眠,他的臉紅艷艷的。他用手很潦草地抹去了嘴邊泛起的白渣,隨手抓起一張報紙蓋住臉,兀自睡去了。那脆薄的紙頁隨著鼻翼的翕動發(fā)出點響亮的聲音,好像風箏飄墜在淡宕的微風中。
門“吱呀”一聲被緩緩推開。一個光致的婦人用一只細瘦的胳膊勉強撐住門,猶猶疑疑地向里張望。她肩上的皮包已經滑落下來,吊在臂彎里,一蕩一蕩地掃著腿。
她看到了一張昂揚的笑臉。
在那個瞬間,那個從躺椅上一躍身跳起的男人,腳后跟還來不及踩進鞋里,就倉促地踮著地,搖搖晃晃地迎了出來。他快速用手撩了撩散在額前的亂發(fā),然后又像做小動作一樣向下拽了拽衣服前襟,試圖拉平上面縱橫的褶子。他那盡量揚起的額頭,飽滿而純凈,顯示著旺盛的精力和十足的信心。他的目光,總是迅速準確地投射在目標上,很快又收回來。那看似不經意的一瞥,其實是異常專注的。那中間既包含著小心和謹慎,也有固執(zhí)和強硬的成分,卻不至于讓人害怕和生厭。相反,一種莫名的欽慕和敬佩油然而生。另外,那濕漉漉的眼睫把那瞳仁映上了一種復雜,油潤的褐色,使他的目光出奇地溫柔平和,給人一種樸實親切,誠懇可靠的感覺。
對這個男人來說,他似乎已經經歷了一個世紀一樣漫長的等待?,F在,他的心里蓄積著一股向上的奮進的力量。他迫不及待地想拿起剪刀,漸次穿行于濃密的發(fā)叢中。他似乎已經看見了那把銀亮的剪刀有力地翕張著,“咔嚓咔嚓”銅鉦般的清越之音不絕于耳。他想起自己曾經十分厭倦這聲音。不過,每當他從那一輪又一輪永不止息的繁冗和灰暗中掙脫出來時,他驚異地發(fā)現,自己其實是向往和熱愛這聲音的。因為他所有深湛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連同他生命的價值和做人的尊嚴都凝縮在這蓬亂發(fā)中。他真的是期待這個昂揚的瞬間。
他很克制而又十分禮貌地沖那女人打了個手勢,示意她坐下。
其實,正是那些錯雜而紛亂的表情才使這個世界呈現出少有的和諧,而那昂揚的一瞬間又使這個世界于散漫隨意之中透出了一點莊嚴和純潔的光亮,適人心懷。
【比較賞析】
《距離》是一篇來自考場的作文,作者巧妙地將監(jiān)考老師寫入了自己的文章中,這當然得益于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描摹的功夫。如果我們有了一支可以隨時細致描摹的筆,就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地進行細致觀察的訓練。我的觀點是,對于一個學生,有一支細致描摹的筆。比細致觀察的眼睛更重要,因為有那么多瞪著大眼睛的觀察者卻無法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有了細致描摹的筆,會促使你去更細致地觀察。這不,在考場上,“距離”的寫作話題讓作者將筆觸點向了監(jiān)考老師,是細致描摹的欲望讓寫作者的眼睛在監(jiān)考老師的外貌和神情上停留下來。于是,筆隨眼動,老師的動作和外貌、寫作者的心理和想象涌現筆端,一篇具體生動形象的記敘文就產生了。
《昂揚一瞬間》不好寫,就在于昂揚的是一瞬間,需要細致描摹的功夫。作者真是了得,一瞬間寫了將近2500字。細觀文章,能讓我們拎出來的純粹敘述事件發(fā)展過程的只有這樣的句子,“理發(fā)的男人睡著了,后來來了一個女人要理發(fā),男人醒來邀請女人坐下”。如果只是平鋪直敘這個過程,就沒有如此吸引人的力量了,或者說,這樣寫就沒有了寫作者的個性了。寫作者的個性才情在哪里展現,就在于對同樣的一個事件過程的不同方式的細致描摹。文章開頭就寫了陽光,這里的陽光就有了細膩的質感,接下來的圍單,男人的頭發(fā)、眉毛、嘴唇、手等都在作者細膩的觀察中一一掠過。我知道,這樣的眼神實際上是緣于有一支“細膩”的筆在其后面舞動。這筆法讓一個男人在一瞬間就表現出“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細膩的筆觸中其實早已蘊含了“昂揚”的意義和韻味。
