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中非語言信號是指教師運用手勢、哨音、掌聲等非語言動作和音響將信息傳遞給學生的一種形式。實踐證明:在人多聲雜的操場上組織教學,老師的一聲哨音加上一種簡單的手勢,其效果往往勝過用嗓子喊。因為非語言信號便于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引起學生的注意,其清晰、短促、簡潔的信號,使學生一聽就知道,一看就明白。在體育課中,適當運用非語言信號來組織教學,維持課堂紀律,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達到預想的目的,其效果決不亞于語言。體育教學中的信號,是體育教學中不可低估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保證。隊列信號是體育教師的基本功,在組織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會直接影響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信號是體育課中的非語言指令,信號不僅可以在集合整隊中應用,而且還可以在學生練習、輪換以及放松等活動中應用。下面談談本人在體育教學中常用的15種語言信號。
1.出操信號:指把學生帶出教室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三短聲哨音;即第一聲表示學生應起立,第二聲表示學生應在教室的通道上列隊,第三聲表示學生應依次出教室。
2.列隊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列隊時所采用的信號。通常先一短聲哨音接一長聲哨音,然后再做列隊集合的手勢。如左手握拳,拳稍高于肩,拳心向里,右手側(cè)平舉,則表示按原定的四列橫隊集合。若哨音和左手不變,右臂改為前平舉,則表示按原定的高個學生在前的四路縱隊集合。
3.散開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自然向兩側(cè)散開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長聲哨音的同時,兩臂屈肘于胸前并向兩側(cè)來回撥掌。
4.靠攏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加快或減慢活動速度時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聲長哨的同時,兩臂屈肘于胸前作合并的手勢。
5. 速度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向中間同學自然靠攏時所采用的信號。通常以擊掌聲或哨音的快慢為信號。
6.起立信號: 指教師要求學生起立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聲長哨的同時,右臂屈肘于體前并抬起,掌心向上。
7.下蹲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蹲下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長聲哨音的同時,右臂屈肘于胸前,然后下?lián)堋?/p>
8.散開信號:指教師發(fā)出開始比賽的信號.其信號為一聲短哨音的同時,右臂屈肘于肩上,然后迅速向下?lián)]臂。
9.暫停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暫時停止活動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聲哨的同時,一臂屈肘抬起,另一手指在抬起那一手掌的中間指定,如同裁判的“暫停”手勢。
10.返回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從較遠的地方返回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先一短聲哨音接一長聲哨音,然后兩臂屈肘抬起,手指并攏,掌心向上并向后擺動,如同排球裁判的“界外”手勢。
11.輪換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從較遠的地方返回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先一短聲哨音,然后兩臂屈肘,兩手半握在胸前饒環(huán),如同排球裁判“換人” 的手勢。
12.整齊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列隊整齊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聲短哨的同時,一手前平舉,掌心向側(cè),教師立正眼看手指的方向。
13.安靜信號:指教師要求學生馬上安靜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聲短哨音的同時,一手屈肘稍高于肩,手指并攏,掌心向上。
14.放松信號: 指教師要求學生做放松活動時所采用的手勢,其信號則按教師原先訓練的幾套放松活動而定。例如教師做兩臂體前上下緩慢交叉及兩腿緩慢交替高抬的動作,則表示做其中一套上下肢的放松活動。
15.解散信號: 指教師要求學生解散隊伍時所采用的信號,其信號為一短聲哨音的同時,兩手胸前擊掌。
在體育教學中,手勢信號是最常用的教學“語言”之一。當學生很好地完成練習,教師及時豎起大拇指,給予無聲表揚,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當學生做練習失敗時,教師輕拍學生肩膀,做一個重新再來的手勢,不僅是對學生心靈的安慰,而且給了學生完成練習的勇氣;當學生跑步落后意志消沉時,教師握拳用力向他揮動,使學生獲得奮力向前的動力;當學生違紀,教師用一個特定的手勢向其發(fā)出信息,使他感到老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他的錯誤,但沒有在同學面前批評他,顧及了他的面子,他應該立即改正。看似平常無聲的手勢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避免了師生之間不愉快場面的出現(xiàn),更能收到比直言不諱的正面教育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表情信號也是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是人們交往的一種手段。表情比言語更能顯示情緒的真實性。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在情感交流中,一個信息的表達=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面部表情。這足以說明面部表情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當學生在游戲中表現(xiàn)的活潑、機靈時,教師眉開眼笑,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和關(guān)注;當學生正確地完成一個動作后,教師給予一個真誠的微笑,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練習。
眼神信號在非語言性評價中用途最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很多信息與情感的交流,都是通過目光接觸實現(xiàn)的。當學生在技術(shù)中有明顯進步時,教師用贊許的目光給予肯定和激勵,使學生體會到被教師肯定的快樂;個別膽子較小的學生,做練習總是躲躲閃閃,經(jīng)常站在隊伍最后,教師要用鼓勵的目光注視他,給他信心和勇氣,使他相信自己一定行;“調(diào)皮大王”搞小動作,捉弄同學時,教師為不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可邊上課邊捕捉他的目光,當捕捉到,立即用不滿、嗔怪的眼神注視他,使他意識到老師早已發(fā)現(xiàn)他的不良行為,但沒有當眾讓他出丑,希望他馬上停止“惡作劇”。
身體接觸信號有推、拍、碰、撫摸等形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身體接觸較為頻繁,除保護、幫助等參與性身體接觸外,還有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鼓勵、安慰、警示等的情感性身體接觸。當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練習,個別學生在隊伍里說笑、做小動作、精神不集中,教師輕拍該生肩膀或后背,給以警示;當學生做俯臥撐練習,個別學生偷懶,手臂不彎時,教師輕拍該生手臂,予以提醒,比直接點名批評的效果要好。
對學生進行非語言信號的訓練,是體育課常規(guī)訓練之一.健全體育課的常規(guī),對建立正常秩序,培養(yǎng)學生守紀,懂禮貌,講文明,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課是具有高度組織藝術(shù)的教學過程,教學組織是否嚴謹、合理,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各種非語言信號與語言信號中的口令,指示和提示密切配合,使課堂的教學組織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