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瑞芳
教材:云南省生命生存生活素質(zhì)教育基礎(chǔ)工程系列教材(試用)三年級生命教育《活動 2我和小貓咪》
設(shè)計理念:
云南省實施三生教育《決定》指出:“三生教育”就是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本活動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人應該如何善待和尊重大自然的生命,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活動中受到生命平等、熱愛生命、不輕視和隨意殘害動物生命的情感教育。
為了讓每個學生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一種生命都是有感知的生命。人類不能輕視和隨心所欲地殘害動物生命”的道理,教學應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用生活中的實例來激活學生的思想,把學生當做活動的主體,讓他們在活動中受到熱愛生命的教育,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活動目標:
1.懂得生命是平等的,人類不能輕視和隨心所欲地殘害動物的生命。
2.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3.結(jié)合生活體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聯(lián)系實際表達自己感悟的能力。
4.激發(fā)熱愛生命、關(guān)愛生命、珍視生命的積極情感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會善待生命,逐步建立起對生命的責任意識;從小養(yǎng)成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珍愛動物的行為習慣,學會與他人、社會、自然和諧相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小貓咪和小魚在人的呵護下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展現(xiàn)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懂得生命是平等的。
難點:懂得生命是平等的,學會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把生命意識付諸生活之中。
活動準備:
多媒體設(shè)備、音像和圖文資料、愛心卡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起導入
1.聽《珍珠鳥》錄音并思考: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
師(小結(jié)):故事里的珍珠鳥與主人和諧而自然的關(guān)系感人至深。這是人與動物之間用信賴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境界。我們今天還要聽幾個這樣的感人故事。
2.學生看圖聽老師講故事《我和小貓咪》,再思考:
(1)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小貓咪的生命應該和我們一樣的平等嗎?為什么?
(2)我們應該怎么做才不會傷害到它?
(設(shè)計意圖:通過教師講故事,把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使學生受到故事內(nèi)容的感染,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也激發(fā)了他們珍愛生命的情感。使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平等,體驗到生命的可貴,為理解珍愛自然界的生命做了鋪墊。)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思考問題: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貓咪,你希望小女孩怎么對待你呢?(補充——交流——推薦)
2.全班交流,相互評價:誰補充的結(jié)果最令小貓咪滿意。
3.教師小結(jié):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一種生命都是地球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一種生命都是有感知的生命。(板書:親近動物 相互信賴)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故事,特別是學生身邊的故事,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如何正確認識生命,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明白,生命是平等的,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小貓咪接近“我”,“我”接近小貓咪,是一種愛的溝通,展現(xiàn)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感人情景,進而感悟更深層次的愛——信賴。)
三、角色表演,換位體驗
1.學生演《我是一條幸運的小魚》,體驗小魚對自我生命的在乎。
思考問題:大海媽媽對救小魚是無能為力了,而那些小魚對于人們來說實在是太弱小和微不足道,如果你就是被困在淺水里的一條小魚,此時此刻你會怎樣做?
2.自由匯報。(多種設(shè)想:想對過路的人大聲喊;很著急,希望奇跡出現(xiàn);會發(fā)揮自己的求生本能等等。)
3.教師小結(jié):小魚的心里話讓我們懂得:每條小魚都非常在乎自己的生命,都有求生的本能。小魚是有生命的動物,在小男孩眼里,他扔回大海的不僅是一條小魚,更是一條生命,扔回一條小魚就挽救了一條生命!生命是多么寶貴,多么值得珍惜呀!就是七歲的孩子也懂得這個道理。讓我們記住:保護動物,尊重生命!(板書:保護動物 尊重生命)
(設(shè)計意圖:生命是崇高的話題,也是十分理性的內(nèi)容,單純的說教難以使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平等和可貴,只有把生命回歸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具體生動的表演才能使學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價值,并且學會珍愛生命、善待生命。小男孩所做的一切,是對小魚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是對動物的愛,也是珍惜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四、結(jié)合實例,拓展升華
1.看錄像(“人類殘殺動物”、“救助流浪動物”和“人鷗情”),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動物?
2.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
3.征集“關(guān)愛動物,珍愛生命”的名言。(寫愛心卡——展示)
4.教師小結(jié):“尊重生命,關(guān)愛動物”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應該落實到行動中,如果我們都能奉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做到人與動物、人與人、人與社會,甚至國與國之間相互信賴,那么這個世界將會更加和諧、美好。(板書:生命平等 珍愛他人)
(設(shè)計意圖:“三生教育”要求珍愛生命要從日常的點滴做起,教師只有把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放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激發(fā)學生思考,通過直觀感受視頻和問題探究來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才能使學生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受到珍愛生命與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教育并付諸行動。)
五、動手操作,拓展延伸
1.課后作業(yè)。
(1)大家身邊一定都有自己喜愛和熟悉的動物或植物,請你編一個充滿愛心的童話故事,配上圖畫并與同學一起分享。
(2)在家里或者教室里種上一粒種子,可以是豌豆、西瓜籽、花生等,讓我們精心地照顧它們,一個月后與同學交流植物的成長過程。
2.課外閱讀《我的動物朋友》。
3.后續(xù)展示活動。
(1)小組交流展示“作業(yè)1”的成果,進行評比,修改后粘貼在班級宣傳欄里供大家參觀學習。
(2)以班組為單位舉辦一次“作業(yè)2”的展覽活動,邀請其他班組的老師和同學來觀看。
(設(shè)計意圖:“三生教育”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理性認識,而且要付諸實踐,通過實踐進一步強化理性認識。設(shè)計本環(huán)節(jié)就是要通過一系列后續(xù)活動,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
作者單位
昆明市五華區(qū)教育科研中心
◇責任編輯:劉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