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掌握英語,除了需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外,還得練就扎實的聽、說 、讀、寫基本功。這些都需要在積累中慢慢提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十分重要。
【關鍵詞】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英語教學
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主要是指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教師除了向學生講明專心聽同學發(fā)言的好處外,教學上要采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在教學內容上設置提問,引導學生用心聽他人說英語。
一、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認真聽和讀英語的習慣
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小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于“聽到”,能跟得上說 ,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聽”是“說 ”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范發(fā)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fā)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 教師發(fā)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朗讀英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音、語調、節(jié)奏、語感等 .也有助于“說”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朗讀英語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示范。范讀、領讀時,教師可配以手勢以示升調、降調、重讀等,加深學生的理解。有的朗讀時語速、節(jié)奏掌握不好,過慢、拖沓,一字字頓著讀,或是過快,發(fā)音不到位,無停頓,混著讀。特在集體朗讀時,伴有拖音明顯,節(jié)奏較差, 語速偏慢等現象。為此,教師要對癥下藥,變換教法,隨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刻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的習慣。小學英語課文句短簡單,讀來朗朗上口。
二、通過課堂練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
學習成功是建立在學習自信心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要幫助這些學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礙,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肯定其點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進行個別耐心具體的輔導,設個坡度,扶著前進,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讓他們在口語訓練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歡樂,以增強其說英語的自信心,激起其說英語的內心欲望。著名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一個人學習 成功的次數越多,他的學習自信心就越強。在講英語時,教師最好別去打斷,應允許學生暫時存在某些語言錯誤,待講完后,教師再指出并糾正 .這樣做,不干擾學生說話的思路、意念表達,不挫傷其說話積極性,又能幫助其提高言語水平。在大膽開口 講英語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講話音量適度、儀表大方。三年級始學英語,要求學生大聲講英語,隨著年級的升高,要求學生根據不同場合,調整自己的音量大小,聲音高低,對于活動、小組操練宜輕聲些,班上發(fā)言得響亮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書寫姿勢、方法正確,斜體行書規(guī)范書寫,大小寫、筆 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小學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yǎng)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 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但更有不同之點。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后學習不利。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按照規(guī)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教師要繼續(xù)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guī)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三、通過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教學效率
在英語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chuàng)設有聲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舉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要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
四、結語
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yǎng)形成的。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我們應正視現實,認真分析現行教育教學中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觀念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樹立與日俱進的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創(chuàng)造最佳環(huán)境,尋求最佳辦法,以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英語教育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慌,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小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 教學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是靠教師。
參考文獻
1 張正東,《外語教學技巧新論》,科學出版社,2008年.
2 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