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新理念教學,無論課程改革進行到任何時期,唯一不變的那就是讓學生身體健康!要達到這一根本目的,體育課總離不開“有效”二字,否則學生的體質下降就會成為必然,身體健康是體育教學三維健康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基本條件,所以,在體育課上首先要保證落實身體健康。
一、對“健康第一”思想在體育教學中理解的偏差
1.夸大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身體健康極度錯位
新課程改革以來,在“健康第一”思想的引導下,學校大都采用游戲教學、情境教學,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的教學目標被提到了體育教學的重要位置,大家都在想:既然是新課改,就要改得徹底一點,以前不受重視的現(xiàn)在應該受到特別的關照。于是體育課不再“沉默”,而是“有聲有色”“有情有境”,不管什么性質、什么階段的課,只要“學生高高興興,課好看”就是好課,于是漸漸地,那些不能讓學生高興的、氣氛不夠活躍的、不好看的運動技能課沒有了,那些以學生身體鍛煉為主的內容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殊不知,體育課中采用游戲教學給孩子們帶來快樂及快樂學習,但那并非唯一和主要的目標,而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大量且盲目地運用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夸大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目標,而迎合學生興趣的、片面的教學行為,極大地忽視了身體健康在體育教學中的首要地位。
2.認為體育課根本起不到鍛煉作用,使增強體質的核心時機白白浪費
有老師認為,學生體質下降不光是學校體育的事也有社會的原因,所以每周的幾節(jié)體育課根本起不到鍛煉作用,只要讓他們上課玩得開心就行了。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體育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更是傳授運動技能、培養(yǎng)運動興趣的大好時機,形成終身體育思想。學生體質的增強,一周的幾節(jié)體育課是核心,因為它是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進行的,是最直觀、最具體生動的。試想一個在體育課上都不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其他時間會饒有興趣地“偷偷”鍛煉嗎?
3.認為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與身體健康是獨立存在的,體質的提高僅用課外訓練而不用體育課
有人認為,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是學生的情感、思想體驗,身體健康是學生“身體”體驗,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qū)別,甚至認為它們是不相通的,是獨立存在。認為體育教學要考慮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就得犧牲身體健康,更有甚者,有的老師認為,體質增強那是課外訓練的事情,在體育課上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就行了。于是,就一味地迎合學生的興趣,看到學生高高興興,就認為可以了。其實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健康第一”思想中的三個維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缺少哪一個都會給另外兩個的發(fā)展造成影響,現(xiàn)在事實證明身體健康是首要的,退一步說最最起碼是應該并重的,而不能片面地夸大任何一方。
二、如何讓身體健康教學“返璞歸真”,有效增強學生體質
1.運動負荷問題不可小視
在現(xiàn)行的許多體育教學中,追求的是學生情感的體驗,在課堂上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在追求熱鬧的同時卻失去了本該有的運動負荷,使體育課失去了最基本的“增強體質”功能,學生的運動負荷上不去,就更談不上對學生身體健康的培養(yǎng)。
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是指學生在課中做練習時身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它反映著練習過程中學生身體生理機能的一系列變化。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是否適宜,是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應隨著學生的機體能力的改善和提高,適當?shù)卦黾舆\動負荷??茖W合理地安排課的運動負荷對增強學生體質、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技能、提高運動成績、防止傷害事故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2.正確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價值
體格健壯是運動技能發(fā)展的基礎,是勞動和生活的基礎,是智力的、非智力的情感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沒有健康的身體,生命的質量就要打折,人的社會化進程就要受阻,甚至無法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有了體育與健康的“生命改善”價值才能談運動技能價值、體育文化價值、情感社會價值。所以,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價值的實現(xiàn)應著重于進行身體教育,促進學生身體發(fā)展,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就會無意識地增加對學生的身體鍛煉,注重安排一定量與強度的項目,加強對學生的體能教育,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
3.注重對體育教學的技能教學,合理安排各項體育活動
技能教學是體育課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貫穿體育的始終,沒有技能的體育課是不合格的體育課,身體參與的活動,都需要技能為基礎。同樣是一項活動,有了技能,使活動更有趣,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沒有技能則讓活動沒了價值,沒有了觀賞性,有一些活動沒有技能則不能順利進行,比如讓一群沒有摸過排球的學生組織一場排球賽,場面可想而知!
根據(jù)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的特點,科學地安排教材內容,特別注意對中小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坐、立、行、走、跑等身體姿勢,加強胸、腰、腹部肌肉的鍛煉。多選擇體操、球類、游泳等運動項目,多做伸展性練習,以促進學生身體形態(tài)正常的發(fā)育,培養(yǎng)健壯的體魄。
總之,讓身體健康思想重返體育課堂,讓體育課返璞歸真,把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到體育課的首要位置,符合“健康第一”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改變“學生體質下降”現(xiàn)狀的有效手段,身體健康使體育課更“體育”。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