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同文
語文學科美育就是通過語文學科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教育學生怎樣感知、理解、鑒賞、評價美,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審美理想。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有意識、有目的地結合語文學科教育的特點進行教育。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一堂課能不能達到預期的且的,能不能激起學生情感的浪花,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十分重要。語文教師應精心設計富有美感的“開場白”,創(chuàng)設情境,或引起懸念,或撥動情弦,或無疑處設疑。用這些方法激起學生好奇的漣漪,蕩起想象的浪花,使學生很快進入研究思考問題的境界。從心理上講,學生每學習一篇課文,都要產生一種新鮮好奇感。教師可以利用這種世悟,精心設計開場白,或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情景,以便使下面的整個教學進程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美的氛圍是師生合作共同營造的,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情境,也是美的呼喚,是語文學科美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語文教學,只有師生創(chuàng)造合作交流的氣氛,學生才會積極參與,興趣濃厚,變被動為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教師控制下的客體。師生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對知識美感的交流。教師對知識的審美喜悅,會以各種形式表露出來,并產生強烈的感染力,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要創(chuàng)造交流的氣氛,教師應注意選擇教材,并在大綱允許的范圍內,大膽合理取舍;要精心選擇傳播知識的形式。選擇的形式應遵循形式美的法則,經(jīng)過教師的藝術加工,經(jīng)常給學生新鮮感、滿足感、回味感。如:應用一個有疑意的實例,一個恰到好處的設問,一個生動的比喻等。都會立刻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還應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一些表演和展示才華的機會,創(chuàng)造科學探索的氣氛。
二、披文入情,潛移默化
語文學科美育的一條重要途徑和方法就是必須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只有被感奮起來,方能產生美感效應,“觀文者披文以人情”,把握語言形式,激發(fā)形象,情感體驗。發(fā)掘意蘊,教學中培養(yǎng)語感能力,調動或填補學生的審美經(jīng)驗,使其在審美關照中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自己的本質力量,找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提高、堅定學語文的自信心。
1形象啟迪
文學,這種語言藝術以形象性描寫訴諸學生,從而引起聯(lián)想和想象。文學作品的審美特點要求作家在創(chuàng)造時能留下一些“空間”,讓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能動的積極再創(chuàng)造,對于文學作品不是被動的消極接受,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情感、記憶,按照自己的審美習慣和愿望,給作品形象以補充,使作品形象更加具體,更加豐富,并使之活起來。有了師生雙方的聯(lián)想和想象,語文教學過程中便會出現(xiàn)各種奇跡:呆板的語言文字變成栩栩如生的形象;筆直的白楊樹變得有生命,想到北方的抗日軍民
另外,實施電教手段輔助教學,結合教材特點輔以圖畫或實物等藝術品,音像同步,再現(xiàn)場景,引起直觀效應,誘導學生感知美,將產生更大的審美教育作用??砂褜W生從消極、被動的接受對象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審美客體”,使學生獲得求知的快感。得到美的熏陶,萌生出創(chuàng)造的欲望。
2情感感染
語文教學中情感的紐帶,首先應由教師拋向學生。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哪怕一個微笑,學生都會產生極強烈的反應。文章不是無情物,文學作品之所以具有審美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文學能把從人民當中所體驗的情感傳達出來。以感染、影響讀者。如何把作品中的情感反映出來,對學生真正發(fā)揮審美教育的作用,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文字進行審美教育必須“動之以情”,用情感打動學生,激起學生情感的浪花。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以及對教材透辟的理解,這樣才能做到“辭以情發(fā)”,而不故做姿態(tài)。教學中,教師或娓娓道來,或抑揚頓挫。都應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教師要有深厚的情感儲備,教學時才能以情感打動學生、教育學生,才能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師生產生共同的審美愉悅,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教師應用自己活的激情,火的熱情,美的感情去感染學生,去撥動學生心中的情弦,讓學生在教師情感的春風中,情趣得以陶冶,體味到其中的個中三昧,受到極強烈的感染和熏陶。
3語言熏陶
語文屬于語言的藝術,語言的美同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他通過生動的描寫,大自然的美,祖國山川的美,社會美和人物形象之美便展現(xiàn)在讀者跟前。譬如詩歌,它以精練的詞句,富有節(jié)奏的韻律,表現(xiàn)美好豐富的思想感情。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善于把表達感情的各種形式綜合起來,把書面語言變成口頭語言。比如,詩歌的范讀,可利用整齊而明快的特點。讀出詩句的節(jié)奏感,給學生一種音樂美的享受;散文的范讀可利用它暢達飄逸的情思,讀來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美不勝收之感;記敘文的范讀,可利用文章的曲折,生動的情節(jié)和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在有張有弛的語調中使課文內容形象的浮現(xiàn)在學生面前。師生之間在心理上產生共鳴,情感E得到溝通,從而在和諧的美感中完成任務。
總之,語文教育是全民族的素質教育,語文學科美育是語文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語文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采取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