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千百年來,人類冠之以“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等高尚的稱謂,但真正做一名好教師,尤其是一個稱職的班主任老師,需要教師用心去教育,用心去體會。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我認為首先要具備“愛心”、“細心”和“熱心”。
“愛心”即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時時處處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愛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還需關心學生的生活及家庭,亦即學生的一切,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老師的博大對學生的愛不一定那么驚天動地,相反更體現(xiàn)在一點一滴的小事當中。去年春季,一種“疑似風疹”疾病在學校流行,一天下午我發(fā)現(xiàn)一位住宿學生出現(xiàn)了不良癥狀——臉上、脖子上、手上全是紅疹子,就急忙帶他到醫(yī)院就疹,經(jīng)醫(yī)生診斷是“疑似風疹”,須住院治療,我就一直忙前忙后,直到打上吊瓶,等一切安頓好之后,才打電話通知其家長。看著病床上學生感動的淚光,病床邊家長那感激的眼神,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此情此景,還需要什么語言,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做為一名教師,“愛心”更多的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噓寒問暖,學習中的答疑解惑,正是這一句句真誠的問候,一個個關愛的眼神,匯成了一股股“愛心”的涓流淌進每個學生的心田,綻放出一朵朵燦爛的花朵,裝扮著未來的世界。
我覺得愛學生還要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學生。這學期開學的第二周,班長找到我,反映班里丟了幾本配套練習冊,據(jù)他了解可能是由我們班的同學拿的。得知此事,我來到教室,同學們氣極了,有的提儀要立即“搜查”。面對同學們的要求,我明確表示不同意,并安慰丟書的同學說:“別急,書肯定會回來的。”隨后,我又懇切地對同學們說:“教室丟了書,這說明我的工作沒有做好。但我鄭重告訴大家,書是有價的,一個人的人格是無價的,不能因為一時糊涂,讓有價的十幾元金錢吞沒了無價的人格!我相信,拿書的同學肯定會很后悔,一定會想辦法彌補自己的過錯”。第二周某天的下午,丟書的同學驚喜地發(fā)現(xiàn),書又回到自己的課桌里。聽到這個消息,我到教室非常高興地對同學們說:“盡管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學把書送回的,但我為你感到高興!因為你送回的不只是幾本配套練習冊,你送回的是你的尊嚴和人格。”有時寬容也是一種愛。
“細心”即體貼入微,做為班主任老師,要在教育過程中做到細心,就要仔細觀察,可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能透視學生的心靈深處,關心學生的生理,心理,幫助學生排優(yōu)解難,消除隔閡,緩和個人與他人,與家庭,與社會以及師生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放下心理包袱,解放思想,輕裝上陣。“熱心”,做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應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熱情答疑,百問不厭其煩,要有“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辛勤耕耘。
在教書育人這個復雜的工程中,對學生施以“愛心”“、細心”、“熱心”,才能做到對學生的“放心”。然而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有思想,有個性的鮮活的生命,用心教育有時未必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用心的同時還需要輔之以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
在面對學生問題的時候,千萬要冷靜,“急不得”也“慢不得”,還需給他們“留面子”。所謂“急不得”,那就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犯了錯誤要給他們認識錯誤的時間,并且給他們改正的機會。一個人世界觀的改變需要過程,所以“急不得”。這好比一個掉進染缸的人,一次就讓他徹底地洗干凈身上的污漬,那是不現(xiàn)實的。
寒雨同學上小學時就養(yǎng)成經(jīng)常曠課、不完成作業(yè)、動不動就和其他同學生氣打架的壞習慣,甚至還有欺負弱小同學的現(xiàn)象。了解情況之后,經(jīng)過縝密的研究分析,進行了一次家訪,通過家訪,我意識到問題的不簡單,因為寒冰同學的父親中年得子,因此對他過于溺愛,而母親又無能為力,針對這種情況,我決定首先要改變他父親的認識。“功夫不負有心人”,幾次家訪之后,他的父親認識到自己過去在教育兒子方面的不足,并且開始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同時對寒冰同學本人展開攻勢,我給他制定了“改變?nèi)角薄5谝徊揭龅接惺抡埣?,不曠課;第二步遵守學校紀律,不欺負弱小;第三步按時完成作業(yè)。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到目前為止,班里師生一致認為寒冰同學有了很大的改變,雖然還不能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但他身上的變化足以使人感到欣慰了。這可真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急不得啊!
對于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的一些錯誤,如穿拖鞋上學、不完成作業(yè)、遲到等現(xiàn)象,做為老師應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將惡習扼殺在“搖籃之中”。否則星星之火,可以成燎原之勢,類似的錯誤行為將越來越多,成“黃河之水,一瀉千里”,不可收拾,所以“慢不得”。
教育學生要給學生“留面子”,批評學生時,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分寸。首先要想到學生的“面子”,切忌在公眾場合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是氣急敗壞的叫喊,在這種場合,學生一旦感覺自尊心受挫,不服管教,那將陷入維谷,使老師進退兩難。而相反,如果采用叫到辦公室,面對面的進行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那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目的。當然,“留面子”也要因時、因地、因人而宜,教育并不是有一成不變的固定公式,有時也需要“敲山震虎”的效果。
上面提到過,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所以單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家長、社會的配合。我們要巧用家長的力量:大多數(shù)學生都害怕老師請家長,所以這也就在無
形之中成為班主任老師手中的一個“殺手锏”。既然如此,此法輕易不可用,用則有效。不要大事小事動不動就請家長,一則家長耽誤自己的工作,時間長了、次數(shù)多了,家長自然會產(chǎn)生厭煩情緒;二則學生就會習以為常,再厲害的武器也就沒有殺傷力了。所以,不到迫不得已時,不要動用家長,一可以讓學生保留這條心理防線,輕易不越雷池一步;二可以讓學生心存感激,痛改前非,達到教育的目的,也可說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俗話說:身上的繩索多了,自然手腳就被束縛了。讓學生知道得越多越有利于指導他們的行動。所以做為班主任老師要經(jīng)常利用班會課等一切有效時間,多給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尤其是和學生密切相關的一此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在學生的內(nèi)心構筑起一道堅固的法律防線,防患于未然。
以上說述,僅是我個人做為班主任的點滴體會,正所謂法無定法,各有千秋,但只要用心去付出,你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