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提出,新課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歷史與社會學科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考試改革,由原來的分數(shù)制變成了等級制。歷史與社會課堂已今非昔比,少了分數(shù)制約的學生不再那么“老實聽話”,教師僅憑強制已無法順利駕馭課堂。面對“務實”的學生,身處尷尬境地,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不能再矜持地呆在“過去”,必須從“老一套”中選擇突同,去主動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需要、貼近現(xiàn)代的社會生活。因此到哪里尋找最能“激千浪”的“石子”,如何讓課堂釋放張力,一直懊惱不已。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重新找到了希望,看到了歷史與社會課“輕松的笑臉”。
案例描述:
[希望]
2008年的某日下午,毒辣的太陽烤炙的人心煩躁。悶熱的教室,窗門大開,電扇瘋轉(zhuǎn),風聲呼嘯。天,這種狀況,如何上課?
帶著不安,進入了《悲壯的抗爭》新課的學習。驀然回首,發(fā)現(xiàn)兩人頭聚在了一起,嘴巴張個不停。心中微怒,讓他們站起身來,問:“你們?nèi)绱擞H密地在談著什么?”不語。繼續(xù)發(fā)問。“老師,我們在談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在轉(zhuǎn)播北京奧運火炬在舊金山傳遞時,主持人卡弗蒂發(fā)表攻擊中國的言論,稱中國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幫暴民和匪徒?!蔽倚闹杏行┽屓?,還好我的學生挺有愛國熱情。追問:“你們是從哪里知道這個事情的呀?”“昨晚我們倆在聊qq,從qq迷你首頁新聞上得知的,我們都很生氣?!迸?,原來他們喜歡聊qq??墒沁@非常浪費寶貴的時光,應該正確引導一下了?!巴瑢W們,qq聊天目前對我們學生來說,比較浪費學習時間,應該適可而止,不能沉迷。但是騰訊的迷你新聞首頁,確能給大家?guī)碜钚伦羁斓母黝愋侣劊綍r喜歡q的同學希望能關注一下?!崩^續(xù)發(fā)問站起來的兩位學生:“那你們還了解到哪些最近發(fā)生的與中國有關的事件嗎?”學生思索了一下?!拔鞣矫襟w對我國西藏事件及我國政府依法對不法分子進行處理的事實進行不實報道,以此來使奧運政治化,丑化中國形象?!薄皩ν鈦淼牟徽鎸嵉妮浾搲毫?,海外的愛國華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動,強烈譴責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蟹綇娏业淖l責美國議會和歐洲議會通過涉藏反華決議;中方要求美國有線電視臺主持人向全中國人民道歉……”。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老師,我們也有話說……”,我干脆寫了四個大字在黑板“嘹望時事”。課堂頓時洋溢著一股濃濃的激情,學生暢談不止。
“是的,同學們,面對不實的輿論與外來的無理干涉,我們要不屈不撓,團結一致,堅決抗爭?!贝藭r,一句轉(zhuǎn)承,以今博古,拉回了學生的話題,轉(zhuǎn)入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回望歷史——《悲壯的抗爭》”。學生們熱情高漲,中國人民曾經(jīng)面對外來侵略的悲壯抗爭歷史,順利進行……。
“是的,那時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軍事力量的薄弱、外來勢力的強大、缺乏先進革命理論的指導…一,所以抗爭都失敗了。但是現(xiàn)在的中國面對外來的這些壓力,你覺得我們害怕了嗎?為什么?”學生談經(jīng)濟、談軍事、談科技、談教育,談發(fā)展……,暢所欲言。“那作為現(xiàn)代的中學生,為了祖國的將來更加強大,我們叉能做什么呢?”學生談學習、談人生、談將來……,不亦樂乎。
古今暢談之后,我告訴學生,做人做事都得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屈不撓,祖國的未來靠大家,祖國強大了我們就強大了。
下課鈴響,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到了一絲快意。
第二天,進入教室?!巴瑢W們,昨天你們q了了嗎?”學生們心領神會了,老師問的是昨天大家看新聞了嗎,笑聲頓起……
[實踐]
“地球變小了”
引題:“昨天你q了嗎”——同學們知道最近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嗎?我們一起嘹望時事。激發(fā)學生思維與學習興趣,學生自由暢談。
師:“你是從哪些途徑第一時間了解到這些事件的呢?”
生:“網(wǎng)絡、電視、報紙……”
師:“是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F(xiàn)代化的媒體及各種工具使用,讓我們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對此,你有何感想?”
