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基礎教育中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學生樂學、好學的心理,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應大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關鍵詞:化學教學 自主性學習 探究
當前,中學化學教師和學生一起面對著許多問題:1.基礎教育改革的初步實施,使初中和高中的教學對學生的要求有些脫節(jié),由于知識的難易和深廣度的變化,高中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學生向高中學習的轉型遇到了困難。2.化學知識點較散,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大部分學生感到化學知識好學但題難做……種種問題解決的不好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化學教學中讓學生重視學習、自主學習呢?
自主性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基于自主性學習理論的教學模式可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當前所學知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加強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前提
利用好化學實驗,能夠幫助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演示實驗生動、直觀的展示著教學內容,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在課外開展研究性學習課題,讓學生探究體驗,聯系生活實際,學有所用,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好趣味實驗對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大有裨益。
二、鼓勵學生思考、質疑,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倡學生思考,任何一位同學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打斷教師的教學,向其教學內容提出質疑。如果是一個簡單而明了的問題,就要當即舉出一個反例,讓學生自己發(fā)掘錯誤的原因;如果遇到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時,就應該請教其他教師或查閱參考書籍,要盡力給學生一個滿意的答復。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從教師身上學到專業(yè)知識,還可以學習到一種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
三、師生之間交流,使雙方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進入教和學
在現代教學理論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已經改變了原先對立的方面?,F在一般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學生和教師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雙方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與教師交流,能夠更加明確學習的重點,掌握學習的難點,解決學習的疑點;而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可以清楚了解到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了解到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適應程度,以及學生的一些思想動態(tài)。
四、開展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不但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而且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生活中到處都有化學,要善于發(fā)現和樂于探究,例如紅磚粉末能作為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嗎?怎樣證明雪碧里溶解的是二氧化碳氣體?如何確定雞蛋殼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鈣?……這些問題都可作為探究活動的主題。
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善學
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良好的學習方法的應用,提高學習效率,并使學生終身受益?,F在之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成績較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點:
1.課前預習。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寫出預習提綱,明確預習要點,使學生知道預習什么。應強調讓學生在預習時讀書要認真,邊讀邊畫,邊讀邊批寫。畫出重點,提出看法體會,寫出不清楚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知道自己上課應重點解決哪些問題,提高聽課的目的性。預習是學生獨立地閱讀、分析和思考新知識的過程,堅持下去能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為我們有效地實施課堂濃縮化的精講精練和其他教學手段打好基礎。
2.做好課堂筆記。在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同時,記提綱,記重點難點,記解題思路,記老師在講解問題拋出的觀點、論據及推理的過程,記精、巧、新的解題方法,記課堂上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或受啟發(fā)后而聯想到的問題,提倡將重點畫在書上或寫在書上,這樣有利于復習,又可贏得在課堂上思考問題的時間。
3.上課主動參與。在教師指導下做到注意集中,實驗觀察仔細到位,思維積極主動,善于發(fā)現問題,勇于提出見解,能做到邊聽、邊記、邊畫、邊思。
4.課后及時復習。根據記憶遺忘規(guī)律,剛學過的知識遺忘快,所以要及時復習才能防止知識遺忘的太多。在復習時經過回憶再現,回憶不起來的地方,搞不清楚的問題,大部分可在課后再讀之中得到解決。
5.獨立完成作業(yè)。做到先復習、后作業(yè);要做到獨立思考,盡量自己完成。實在不明白的可以與同學一起研究完成。
自主學習旨在將學習更多地看作是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青少年掌握探究思索的方法。這種學習過程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和心理活動規(guī)律。因此,青少年的自主學習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使青少年學會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運用探究科學的態(tài)度去認識、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以適應未來社會和終身學習的需要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著.《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孫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3.吳俊明,楊承印.《中學化學教學論》[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高劍南,王祖浩主編.《化學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劉燊健.試談化學教學中的“自主性學習”[J].基礎教育.2006.(9)
6.談琳.化學教學實施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18)
作者單位:遼寧錦州渤海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