如果沒有了細致描寫,人物的形象確立不起來,即使寫了人物,也會因為不細致而成了概念化的人,沒有“這一個”人的獨特韻味。細致描寫是寫作的基本功
理念導引
記敘文是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葉圣陶那一代語文專家們?yōu)榱吮阌谟柧殞W生記敘的能力,將記敘文單列出來作為一種訓練文體。實際上,成年人多寫敘事散文和小說,而這種以寫人記事為主,傾向于生活真實的記敘文一般不寫。小說需要虛構,需要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這三要素高度集中并且趨向典型;敘事散文傾向于情感和哲思的敘寫;而記敘文則要寫人物,寫事件,人物要形象生動,事件要過程具體。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記敘文是為寫好敘事散文和小說做的準備。記敘文的真正價值在于訓練寫人敘事的基本技巧,記敘文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就是敘事散文和小說。敘事散文強化了記敘文中的情感和哲理,小說強化了記敘文的情節(jié)。當哲理和情感以及虛構的能力都不十分成熟的中學生進行文章寫作的時候,首先要寫好的是記敘文。
余華說過這樣的話,記敘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最難寫好的恰恰是記敘,好的記敘需要蘊含情感和哲理,但又不能直接寫情感和哲理,直接寫情感和哲理,就成了抒情和議論了。當敘述成為表達方式時,描寫的重要地位就突出出來了。張愛玲說,細節(jié)往往是和美暢快,引人入勝的,而主題永遠悲觀。細致描寫是寫好記敘文的看家本領,尤其是初學記敘文寫作的學生,必須將細致描寫做好。
細致描摹才能真正地體現寫作者的性情,這和舞蹈、書法是一樣的。我們都看過舞蹈表演,最能體現舞蹈者功底的是細致柔美的舞蹈動作,或者說是那些慢動作的舞蹈。功底淺的舞者,都無法演繹緩慢的舞蹈,而正是在緩慢的舞蹈動作中,我們才體會到了生命最深層的力量。書法也是這樣,寫者凝思,運腕,鉤提,一切都在緩慢中進行,仿佛每一個筆畫都經歷一個世紀,都是書寫者從身體最深處提取的力量一樣。寫作也是這樣,最動人的敘述文字是那種絨毛一樣感覺的東西,這種東西來自心靈的最柔軟處。生命的真純、悲切、憐憫、恐懼等情感,都要通過如絨毛一樣細膩的筆觸表達出來。細致的東西才是創(chuàng)作者最傾心打造的東西,它需要耐心、毅力和心血。
【寫作訓練文題】(任選一題)
1 請以“痕跡”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類文章。
2 請以“教室里的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類文章。
教師下水作文
痕跡
劉德福
有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在家中,看陽光挪移的過程,也就看到了時光流逝的痕跡。
睜開眼,天已大亮。窗簾慢慢飄拂,外面已有微風。這是一個晴好的天氣,我的心中充滿了激情。透過窗簾,陽光如含羞的小姑娘,緩緩地透人,有些昏暗的臥室內,我的思緒開始漫延氤氳。
