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泉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d Card)是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發(fā)明的一種先進的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最初是專為企業(yè)管理而設計的,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創(chuàng)新四個互為因果關系的評價指標來實施戰(zhàn)略管理,達到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平衡、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平衡、滯后指標與領先指標的平衡。它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和以戰(zhàn)略為框架的管理方式以及綜合、平衡的績效評估視角和長短期目標相結合的評估體系,不僅適用于營利組織,同樣也適用于任何希望提高組織績效的非營利組織。教學管理作為高校管理的中心,是保證教學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實現(xiàn)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保障,教學管理運用平衡計分卡將會對我國高校管理創(chuàng)新產生積極的意義。
一、高校教學管理應用平衡計分卡的必要性
1.社會進步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fā)展,我國已由精英教育轉變?yōu)榇蟊娊逃?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要求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高等教育由數(shù)量規(guī)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躍升已成為必然趨勢。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相應地也步步深入,高校管理特別是教學管理如何適應社會和改革的要求,加強制度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就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課題。高校亟需一種能夠積極響應外部需求、平衡內部發(fā)展的綜合而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戰(zhàn)略工具,而平衡計分卡恰恰就是這樣的一種管理制度和戰(zhàn)略工具,其以人為本、以客戶為導向的管理理念順應了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符合當今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和廣大高校師生的期待。
2.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競爭的現(xiàn)實需要。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實施,新生人口持續(xù)減少,相對于現(xiàn)有的高校招生規(guī)模,高校生源很快即將由旺盛轉為短缺,如人口大省山東省高中段生源2008年達到最高值,2011年后生源則開始減少,2013年生源將大幅下滑,減至不足高峰期的一半。[1]屆時,普通高校將展開殘酷的淘汰賽,不能以優(yōu)質教育和完善服務吸引到考生報考的高校只能被合并、被降級,或者直接倒閉撤銷,沒有其他的可能;而重點高校也會面臨不發(fā)展就不能吸引到優(yōu)質生源,進而降為普通高校的現(xiàn)實威脅,競爭同樣是殘酷的。為了獲得更多的教育、科研經費,做大、做強自身事業(yè),各層次高校都將從粗放發(fā)展、擴張規(guī)模的階段進入內涵發(fā)展、提升管理和服務的時期,而原有的管理理念、體制、機制、規(guī)章、隊伍等與形勢發(fā)展需求不相適應,必須轉換思想、大膽改革,抓管理、上水平已成為共識,因此需要積極探索,借鑒像平衡計分卡、360°績效評估這樣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戰(zhàn)略工具。
3.提高高校本科教學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高校教學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教師和學生,他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這兩個群體完成的主要是知識的教與學、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工作或任務,具有較強的學術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民主性以及渴望自由、自我實現(xiàn)等特征。對他們的管理更多的體現(xiàn)為彈性和柔性,表現(xiàn)為服務、尊重與關心、引導,而不是高高在上、簡單命令與粗暴對待。教學管理人員一旦忽視對象的這種特殊性,就會極大地挫傷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造成很大的反感和抵制,嚴重影響教學管理的效果和組織目標的達成。然而目前高校大多數(shù)管理人員業(yè)務性不強,缺乏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簡單化,經驗主義、教條主義仍是一些教學管理人員的思維定勢,行政命令仍然是一些教學管理人員的主要管理手段。[2]通過引入平衡計分卡,可以幫助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盡快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用先進的管理和服務調動高校師生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和持久性,不斷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和育人效果,達到學校整體戰(zhàn)略的有效推進。
二、高校教學管理應用平衡計分卡的現(xiàn)實性
1.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推動。三十年改革開放特別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和大發(fā)展,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如果說最初要不要改革還是個有爭議的問題,那么現(xiàn)在改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積極運用先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提高組織績效早已形成統(tǒng)一認識,高校適當引入企業(yè)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管理工具在思想上的阻力應當說不是很大,諸如局部試點、分層推進等等改革策略和工作方法也日臻完善,各地高校也在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進一步加大教學管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這些都對高校整體應用平衡計分卡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礎和充足的精神準備。
