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軒
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基礎知識的延伸和運用,是體現學生創(chuàng)造性運用所學語文知識的一個窗口。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僅要求教師講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識遷移訓練,還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同時掌握答題技巧、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只有提高了閱讀能力,做閱讀題時才能駕輕就熟。
一提到如何提高閱讀水平,人們自然想到的答案是:多讀。這當然沒錯,“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讀也要講求質量。盲目無緒地亂讀未必就能提高閱讀水平。不少學生也有同感,自己讀了不少文章。學了不步所謂技巧,可閱讀水平老提不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提高閱讀能力?怎樣提高解答閱讀題的能力?就成了師生共同的重要話題。
一、解答閱讀題要把握主旨
我們在小學就把常用的漢字基本學完了,可我們初、高中還得學習語文。那我們在中學語文課上學了什么呢?顯而易見,我們的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我們在掌握基本語言后,必須學會脫離語言本身,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理解文章整體,明確文章主旨,弄清寫作者的本來意圖。清代王夫之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為之烏合?!蔽覀冮喿x文章也是如此。主題思想是“帥”,其他題是“兵”。只有主題明確,解答其他題才有依傍,正確率才高。文章的體裁、內容可能千差萬別,但文章是人思想的體現,只有把握作者的意圖才是解題之關鍵。
二、解答閱讀題要有針對性
當你拿到一篇文章,要先看看文后提些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就是你閱讀文章的指揮棒,掌握了它們就像軍事指揮官探知了對方的防御工事,使我們閱讀時有意識關注那些對解決問題有用的信息,做到事半功倍。如果我們不看題,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讀完了文章再答題時,會發(fā)現自己作了許多無用功。具體說來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忠實:
1忠實于題干。題干包含了題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題的信息,題干中往往隱古了表述的范圍、角度和表達方式。審清題干是做好閱讀題的前提。
2忠實于原文?!艾F代文閱讀題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憑空去想?!边@教給我們做現代文閱讀題的一條基本原則,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題目找不出原詞句組成答案,也要弄通語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發(fā),離“題”萬里。
3忠實于語言規(guī)則。閱讀題答案表述要依據題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點全面,內容精確,用詞準確,語言簡潔,字數不超過規(guī)定數。
只有嚴格按照以上操作,解答閱讀題才有針對性。同時也可以節(jié)省答題時間。
三、解答閱讀題要講究章法
注意了以上三個忠實,在閱讀時充分調動自己的閱讀經驗,從整體著眼,重點研究某一段,某一句,貫通上下文,作出準確的解答;同時,要嚴格按照文章提供的有關信息去分析,不能靠自己固有的生活經驗或主觀臆斷。一般來說,答題需要調動自己的閱讀經驗,但一定要與文章內容吻合,否則就會出錯。堅決杜絕不看文章,單憑印象答題的現象。
四、解答閱讀題要由易而難,循序漸進,適時提高閱讀速度
有些題靠我們平時語言知識的積累就能回答,有些題初讀文章時就能解決。這樣,剩下的問題雖然不多了,可也許正是難題所在。我們就應集中力量再讀文章,仔細思索,精心組織語言,作出簡潔得體的解答。同時,我們不難發(fā)現,現在中考閱讀量是1988年的三倍以上,不少考生已顯得無所適從。由此看來,傳統(tǒng)的解決閱讀題的方法已經適應不了現代考試的變化,提高閱讀速度勢在必行。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1、目光集中在句子的謂語,其他部分可一閃而過:2、搜尋強調信息要點的標志,其他文字也可一略而過;3、把握信息核心;4、掌握漢語搭配習慣,擴大視幅,也是提高閱讀效率的一個有效途徑;5、學會瀏覽,而對值得深究的地方,再做必要的重點補閱;6、學會必要的猜讀,不僅能使閱讀活動處于高度活躍的積極思維狀態(tài),更有助于提高閱讀速度。
五、文章歸類閱讀,考前集中復習對解答閱讀題有奇效
閱讀文章成千上萬,如何從有限中把握規(guī)律才是關鍵。如果我們把自己讀過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題分類,比如分為校園類、醫(yī)學類、家庭類、環(huán)境類等等;按照文體分類分為文言文閱讀題、古詩詞閱讀題、現代白話文閱讀胚等等。到了考前,再按類別復習這些文章,我們不僅能系統(tǒng)掌握某一類別文章常用的詞匯,也能把握該類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出題規(guī)律。
只要提高了閱讀能力。遵循閱讀的規(guī)律,再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相信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就一定能勝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