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東 曹雪梅
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三小學努力使校園成為和諧的精神家園,讓教育富有強大的精神魅力和道德力量;努力使校園成為可愛的藝術家園,讓教育富有強大的情感魅力和創(chuàng)造力量。
一、以人為本,構(gòu)建和諧校園管理靈魂
1.以質(zhì)量為本,名師引領科研校園
2008年以來,學校把全面提高教師素質(zhì),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向課堂40分鐘要質(zhì)量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同年6月,學校舉辦大型拜師會,15位德高望重的特級教師走進中關村三小。校內(nèi)70多名市、區(qū)骨干教師拜特級教師為師。武瓊、劉德武、竇桂梅、馬融花……眾多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和教育名人紛紛到校傾心相助,與學科教學干部一同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量身定做了適合自己發(fā)展的短期、中期和長遠目標并建立了發(fā)展檔案,從教育思想、職業(yè)道德、教育行為、業(yè)務素養(yǎng)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此后,師徒同臺、共同切磋、取長補短、同課異構(gòu)……一篇篇立論清晰、觀念前沿的學術論文是中關村三小青年教師成長的標志;一個個精致和諧、鮮活生動的課堂是中關村三小青年教師成熟的見證?!皩W習就是機會,培訓就是福利,學習就是給我成長的條件與空間?!边@是如今中關村三小教師的共識。
大規(guī)模、深層次、高密度的教研活動帶動了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上升,“減負、提質(zhì)”已不只是高雪東校長初任時的心愿,而是中關村三小此刻教學效果的定格。
2.以精神為本,閱讀塑造文化校園
倡導師生共同讀書,讓讀書成為師生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書籍成為師生成長的養(yǎng)料、進步的階梯,是中關村三小推進閱讀工程的目標。
學校領導無論工作多么繁忙,都以身作則,堅持每天讀書閱覽,并將優(yōu)秀的書籍、詩詞與教師們共享。學校要求每個教師每學年讀兩本以上的教育專著,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寒暑假前,全校教師集體購書。每位教師的讀書筆記校長都親自批閱,擇優(yōu)展覽。教師們自發(fā)成立讀書沙龍,每月集中活動一次,將讀書后的收獲與自己的實踐匯集成冊,名為《心語》。
閱讀工程以精神文化為本,從讀書入手,提升教師的素質(zhì),讓教師以自己淵博的知識、求知的渴望和閱讀的愛好去激發(fā)孩子對知識、科學、書籍的深切感情;從讀書入手,提升教師的師德高度,讓教師以父母的胸懷,朋友的姿態(tài)去理解關愛學生。
3.以和諧為本,關愛開創(chuàng)人文校園
學校倡導人文化的管理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情感的意念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校長這樣說:“管是為了不管,要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來激勵教師主動發(fā)展,來構(gòu)建剛性制度與人性化管理和諧統(tǒng)一的學校管理模式。那就是制度+情感?!?/p>
為了讓大家積極參與學校管理,主動為學校管理進言獻策,多提修改意見。學校又制訂了相關的獎勵措施,即對提出建議并被學校采納的教師給予獎勵。學校大力開展“健康工程”、“春暖工程”,以真摯的情感和愛心去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讓全校師生充分享受學?!按蠹彝ァ钡臏嘏?。
學校從學生健康出發(fā),為學生添加了酸奶、水果、面包等加餐。校長每周都要親自審閱菜譜,并要求制作少油、少鹽的營養(yǎng)餐;食品安全,嚴格制度,責任到人。同時,學校調(diào)整了學生作息時間,保證學生每天中午有半小時到戶外享受日光,呼吸新鮮空氣。
校長、書記幫助教師解決子女入學問題,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他們多次到醫(yī)院、家中看望懷孕的教師、生病的教師家屬;組織教職工為身患絕癥的教師家屬募捐;中秋節(jié)前,他們?yōu)槊恳晃唤處熕蜕嫌≈凭?、別具一格的中秋致辭;大年三十,他們?yōu)槊恳晃唤處煱l(fā)去誠摯真切的新春祝福;生日當天,他們給教師親自送去鮮花和祝愿……
二、以教育為本,彰顯創(chuàng)新校園辦學特色