2.激烈的高校競爭特別是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有力推動。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特別是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各地高校普遍建立了自己的遠景規(guī)劃和發(fā)展戰(zhàn)略,更加重視教學,更加重視教學管理,更加重視教師、學生的主體作用,普遍加大了對教學的物質投入,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和培訓、培養(yǎng)力度,師生比更趨合理,圖書館、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運動場館等辦學條件顯著提高。同時對教學管理的整個流程進行了重新檢查和梳理,查漏補缺,建章立制,大力整改,完善提高。雖然當中可能出現(xiàn)過程度不同的造假行為,但確實大大加強了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有力地提升了辦學水平,為應用平衡計分卡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和必要的制度鋪墊。
3.教師、學生對教改、教研的積極參與。教師、學生是高校教學過程的主體,作為教學管理的對象,他們對各自學校教學管理的優(yōu)缺點深有體會,對于那種重科學管理,輕人本管理,重官本位,輕服務的現(xiàn)象深惡痛絕,[3]迫切希望盡快改變僵化保守的教學理念和簡單粗暴的管理作風,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最高。同時,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指標要求和壓力也使得各地高校加大對教改、教研的支持力度,在業(yè)績考核、職稱評聘等方面予以傾斜,使教師在教改、教研過程中具有更多的物質動因,也極大地促進了高校教改、教研水平的提升,研究成果不僅在數(shù)量上而且在質量上都呈現(xiàn)出加速提高的態(tài)勢,這些都為在教學管理改革中推行平衡計分卡提供了堅實的人員保障和可靠的智力支持。
三、高校教學管理應用平衡計分卡需要注意的問題
1.高校教學管理要有清晰明確的戰(zhàn)略目標。高校教學管理到底要達到什么結果,在學校整體戰(zhàn)略中處于什么位置,如何服務于學校的戰(zhàn)略目標,教學管理的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是什么,這些目標各自的計劃和方法步驟以及保障措施等等內容都必須清晰明確,而且必須根據(jù)國家、社會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不能簡單跟風模仿,既要有現(xiàn)實性、可操作性,能夠對照執(zhí)行,逐步實現(xiàn);又要有一定科學性、前瞻性,對未來教學管理的趨勢和規(guī)律能夠較為準確的洞悉與把握,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具有指導意義和穩(wěn)定性,避免朝令夕改以致大家不知所措、疲于應付的情況,維護學校戰(zhàn)略的權威性、嚴肅性。
2.高校教學管理要具備客戶意識。教師和學生是教學管理的對象,更是教學管理的客戶,這種客戶身份的雙重性是高校應用平衡計分卡時與企業(yè)有很大不同的地方,也是高校推行平衡計分卡成功與否的關鍵之處,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能否真正轉換角色,具備良好的顧客導向、服務意識,是這項工作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學生有幸福感、成就感、被尊重感,他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責任心、榮譽感才能更加充分地被激發(fā)出來、施展出來,生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和教育產品(包括畢業(yè)生和各種智力服務),獲得外部客戶和內部客戶之一—畢業(yè)生的高度評價,從而吸引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更好的生源,形成良性循環(huán),平衡計分卡獲得成功實施,最終組織和個人都從中獲得了成功。
3.高校教學管理要進行流程再造。企業(yè)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由Michael Hammer博士等美國學者在20世紀90 年代初期針對美國企業(yè)當時面臨的問題而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通過根本性和徹底性的業(yè)務流程變革,使企業(yè)在成本、品質、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獲得顯著性的改善。[4]高校通過反思既有的管理過程,找出不合理因素,對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優(yōu)化,使教學管理過程遵循客戶至上、人本管理,精簡機構,扁平化管理,管理重心下移,發(fā)揮院系基層教學管理人員的作用和教師、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實現(xiàn)高度的民主與透明、充分的授權與還權、積極的反饋與響應以及足夠的彈性、柔性與人性化。
4.高校教學管理要不斷學習與創(chuàng)新。必須注意到:學習與創(chuàng)新作為平衡計分卡的兩個重要指標,不僅僅是用來約束教師、學生的,各級教學管理人員也都是被約束對象,否則二者失衡,其他指標的平衡也無從談起。一般教學管理研究和高校實際操作中,都是把眼睛盯住教師,針對教師的教學管理規(guī)章制度多如牛毛,細如針尖,甚至連教師上課穿不穿背心都想到了,就是想不出怎樣細化考核教學管理干部,對教師、干部考核的畸重畸輕,嚴重加劇了雙方的對立,不利于教學管理的績效提高。因此,在設計平衡計分卡的指標時,要注意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提高,設置相應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指標,督促教學管理人員積極開展教學管理研究,主動接受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與教師、學生的不斷提高相適應、相平衡。
通過有效的溝通與教育、適當?shù)母脑炫c創(chuàng)新、審慎的推進與修正,只要正確理解和把握應用平衡計分卡的平衡理念和綜合、全面的評估視角,通過公正、民主的程序真正徹底地落實下去,平衡計分卡完全可以在高校教學管理中采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山東高考展望:2013年后生源將會大幅下滑[OL].天新網,http://exam.21tx.com/2007/06/07/10997.html
[2]方和平,胡雪紅.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教學管理的方法與途徑[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3]熊湘敏,朱宏芳.我國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幾個問題與對策思路[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1).
[4]沈璐.流程再造理論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