于是,臥室里的一切,就和這陽光的節(jié)奏一起開始生動起來。因為生動,我的思緒便如春天的冰河,開始呈現解凍的跡象。開始細如游絲,漸漸地如小溪流淌。它特有的舒適自然昭示著一個上班族難得的閑暇。
我蜷曲在被窩里,如同久離家園的游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初春時節(jié),還有寒意,陽光卻從視覺上先給了我溫暖。我的臥室,這時候,陽光如舞臺上的燈光,正為灰塵的舞蹈提供照明??粗陉柟庵形璧傅幕覊m,我想起了在紅塵中浮沉的自己,飄忽無依。起初,陽光是照在我胸膛上面的被子上,被面的一朵素淡的百合花被陽光照得開放了。被面的其他部分也有百合花,可是在黑暗里,好像正要枯萎。接著我的腹部感覺到了溫暖,我知道,陽光正在那里排兵布陣。當陽光將我的雙腳焐熱的時候,我知道我該起床了。
我拉開了窗簾。于是陽光一擁而上,將我的臥室充滿。此時,時間已經接近中午。對面墻上是一幅山水寫意畫,黑白相間的筆鋒顯示了溝壑的明暗對比。原來沒有陽光的介入,近視的我無法看清內容。此時,我的思維開始活躍,我可以將這幅畫想象成一個朋友的臉,也有一回,我將自己老家山腰的梯田鑲嵌在畫的中央。這時陽光爬上了這幅畫,我看到了陽光斑駁的影子,這恰好又給我提供了想象的內容。一塊亮一塊暗的情形,讓我想到了小時候鄰居家小三的禿頭。因為曾經被開水燙過,剃成禿子的頭皮出現了黑黃相間的雜色,于是我們敬而遠之。
當畫上的斑駁被整體的陽光取代的時候,我收回了想象。我知道,中午到了,妻子該下班了。她把菜買回來,該我下廚做飯了。我家的廚房在陰面,一年四季沒有陽光的照耀。沒有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沒有時間的痕跡,這個道理我最懂。記得當年我曾經住過一段時間地下室。那里無論白天黑夜都必須開燈,有時候,被室友惡作劇地將手表撥快或撥慢,時間的痕跡就消失了。我被整過幾次之后,只好將手表一直放在身上。我走進了沒有陽光的廚房,妻子問,怎么才起床?干什么來著?我說,我在給陽光查腳印。妻子說,神經病。我說,只有敏感的神經才有這種偉大的功能。
一個上午,只給陽光數腳印的男人,不是神經病,就是熱愛生活的智者。因為陽光走過的痕跡,就是時間劃過的旅痕。在別人看來多么單調的一個上午,我卻覺得自己成為意識的主人。陽光走過的痕跡,其實就是我心靈走過的痕跡,生命劃過的痕跡。
教師下水感悟
面對題目,好像覺得沒什么可寫的,尤其是成年人,好像已經沒有那種細膩的感受了,寫不來細致描摹的東西了。而認真研究范文之后,自己心中有了一個真實的場景,而置身這個場景中,一些細膩的絨毛一樣的感覺也就慢慢浮現出來。模仿范文的寫作技巧和語言,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文字。
實驗學校學生作品展示
教室里的等待
陳凌子
那個身影又一次帶著碎亮的光,從聒噪不安的喧囂中靜靜走來。
教室里開始出現推推搡搡,長廊上往來的人交織成細密的網。她趁機放出自己的眼神,穿過紛亂的光影,混跡于窗外隱約的笑聲和三三兩兩結伴而過的人行。
無數次疲乏的課下,她靜坐在教室望向窗外,只為某一瞬間而等待。有個清瘦頎長的身影像一幅安置于心的畫卷,在每一瓣可以鈿數的繽紛的時光,被她翻來覆去地勾勒,鋪展。
兩周一次的座位輪換,她的位置又一次倚在窗邊。她喜歡探射的陽光和它傾瀉而下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她可以輕而易舉地將那個身影收攏進眼簾。