生:“地球變小了”。
正題:“回望歷史”——“地球是什么時候讓人開始感覺到變小了呢?”拋出主要問題,讓學生回到歷史,在問題探究中激活思維,通過合作與探究完成地球變小的原因及表現(xiàn)。教師參與活動,互動交流。
結題:“展望未來”——通過“回望歷史”,聯(lián)系現(xiàn)在實際,在前面鋪墊的基礎上引領展望未來“地球變小了”的人們的生活。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發(fā)散思維,使小教室成為大課堂。
《“兩極”與“冷戰(zhàn)”》
一、昨天你q了嗎
展示材料:
俄羅斯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2008年8月26日指責美國以運送人道救援物資為名向格魯吉亞輸送武器。白宮予以否認。沖突導致北約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迅速升溫。8月27日,美國軍艦抵達仍在俄軍控制下的波季港,美俄軍人“面對面”的局勢將無可避免;美國艦隊將與俄黑海艦隊將在黑海水域展開危險的對抗行動;北約多國艦隊的水面戰(zhàn)艦和潛艇也會在地中海水域與剛剛劃歸黑海艦隊的俄羅斯航母戰(zhàn)斗群和戰(zhàn)略核潛艇進行全面的對峙……俄羅斯與美國軍艦黑海對峙,冷戰(zhàn)陰云再現(xiàn)?
二、回望歷史
三、時事猜想
[黑龍江衛(wèi)視《共度晨光》]格魯吉亞的軍事沖突導致北約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迅速升溫。軍事觀察家和政治分析家擔心,隨著北約與俄羅斯在狹窄的地中海黑海地區(qū)角力的升級,第二次冷戰(zhàn)乃至第三次世界熱戰(zhàn)有被偶然觸發(fā)的可能……
[案例反思]
載體:利用時事,讓歷史在現(xiàn)實中“活”起來歷史是“過去”,這種由時間產(chǎn)生的陌生感會讓學生興味索然,即使教師巧舌如簧,像親身親歷一般的描繪出來,也難使學生有真實感,與其這樣“自欺欺人”,不如老老實實地和學生一起,在時事中尋找歷史的切入點、觀察點、支撐點,把時事作為望遠鏡,端起來遙望過去,現(xiàn)實終歸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由現(xiàn)實去穿透歷史是符合邏輯的。
因此備課就不光備教材、備教參。還得花一定時間從新聞中篩選歷史的現(xiàn)時表現(xiàn),同時,還得指導學生正確利用現(xiàn)代媒體了解新聞時事。如:《新聞聯(lián)播》《今日說法》等電視欄目,《人民日j侵》《溫州日報》等相關報刊,“中國新聞網(wǎng)”“騰訊新聞”等相關新聞網(wǎng)站,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時政內(nèi)容。
課堂中,學生對新聞是有相當敏感力的,多數(shù)時候,老師剛一提及,學生就開始津津樂道,這樣歷史就在現(xiàn)實中“活”了起來。長此以往,學生還會養(yǎng)成關心時事的好習慣,有意識地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恰恰又是素質(zhì)教育所倡導的。
契機:尋找文本生發(fā)點,提高課堂效率。
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不應是知識的簡單傳授,而應是知識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將課文需要解決的內(nèi)容與時事充分地結合,讓學生在暢談中解決歷史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比較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另外,“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在平時教學中,多介紹一些歷史與社會的現(xiàn)代化學習方法(比如上網(wǎng)搜集歷史與社會資料、解決歷史與社會問題),多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光看歷史、看社會,聯(lián)系實際“以史鑒今”,這遠比教師給學生灌輸一大堆陳舊的歷史知識有用得多。這樣才能使教材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學生自覺的學習行為:轉(zhuǎn)化成學生認識社會的切入點,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
以文本為出發(fā)點,聯(lián)系時事,學生更容易將自己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并能積極地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充分挖掘自己的知識儲備,會使課堂生機盎然,充滿競爭和活力,對學生探究能力與競爭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平意識、現(xiàn)代意識等的培養(yǎng)與提高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無形中,時事就成了課堂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一石激起千層浪”,自從借助了時事,歷史與社會課堂告別了陰霾的天氣,引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學生們的資料收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實踐操作能力、關注生活能力等在不斷地增強,愛國愛家鄉(xiāng)、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團結協(xié)作等品質(zhì)不斷升華,學生們給人留下了成績高、品行好的良好印象,歷史與社會課更是給學生們留下了“置身其中不肯離去”的深刻感覺。學生們都說,歷史與社會課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