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波
一個優(yōu)秀的校長應具有六種素養(yǎng),即有道德、有智慧、有愛心、有勇氣、有能力、有行動。優(yōu)秀校長應該做一個有道德的“賢者”、有智慧的“智者”、有愛心的“仁者”、有勇氣的“勇者”、有能力的“能者”、有行動的“行者”。
有道德的“賢者”
俗話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lǐng)愈大,就為非作惡愈大。校長是學校的精神支柱,其關(guān)鍵角色和中心地位,理所當然地要求校長應有德性。德能聚人,德能生威,德能增效。
1.校長要做一名有政治原則的賢者
做事先做人,樹人先樹德。賢者校長在辦學上要與黨的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盡己所能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一項公益事業(yè),教育者都需要有一個淡泊名利的心態(tài),作為掌握學校辦學方向的校長更應該做到這一點。我們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操守,選準人生坐標,把好自己的舵,做人做事要不違天理,合乎道理,順乎情理。在辦學上有長遠目標,不急功近利,不搞形象工程。
2.校長要做一位知人善任的賢者
在古代,賢能的人是通過舉薦被人發(fā)現(xiàn)的。作為一個賢能的校長,應該做一個伯樂,要慧眼識才,任人唯賢,決不可任人唯親,搞小圈子。古人云:“政以得賢為本”,“為政之本在于任賢”。選人用人是領(lǐng)導者的天職,作為一校之長不一定也不可能樣樣皆通,事事過人,但必須有超群的選賢任能的本領(lǐng)。選拔賢能的人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組建一個高水平、高素質(zhì)的管理團隊,是一個賢能的校長首先應該做的。除了選拔賢能的人參與管理,還要善用有特長的教師,為他們搭建發(fā)揮能力的平臺,讓他們的人生價值在擅長的領(lǐng)域得到實現(xiàn)。對于一些有倦怠、抵觸情緒的老師也不能不聞不問,要通過溝通、交流、激勵等手段來轉(zhuǎn)化他們,帶動他們共同為學校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有智慧的“智者”
校長的智慧,關(guān)乎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爸恰?即多謀善斷,亦即智慧?!安W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就是校長獲得智慧的途徑。辦學需要智慧,管理需要智慧,學校應是一個智慧的王國,在智慧的光環(huán)下生存;校長應是一個智慧的化身,在智慧的原野中馳騁。
1.校長要做一位善于無為而治的智者
智者校長的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有智慧的無為。校長要懂得什么事可以無為,什么事應該親為,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如,在學校發(fā)展的大方向上,校長絕不能含糊,確定好方向后就要掌好舵。對一些具體的操作性環(huán)節(jié),校長大可以放手讓下屬去做。要敢于放權(quán),讓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校長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關(guān)注工作的進度,遇到他們不能解決的外部問題,及時幫忙解決。這樣,校長既可以省下時間思考學校的發(fā)展大計、學習充電,又能調(diào)動分管校長、科室、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有了大顯身手的平臺,個人價值在群體中得到體現(xiàn),從而獲得成功的愉悅感。
2.校長要做一個善于搶抓機遇的智者
機遇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的外部條件,錯過了機遇或沒有利用好機遇,學校的發(fā)展就會受到影響。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任何一位校長辦學都渴望機遇的垂青,但機遇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東西。校長要善于未雨綢繆,抓好學校平時工作,突出辦學重點,等待機遇的到來。校長還可以創(chuàng)造機遇,通過課題研究、打造名師、開展活動、對外交流、專家講學等形式來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知名度一旦提升,外界的關(guān)注就會多起來,機遇也會隨之而來。像海門的東洲小學,原先也是名不見經(jīng)傳,后來校長禮賢下士,多次登門邀請南通教育界的“五朵金花”(當時他們正值退休之際)到校當顧問,指導青年教師發(fā)展。有了他們的指導,青年教師都快速成長起來,在省內(nèi)外紛紛斬獲大獎,學校一竄成名。
3.校長要做一個善于人際協(xié)調(diào)的智者
和諧、團結(jié)的團隊來源于融洽的人際關(guān)系,學校里不僅校長要與團隊成員關(guān)系融洽,團隊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也要融洽。校長要善于協(xié)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要通過自己的向心力來凝聚人心。開展活動是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很好的方法,新年聯(lián)歡、體育健身、野外踏青、聚餐聊天等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不僅能讓大家愉悅身心,而且能增強團隊意識,彼此之間增進了解,其樂融融。如,我校為慶祝三八婦女節(jié)開展了“2008,我和我的和諧團隊·溫情訴說”活動,老師們搜集資料,撰寫演講稿,推選演講人,那“聲情并茂,掌聲陣陣,笑聲連連”的現(xiàn)場感動著我和我的同事,許多平時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成為了同事們今后和諧相處的潤滑劑。溝通是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重要的手段,校長還要時常走入教師中間,與大家真情溝通,了解他們的困惑與心情,及時解惑,以禮待人,以真服人,以誠感人。