又是一個明麗的下午,初夏陽光里隱隱帶著薔薇的香,飽脹濃厚的芬芳像蜜汁一樣順著她的臉頰滴淌。窗外掠過幾張熟悉的面孔。她認出他們來自同一個班級,她能回憶起這些青春的臉一起在陽光下明媚微笑的模樣,定格一瞬,保留在他們班級門前的集體照中。而這,也正是他所處的班級,那個身影,即使在凝滯沉悶的午后,也能給予她飄忽而又盛放的情緒,像嫩綠柔軟的藤蔓,盤踞她的心房。
那些結伴走過的同學手里都有一本化學書,他們是要去做實驗的吧?貯藏已久的盼望讓她的心在等待的分秒間雀躍而又慌亂地奔跑,在不知名的幽徑上轉折,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那是校園里飄落了花瓣的林陰道嗎?還是江南多雨季節(jié)里楊柳暗香,水影翻轉的堤壩,石橋?那蜿蜒的路承載著一顆心的奔跑,沿途有雋永的清香和風的輕靈,隱沒于密林,婉轉,帶著一片衷情。
她微微嘆息著望向窗外,天空長著大朵大朵云彩,印著無垠平靜的淡藍,滋長出厚實的溫暖。而她等待的身影,就在這時出現。各式穿行的姿勢和華麗的色彩倏然淡化,像滴人清水的一滴墨汁,只有那個身影迎著毫無遮攔的陽光愈發(fā)清晰,靜默地走來。人生的悖謬和奇妙在真實與幻象重疊之下彰顯,這種燦然讓她無法正視。
她迅速垂下眼簾,目不斜視而又鎮(zhèn)靜自若地,像是要撫平某種痕跡一般壓壓眼前試卷的邊角,筆在騰出的右手指間飛快轉動。手沒來由地一抖,那細細的筆桿子就在思維顛躓的瞬間滑下,給她手指上留下一道慌慌張張的水筆痕。她趕忙用指頭搓掉,略顯夸張的動作,害羞而又懊惱的樣子。余光間她分明看見有什么燦白的東西沿著窗邊移動,明亮的顏色滴落到她的眼底,帶來微微的暈眩。
她終于下定決心似的抬頭,身穿白襯衫的他已然走遠,他的腳步輕輕帶過一陣風。
一切都在瞬間平復。等待過后重歸散漫恬適的心情。
她相信,當自己被時光的河渡得好遠,也能夠清晰保留只屬于青春的懷想:每一個等待的日子里,初春與盛夏的陽光,還有灑滿整個教室的明亮。她會記得這個朋友們偷偷觀察她犯花癡的表情,笑得東倒西歪的年代。
或許狹隘或許愚鈍的癡情,她真的沒有選擇的余地。
花香恬淡的季節(jié),她小心翼翼地揣著隱秘而又雀躍的甜酸,等待一瞬間,等待一個身影走過窗前。
“拍賣”危機
劉 濤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二次參加總統(tǒng)競選時,競選辦公室為他制作了一本裝幀精美的宣傳冊,內容包括羅斯福總統(tǒng)的照片和一些競選信息。不久,成千上萬本宣傳冊印制出來了。
就在準備分發(fā)宣傳冊時,競選辦公室突然發(fā)現一個問題:由于工作人員的一時疏忽,宣傳冊中一張照片的版權不屬于他們,而是歸某家照相館所有。競選辦公室十分恐慌,因為已經沒有時間再重新印制了。但如果就這樣分發(fā)出去,那家照相館很可能會因此索要一筆數額巨大的版權費。
派一個代表去和照相館談判,盡量爭取一個較低的賠付額吧!大多數人這么想著。突然有人靈機一動,我們何不采取另外一種方式呢?于是他們通知該照相館:競選辦公室將在他們制作的宣傳冊中放上一幅羅斯??偨y(tǒng)的照片,貴照相館的一張照片也在備選照片之列。由于有好幾家照相館都在候選名單中,競選辦公室決定將這次宣傳機會進行拍賣,出價最高的照相館將會得到這次機會。如果貴館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收到信后的兩天內將投標寄回。否則將喪失競價的權利。
結果,競選辦公室在兩天內就接到了該照相館的投標和支票。不但擺脫了可能侵權的不利地位,而且還因此獲得了一筆收入。
在困難和問題面前,轉換一下思路吧,劣勢可以化為優(yōu)勢,問題可以變成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