1.抓住契機,扣緊時代脈搏開展民族團結(jié)教育
學校自2008年10月13日全面啟動“傳承中華美德牽手各族伙伴”大型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將民族團結(ji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有機結(jié)合,積極倡導民族團結(jié)教育進校園,進班級,進課堂,進家庭。
全校129個班,每班牽手一個民族,同學們通過書信、網(wǎng)絡、電話等方式與全國各地的少數(shù)民族小伙伴建立了聯(lián)系。同學們通過“紅領巾廣播站”、“校園電視臺”、“三人行校報”等宣傳陣地,積極交流各民族風土人情,共享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不同年級、不同主題的隊會展示中,隊員們以民族歌舞、民族競技、民居民俗為紐帶,感受民族精神,充分體驗各民族深厚博大的文化內(nèi)涵;各中隊積極建立紅領巾銀行,回收廢舊物品,開展義賣活動,用自己的力量為少數(shù)民族小伙伴歡聚北京籌集路費。
2009年“六一”之際,來自19個省(區(qū)、市)、55個少數(shù)民族的72個小伙伴從祖國四面八方齊聚北京,共同參加中關村三小“歡聚北京祝福祖國共慶六一”活動。少數(shù)民族的孩子們在中關村三小師生的陪同下,體驗中關村三小校園生活,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游覽頤和園、海洋館,在充滿夢幻色彩的奧運場館水立方中和中關村三小全體師生舉行了大隊會,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祝福民族團結(jié)和諧?!傲弧眱和?jié)當天,中關村三小部分師生和少數(shù)民族的小朋友應溫家寶總理的邀請做客中南海。溫總理和大家一起打著拍子唱起由中關村三小學生創(chuàng)作的民族活動主題歌——《好大的家》,并深情地教導孩子們:“希望你們要從小懂得愛,珍惜愛,學會愛……”溫總理還向每位同學贈送了他親筆簽名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四大名著,囑咐同學們要好好學習。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欄目)、北京電視臺(《北京新聞》欄目)、《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此項活動。
民族活動牢固樹立了同學們“增強民族團結(jié)、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意識,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效,形成了新時期加強少年兒童愛國主義教育的特色系統(tǒng)工程。
2.秉承傳統(tǒng),扣緊創(chuàng)造理念開展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在我校有著較長的歷史。學?,F(xiàn)有管樂團、合唱團、舞蹈團、民樂團、行進管樂團五支文藝團隊。它們像五朵金花,盛開在中關村三小這片藝術教育的沃土之上。
管樂團聘請了解放軍軍樂團各聲部的首席演員。管樂團的孩子們先后在人民大會堂及多家著名劇院演出。孩子們演奏的中外名曲受到了業(yè)內(nèi)人士的高度評價。合唱團常年聘請著名童聲訓練專家張世榮為指導教師。2008年,合唱團先后參加了“劉少奇誕辰110周年大型音樂會”、“同一首歌5·12大型賑災義演”活動。舞蹈團先后成功參加了北京晨報“教育之夜”演出,國家大劇院“北京市學生藝術周舞蹈專場開幕式”演出,引起極大轟動。2008年至今,管樂、合唱、舞蹈這三支藝術團隊均獲北京市展演一等獎。民樂團起步雖晚,但前進的步伐卻很大。2009年初,成立僅僅半年的民樂團便在海淀區(qū)的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在場評委和各校領導為之震驚。
中關村三小藝術教育之樹常青的秘訣是什么呢?成功來自領導的高度重視——每一位專家的聘請,每一套服裝的篩選,每一場演出的親歷親為,無不滲透著他們的智慧與汗水;來自教師之間的通力配合——每一場演出前,音樂教師負責專業(yè)指導,精益求精,體育教師負責搭建舞臺,揮汗如雨,班主任負責溝通思想,鼓舞人心,細致入微。有了這樣的秘訣,這顆藝術之樹必將會枝繁葉茂,花兒朵朵,碩果累累。
在中關村三小,校領導以“和諧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為師生導航。在這個大家庭中,學生懷著一顆感激的心走進校園,在充滿關懷的陽光下放飛自己的理想。教師們?nèi)硇耐度牍ぷ?用愛心去喚醒,用榜樣去激勵,用真情去感化,用智慧去啟迪,用人格去熏陶,誠以待人,精于執(zhí)教,存幸福從教之心,立振興教育之志,揚文明改革之帆,育三小之英才!
作者單位 北京市中關村第三小學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