有愛心的“仁者”
“仁”,是孔子學說的最高道德境界,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倫理學體系的奠基石。何為“仁”?孔子主張“仁者愛人”、“有教無類”,校長要有大教育觀,校長的愛,不僅是對教育的愛,對學校的愛,對學生的愛,更重要的是對教師的厚愛。
1.校長要做一個胸懷寬廣,心如明鏡的仁者
仁者校長要有容人之量,包括曾經(jīng)反對過自己或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毙iL要做到“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廣納賢才,博采眾長,帶好班子,管理好學校。要以寬容之心,心平氣和地對待教育、教師、學校的發(fā)展。寬容是一種重要的道德力量,它會在人的思想上引起強烈的震撼?!皩拕t得眾”,寬大的胸懷,寬容的心地,會使學校的教職工更能感受到校長的人格力量,更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作為仁者校長,還應該飽讀詩書,不斷提升自己的內(nèi)涵,練就敏銳的洞察力,做一個人人敬佩的長者。
2.校長要做一個以誠待人,以公示人的仁者
一碗水端平,心底無私天地寬。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知識階層,有著更高的精神層次的追求,特別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校長應以人文價值為引導,拉近各類成員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產(chǎn)生群體共識;將自己看作教師群體的普通一員,嚴于律己,率先垂范,形成和諧平等、友愛合作的關(guān)系。這樣即使教師違反了制度,受到懲罰,他們也是心甘情愿的。仁者校長對待制度應一視同仁,不能有絲毫偏袒,這樣才能得到教師們的認可。
3.校長要做一個懷仁愛之心,體教師辛勞的仁者
仁者校長要像一個儒者,給人一種親和力。他應懷有仁愛之心,能體恤教師的辛勞。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肩負著領(lǐng)導教師走向優(yōu)秀的重任。教師是制度的執(zhí)行者,一項制度的順利實施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勞動與心血。校長要能夠看到教師所付出勞動的艱辛,對教師的勞動不能光看在眼里甚至不看在眼里,還要有所行動。肯定教師工作的方式有很多種,條件好的學??杉皶r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獎勵,條件不允許的學校可給予及時的言語激勵。無論是經(jīng)濟獎勵還是言語激勵,都是對教師的價值認可。有了認可,教師才會有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有勇氣的“勇者”
“勇”,即勇敢堅定,是為將者的重要品德。勇往直前,勇冠三軍,是人們對將者的贊譽;但將者之勇,絕非匹夫之勇,應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個人覺得,校長之勇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校長要做一個勇于開拓的勇者
“無限風光在險峰”,只有開拓、改革、冒險攀登,才能飽覽險峰上的美好風光。勇者校長要處事果斷,不朝令夕改;但同時也要注意原則性與靈活性的辯證統(tǒng)一,善于機變。一個好的校長有著強烈的開拓意識和改革精神,他不甘于守成,不甘于平庸,奮勇前行是其行走的方式。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大膽去闖,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教師是一群有創(chuàng)造潛力的人群,辦學上校長要敢于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校長要相信自己的團隊,只要團結(jié)一致,勇于開拓,攜手努力,就會做出許多你意想不到的成績來。
2.校長要做一個勇于堅持的勇者
校長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想。一項新制度的出臺,有時會承擔風險,不為人理解,不為人看好,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好校長就要有“獨醒”“慎獨”的精神,把真理堅持到底,把正確的主張貫徹到底。當然,校長在堅持正確的同時,還應該做到兼聽則明、從善如流。一項新制度或研究要想能夠深入實施,有足夠的后勁,僅靠校長的堅持是不夠的,校長還需要通過專家論證、課題研究、教育實踐等多種方式向大家表明它的優(yōu)越性,爭取大多數(shù)教師的支持,堅持才會有持久的動力。否則只會被人認為是固執(zhí)己見,最終不了了之。
3.校長要做一個勇于負責的勇者
校長在行使管理的權(quán)力時,就意味著他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有多大的權(quán)力,就有多大的責任,權(quán)力和責任相隨。勇者校長敢于、甘于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負責,不推諉,不強詞奪理,敢于、甘于為下屬的過錯負責,不怪罪,不抱怨。
