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年期心理保健是現(xiàn)代社會心理保健的重要內容,領導干部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干部使用、工作效率、和諧組織建設,所以要特別重視。當前45-55歲的干部大多都在縣處級、市廳級干部崗位,由于崗位特殊性,大多數(shù)干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更年期生理心理問題,而領導的心理困擾恰恰成為影響組織或單位和諧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定期檢查,開展心理保健策略培訓。
關鍵詞:領導干部 更年期 心理保健
中圖分類號:R197.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209(2009)10-0177-01
更年期是一個生理學、心理學術語,標志著人從壯年向老年的過渡,一般指45歲或65歲之間。更年期來得早晚,持續(xù)時間長短各不相同。主要的生理、心理表現(xiàn)是大腦功能的某些方面開始衰退,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下降,分泌減少,記憶力減退,知覺遲鈍,動作緩慢,特別是性器官和性功能衰退。這種變化對某些人來說是緩慢而不顯露的,可以通過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和代償及相應的行為來適應。但有些入的變化較快而突然,以致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出現(xiàn)緊張、焦慮、敏感、多疑、絮叨多話、無名怒火等心理反應。女性更年期已為人們所熟知,而男性更年期常被人們所忽略。實際上,男女兩性都要經(jīng)過從成年過渡到老年這一階段,即醫(yī)學上所稱的----更年期,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身體、精神和神經(jīng)等方面的癥狀表現(xiàn),稱為更年期綜合征。
1 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特點概述
1.1 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特點
女性更年期一般在45歲-55歲之間,典型表現(xiàn)是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是指婦女在圍絕經(jīng)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或喪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代謝障礙為主的一系列癥候群。這些癥狀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可持續(xù)至絕經(jīng)后2-3年,僅少數(shù)人到絕經(jīng)5-10年后癥狀才能減輕或消失。更年期綜合征常有如下癥狀:(1)月經(jīng)逐漸減少,周期也就是間隔時間延長,經(jīng)期也就是出血時間縮短,以致逐漸停經(jīng)。但也有月經(jīng)量增多,伴有大量血塊等情況,然后慢慢停止,生殖能力喪失,生殖器官萎縮。(2)精神和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病人常感到頭頸部一陣陣地潮紅,潮熱出汗,頭暈目眩,頭痛耳鳴,腰痛,口干,喉部有燒灼感,思想不易集中,而且緊張激動,情緒復雜多變,性情急躁,失眠鍵忘,皮膚發(fā)麻發(fā)癢,有時有蟻走感,即有螞蟻在身上爬動的感覺等,甚至歇斯底里樣發(fā)作等。(3)心悸、血壓增高、肥胖、下肢浮腫、關節(jié)疼痛、骨質疏松等。凡45-50歲的婦女,如有上述癥狀,經(jīng)醫(yī)生檢查排除了其它疾病后,使可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
1.2 男性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特點
由于更年期總有其生理基礎的,因此男女在發(fā)病年齡及癥狀的表現(xiàn)方面均有較大的區(qū)別。女性更年期時間比較一致,發(fā)病年齡一般為45-55歲之間,臨床癥狀亦較明顯;男性更年期則由睪丸功能退化所引起的。而睪丸的退化萎縮是緩慢漸進的,性激素分泌減少也是緩慢的,精子的生成在更年期也不完全消失,而男性更年期來得較晚,出現(xiàn)的時間很不一致,發(fā)病年齡一般在55-65歲左右,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輕者甚至無所覺察,重者影響生活及工作,患者感到很痛苦。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由于出現(xiàn)時間的不一致和體質、生活、精神等因素的影響,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精神癥狀:主要是性情改變,如情緒低落、憂愁傷感、沉悶欲哭、或精神緊張、神經(jīng)過敏、喜怒無常,或胡思亂想、捕風捉影,缺乏信任感等。(2)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主要是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如心悸怔忡、心前區(qū)不適,或血壓波動、頭暈耳鳴、烘熱汗出;胃腸道癥狀,如食欲不振、腹脘脹悶、大便時秘時泄;神經(jīng)衰弱表現(xiàn),如失眠、少寐多夢、易驚醒、記憶力減退、健忘、反應遲鈍等。(3)性功能障礙:常見性欲減退、陽痿、早泄、精液量少等。(4)體態(tài)變化:全身肌肉開始松馳,皮下脂肪較以前豐富,身體變胖,顯出福態(tài)。隨著男性醫(yī)學的發(fā)展,男性更年期綜合征逐漸被人們認識和重視,如何使男性順利度過更年期是男性醫(yī)學的一大研究課題。
