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huán)保已成為社會謀求生存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的今天,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和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已迫在眉睫,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多組織、多開發(fā)、多運用一切可再次利用的生活物品為體育課堂教學服務。這些廢棄的生活物品變成可用的新穎器械,它既豐富了學生的運動器材,又讓廢物得到再生利用,且為學校解決了器材不足等等問題。
一、開發(fā)與利用廢舊報紙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項目籃球運球、足球運球項目中需要有標志物作為輔助教學??捎脧U舊報紙卷成高度l米的圓柱形,將其圓柱擺放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進行練習,紙圓柱和插桿、木標志桿相比,既經濟又實用,且能確保學生在活動中的安全。
2.在快速跑教學中,讓每一個學生拿一張廢舊報紙放在胸部,進行途中跑。體會速度越快,產生的風速越快,胸前的壓強越小,大氣壓大于胸前對紙的壓強,故大氣壓會將紙緊壓在胸口不掉下來。這樣就能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速度越快,風對報紙的擠壓越大,從而增大了摩擦力,紙越不容易掉下來。這不但讓學生提高了快速跑的認識,且學到了自然科學。
二、開發(fā)與利用礦泉水瓶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讓學生帶(找)礦泉水瓶、飲料瓶。在瓶中裝入沙子和水(可按需要裝瓶),這樣一個簡易的體育器材就做成了。可以用來當羽毛球、壘球、保齡球進行投擲、投遠游戲等。
2.在往返跑、障礙跑中,將礦泉水瓶、飲料瓶裝入沙子和水,用一個或是多個擺成各種圖形來充當“標志物”,使學生見到這些圖形就想去瞧一瞧,試一試,玩一玩,到里面去走一走,讓學生仿佛走進了迷宮,就是不叫他們做什么,學生也會自發(fā)地在迷宮里走上一回。這樣上課的氣氛不但活躍了,而且還讓學生在障礙跑中產生的疲勞之感一掃而光。
三、開發(fā)與利用廢棄尼龍袋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在多是走練習中可用廢棄尼龍袋把相鄰兩位同學的腳裝進去,讓學生提起袋口做協(xié)調練習。
2.把尼龍袋剪成大約7厘米寬左右的長條,把它接起來搓成一根長繩讓學生進行跳長繩練習。
以上的幾例廢棄物開發(fā)的器材,即發(fā)揮了它的潛在功能,又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思維,更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既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了興趣,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環(huán)保教育。像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我們體育教師善于去觀察,善于去發(fā)現,善于去思考,一定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