勇者校長會讓下屬無后顧之憂,一心一意地去干好事業(yè)。這樣的校長深得人心,在教師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當然,勇者并非不知天高地厚、血氣方剛的一勇之夫。“勇”以“智”為基礎(chǔ),“勇”和“智”、“膽”和“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有能力的“能者”
校長要成為提高教育質(zhì)量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只有掌握現(xiàn)代教育理論,才能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作為新時期的中小學校長要做一個能者:有思想、有實力、有魅力。
1.校長要做一個有思想的能者
有思想的人,才能有所為。校長的辦學思想決定著學校的走向,影響著師生的成長。思想從何而來?思想源于學習和實踐。首先,校長應該是個讀書人、讀名著、讀經(jīng)典、讀大家。始終給自己一個仰望的高度,不能平視,更不能俯視,只有這樣才會建立起精深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寬厚的文化視野。其次,校長要善于反思,養(yǎng)成自省的習慣,在自省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只有如此,校長才能明察秋毫,把握規(guī)律,才能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最后,校長的思想必須付諸實踐,坐而論道,只能是空想,只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思想才能成為發(fā)展之源,成業(yè)之基。
2.校長要做一個有實力的能者
校長要能在學校起到引領(lǐng)作用,除了靠優(yōu)秀的管理才能外,還要有能征服別人的內(nèi)功。校長要成為教學和科研的行家里手,要在專業(yè)領(lǐng)域有深入的研究。如在教學上,校長不僅要坐在后面聽課,還要站在前面上課,不僅鍛煉自己怎樣把握一個真實的課堂,而且能夠?qū)處煹慕虒W做出令人信服的評價與指導。在科研上,校長要愛讀書,常寫作,善總結(jié),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分配別人去干,在該露一手的情況下,校長還是要顯示一下自己的實力的,讓下屬知道校長是內(nèi)行,是高手,不會因自己稍有作為而目中無人,口無遮攔。只有有實力的校長做起事來才能底氣十足,得心應手。如果你沒有綜合性的才能,你就要懷著一顆謙遜之心去學習,盡可能彌補自己的不足。
3.校長要做一個有魅力的能者
校長辦學要大氣,做人有魅力。何謂魅力?魅力來自于個人的人格、做事方式、處事原則等。校長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手投足之間都要講究一些。俗話說:“一位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眰€中就有著“校長是教師們的榜樣”的深意。一個有著高雅氣質(zhì)、滿腹學識、談吐不凡的校長,他的人格魅力肯定會浸染、熏陶著教師們。在他的引領(lǐng)下,教師們會情不自禁地見賢思齊,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一個有魅力的校長還會因為自身的魅力使整個學校充滿生機活力,他會讓教師們樂意看到自己,喜歡與自己交流相處。除了人格魅力外,校長還要做事果敢、英明,有魄力,處事光明磊落、落落大方等,這些都會讓你的魅力大增。
有行動的“行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校長們切不可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們廣大校長既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又要有敢于超前、敢為人先的獨到意識,更要有科學的發(fā)展觀。
1.校長要做一個身先士卒的行者
校長要經(jīng)常深入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線,身體力行,這樣才能掌握教學最真實的信息。若條件許可,校長可以兼兼課,甚至像魏書生那樣兼某個班級的班主任,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教育教學工作的甘與苦。校長深入教學一線上課、聽課,能鼓舞多數(shù)教師鉆研教學技能;在清潔衛(wèi)生中拿起清掃工具,學生們勞作更起勁;校長關(guān)心學生疾苦為學生做好事,班主任更能以身作則;校長是研究型學者,能培養(yǎng)一大批研究型教師,教育科研必定成果累累。當然,校長不可能樣樣事必躬親,但在可能的條件下以普通群眾的面目出現(xiàn),最有號召力。
2.校長要做一個行必有果的行者
一些校長為了激勵教師,往往會承諾一些福利、機會給大家。這樣做,一段時間內(nèi)對教師積極性的提高會有促進作用,前提是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學校制定的一些計劃,要按時實施,如果因為一些事情耽擱了,應及時和教師通報并解釋,因為大部分教師比較關(guān)注學校活動的開展。如果等到教師快要淡忘時再重新提上日程,估計那黃花菜早就涼了,教師的積極性再也沒有了!所以,校長在做一件事情時,就應預先考慮到實施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接著就是抓落實。只要抓好落實,你就會在教師心目中留下可信任的印象,教師們也會認為你是個言而有信的人,你的工作開展起來也會方便得多。
(作者單位:江蘇泗洪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