2 被忽視的領導干部更年期心理問題舉隅
例一:某單位一位女領導,年輕時謙恭自信,開拓創(chuàng)新,工作賣力,政績斐然,屢屢獲得各類先進稱號,被層層提拔,50歲進入一個新的單位做一把手。但上任以后不到半年,心急火撩,天天新想法,天天發(fā)脾氣,無視副職分工,什么事都管,搞得副手不知所措;開會不讓別人說話,任何人發(fā)言都會被打斷,中層干部個個噤若寒蟬,一聽開會,就商量如何對付一把手的訓斥,而領導自己還為自己的權威性沾沾自喜。
例二:某單位一位男領導,擔任一把手時53歲,開始幾年平易近人,群眾關系也好,作風民主,頗有政績,在群眾之中也有一定威信。誰知到56歲以后,就沒事找事,私心越來越大,爭名奪利,成天懷疑這個,埋怨那個,神經(jīng)過敏、喜怒無常,今天和書記吵架,明天和下屬干仗。而下級只有眼看著領導無理取鬧,卻沒有辦法,好在熬了幾年就退休了,否則所在單位的發(fā)展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例三:某單位一位男領導,其氣質類型本來就是膽汁質興奮型,語言速度快,表情夸張,好爭論,思維敏捷,思想豐富,性情耿介,作風雷厲風行,這種心理特點促使其在一個小單位獲得普遍尊重。然而隨著地位升遷,50歲以后到了一個大單位,成為一把手,其性情越來越固執(zhí),個性更加張揚,作風更加霸道,把辦公會議開成個人演講會,要么幾天不說話,要么成天批評人,中層干部個個不知所措。
這兩個案例中的領導其實是患了更年期心理疾病,可是由于我國的官場文化寬容甚至慫恿領導亂發(fā)脾氣,認為領導發(fā)脾氣,情緒變化無常,是領導樹立權威的形式,是為官之道,結果久而久之,領導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疾病,下屬和群眾又懾于領導的權力不敢指出、不敢頂撞,于是,因為心理疾病造成的隨意決策和瞎指揮,就成為必然后果。
3 領導干部更年期心理保健的意義和策略
當前,45-55歲的干部大多都在縣處級、市廳級干部崗位,由于中國是一個官本位社會,黨和國家賦予各類各級干部比較大的決策權力、執(zhí)行權力、檢查權力、任免權力、處罰權,因此一旦走上領導干部崗位,就會有大批下屬干部、群眾惟命是從,發(fā)錯了脾氣,辦錯了事情,沒人敢說,無人敢言。干部之間爭權奪利,爾虞我詐,鬧得不可開交,下級和群眾也會認為是官場之中正?,F(xiàn)象。即使下級和群眾認識到干部有了心理疾病,又有何人敢說?而領導干部亂發(fā)脾氣,有時又被自以為可以樹立領導威信,一發(fā)脾氣大家都害怕,工作效率就提高,這使得大多數(shù)干部難以意識到自己的更年期生理心理問題,而領導的心理困擾恰恰成為影響組織或單位和諧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建議,在對領導干部定期身體檢查的同時,定期進行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測查,對處于更年期的干部更要密切關注,在身體檢查特別關注內分泌檢查的同時,通過對其部下的問卷調查了解其行為表現(xiàn),通過心理咨詢師的談話了解其心理問題,及時給予心理咨詢治療輔導。如果可能,要定期舉辦領導干部心理輔導班,聘請專家講授心理保健知識,訓練心理調節(jié)技術。
處于更年期的領導更要自覺參加培訓,了解更年期的生理心理特點,對自己的心理行為進行自我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咨詢治療。黨和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都應該支持心理服務機構人員開展領導干部更年期心理輔導。
更年期心理保健是現(xiàn)代社會心理保健的重要內容,領導干部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干部使用、工作效率、和諧組織建設,所以要特別重視。當前45-55歲的干部大多都在縣處級、市廳級干部崗位,由于崗位特殊性,大多數(shù)干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更年期生理心理問題,而領導的心理困擾恰恰成為影響組織或單位和諧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定期檢查,開展心理保健策略培訓。
參考文獻
[1] 張海鐘,張維英等.甘肅省縣處級領導干部領導行為與作風調查分析[J].價值工程,2007(12)56-58.
[2] 王莉,張海鐘,張維英等.高校干部與黨政機關干部領導行為與作風調查比較分析[J].人力資源開發(fā),2008(8):78-79.
[3] 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25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