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面對新的課程指導思想,筆者認為要真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單純依賴教科書作為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選用教材以外的閱讀材料,以有力輔助教科書,這就是筆者推崇的英語泛讀教學。泛讀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閱讀方式,目的是在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提高快速感知文字材料的能力。只有精讀和泛讀相結合,我們才能有效地實施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綜合閱讀能力。
一、廣泛精選閱讀材料
1.廣泛取材。初中英語教學首先要立足于興趣教學,體現(xiàn)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所選材料一定要內容活潑新穎,語言地道,接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最好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或應用文。題材以文娛、童話寓言故事、幽默笑話、飲食文化、新聞報道、體育、社會風俗、史地知識等為主。這樣的文章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使他們獲得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拓展文化視野,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世界意識,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2.難度適中。難度太大、生詞太多的閱讀材料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閱讀的心理,降低和挫傷學習動機。因此教師應動腦筋下工夫,有意識地提取篩選篇幅適中,內涵豐富,生詞率適中,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閱讀材料。建議閱讀初期一般生詞率以不超過篇幅總字數(shù)5%為宜。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逐步提高,所選材料篇幅及難度要逐漸增加。
3.拓寬渠道。除了傳統(tǒng)的媒體如書籍、報刊、雜志、錄音磁帶外,我們也可以從新的傳播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上采集泛讀材料。很多網(wǎng)站提供了大量的英語資料,內容全面,形式多樣。學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英語歌曲或新聞報道、體育賽事、新穎時尚的娛樂生活、原汁原味的原版讀物等各種材料。
二、閱讀技能指導
1.把握主題。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讀一篇文章要首先把握標題。若無標題,要把握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或是通過只讀每一段落的第一句,來把握全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因為這往往是文章主題句所在。而主題句通常對全文起著提示、概括、歸納之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系來分析推斷和總結,準確把握文章的篇章結構,確定閱讀的重點和關鍵信息。
2.分析難句。語篇中的長句和難句是學生普遍認為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效果的最大障礙。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弄清句子各部分之間的修飾關系,如簡單句和復合句;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主句和從句等。并且指導他們不僅運用語法知識,而且要結合整篇語意環(huán)境來把握長、難句的骨骼所在,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猜測詞義。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單詞就束手無策,難免停下來查詞典,這種做法既放慢了閱讀速度又使得閱讀支離破碎,影響整體理解。教師應該告訴學生這屬于正?,F(xiàn)象,不必太著急。對于不至于影響理解的生單詞,不必去管它。對閱讀有影響力的生詞,可嘗試用構詞法(如派生詞、合成詞、前綴后綴等)分析其意義?;蛘吒鶕?jù)語篇情景,通過上下文聯(lián)系來猜測其可能的意義。如: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ype. But I can’t find my mouse.what should I do?根據(jù)語言意境,尤其是type一詞的暗示,此處的mouse就不可能是老鼠,而應該是鼠標器。
4.推理判斷。閱讀理解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信息的過程,而是他們不斷思考、推測判斷和歸納的過程。推理判斷因而也是閱讀理解的基石。教師應不斷指導學生根據(jù)文章的標題、插圖、段落主題句、句子邏輯關系等因素,帶著問題閱讀,從而識別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其寫作技巧風格,推斷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甚至領悟作者的弦外之音。無論從素質教育還是高考應試教育的角度,此項能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鮮明重要的意義。
5.快速閱讀。語言專家一般認為:閱讀能力既包括理解能力又包括閱讀速度。教師幫助學生訓練快速閱讀技巧,增加單位時間內的信息輸入,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為了提高泛讀閱讀速度,不妨指導學生不必過多注意語法結構,而應該按照句子意群去整體閱讀和領會。提醒學生克服出聲、指讀、回讀等不良閱讀習慣,避免因把注意力停留在單個詞或句子上而造成斷章取義。平時還要多訓練學生限時閱讀,以增強緊迫感,鍛煉他們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幫助他們運用略讀和跳讀等技巧,學會快速捕捉關鍵詞,把握主題句,以實現(xiàn)更有效的閱讀。
三、閱讀中滲透作文教學
大綱提出:“在英語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边@就是說要通過閱讀,讓學生理清課文思路,進而深化訓練,舉一反三,從句子到篇章,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完成英語知識在閱讀與作文之間的遷移。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四、閱讀教學評價
實行教學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某種程度上決定教學的方向和效果。而科學的泛讀教學評價,可以檢測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情況,并且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為我們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提供診斷性的信息資料。
泛讀教材所設計的檢測練習形式要多樣化,即通過填空、選擇、排序、問答等各種形式,深化理解,內化規(guī)則,提升技能。通過教學評價,及時反饋教與學的信息,使學生清楚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從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認識自我,樹立信心,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從教師本身來看,通過教學評價,肯定師生教與學活動的進步與發(fā)展,同時找出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總之,我們在重視英語精讀教學的同時,只有結合泛讀教學,雙管齊下,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我們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方法和技巧指導,當然,要將英語閱讀貫穿于日常教學始終,督促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只要多讀多練,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就有希望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水平,為以后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筵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