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的實踐證明,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參與其中,才能使學生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體。因此,課堂不僅是知識建筑的空間,更是學生生命活動的場所。課堂中會生成一些即發(fā)、非預想的教育性因素。教師對課堂中的生成性加以把持與整合,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讓學生展示自已的風采,課堂不再是靜止的跑道,而是提煉生活、體驗人生、追求成功、感受歡愉、發(fā)展生命的過程。
關(guān)鍵詞:參與 想象 自由表達
在小語教學中,教師始終應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生絕不會認為學習語文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們將感到是一種無限的快樂,學習興趣陡增,課堂也將會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無疑,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形成與發(fā)展。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全員參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诳鬃涌磥?,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合理開發(fā)和利用課堂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單純的傳授知識的陣地轉(zhuǎn)變?yōu)榕囵B(yǎng)能力、陶冶性情、凈化思想的樂園,是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教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態(tài)度、習慣、方法、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shù)慕嵌葘ふ覍W生學習的興趣點。特級教師于漪在談教學體會時說:“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緊密相碰,在學生心中彈奏的時刻,教學藝術(shù)的明燈就在課堂上高高升起?!?/p>
二、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引導想象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明確和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是教學成功的關(guān)鍵。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的認識為歸宿的特殊過程?!币虼耍瑧撟寣W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動參與者,而教師必須改變過去~貫盛行的灌輸教學,挖掘課文中的情趣特點,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學態(tài)度,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活躍起來。我在上《游天然動物園》一文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是按文章描述的順序逐段講解,而是先給學生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動物介紹給大家。由于學生得到了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因而在交流時暢所欲言,朗讀時人情人境。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語文教學中要以課文為“例子”,提煉語文知識,發(fā)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語文課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完整獨立的文章,“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每篇文章的內(nèi)容都會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氣氛,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就需要渲染課堂氣氛,營造一種與文章內(nèi)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調(diào),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文章內(nèi)容,甚至不自覺地進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
三、允許個性張揚,自由表達
早在本世紀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兒童手腦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兒童的口,讓他能說……”的教育思想。為了強化語文課上學生的思維活動,教師必須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如在上《林沖棒打洪教頭》時,把課堂變舞臺,學生邊朗讀、邊表演,通過課堂即興表演,學生在角色轉(zhuǎn)換中理解課文,教學難點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學生興趣盎然,課后爭先恐后地閱讀《水滸傳》一書。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轉(zhuǎn)換角色,充當導演,讓學生充當演員。通過教學活動設(shè)置劇情,科學、合理地利用演員(學生),調(diào)動各種因素,讓舞臺(課堂)充滿光彩,使演員投入其中,樂在其中。只有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才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一堂課的豐富性大多源于它本身的生成性,也即在課的進行過程中會生成一些即發(fā)、非預想的教育性因素。由于學生在知識掌握過程中。他的知識結(jié)構(gòu)、認知方式、文化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最終掌握的意義是有差異的,這也是創(chuàng)造學習的源泉。實踐證明,教師對課堂中的生成性加以把持與整合,可對學生產(chǎn)生最佳的教育影響。同樣,對教師來說,那種具有積極意義的生成性無疑會使教師對課堂更加熱情,更加投入,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職業(y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溝通課堂內(nèi)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拓寬課堂空間,使課堂活動豐富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大顯身手,張揚個性,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生命與靈魂的一面鏡子,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一段生命歷程。同時,每一堂課都是師生人生中美好的記憶,都是不可重復的生命體驗。理想課堂就是磁力、張力、活力的和諧,她能用知識激活知識,用生命激揚生命,用心靈激動心靈,用人格激勵人格;理想課堂能透過活潑的氛圍、活躍的思維和活生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無處不見的鮮話的生命在律動、在交融、在成長,無時不見的靈活的智慧在閃現(xiàn)、在流動、在煥發(fā)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