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燕
【摘要】現(xiàn)代化的教學要求我們充分利用課堂中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而實物投影儀是我們美術課堂中比較常用的教學設備。經過諸多的實踐我摸索出了它的幾種“妙”用法,能更好的為美術課服務,提高我們的效率。如鏡頭旋轉法可以讓我們感受生活化的場景,提高我們的觀察能力;放大法讓我們可以提升我們的自信;模糊展評法可以讓我們感受另一樣的美,等等。合理的利用實物投影儀會給我們的課堂增色不少!
【關鍵詞】實物投影儀、妙用、鏡頭旋轉法、放大法、模糊展評法、負片、鏡像、黑白展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校的硬件設施配備越來越齊全,基本上每個教室里都安裝上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而其中,實物投影儀是多媒體教學設備之一,尤其對于我們美術老師來說,更是一個重要設備。但是在利用這一設備的時候,我們只是用到了幾個簡單的幾種功能,實物投影儀的功能也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為了更好地為美術課服務,提高課堂效率,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實物投影儀的幾種“妙”用之法,具體如下:
1.“妙”之一,鏡頭旋轉法
1.1通常情況下,我們用實物投影儀都是讓鏡頭朝下,所展示臺上的作業(yè)投影到大屏幕上的
對于平面作業(yè)來說,用這種方式展示評價作業(yè),效果也就達到了。但是對于一些特殊作業(yè),比如說一些紙工、泥塑等立體作品,直接把作品放到展示臺上展示,它們的三維空間的感覺就出不來,學生不能多角度的觀察,只能看到一個面,也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這些作品,感受作品,對它們進行全面的評價。為了克服這個毛病,我把學生的作品放在講臺上,然后把鏡頭旋轉了一定的角度,再把作品不斷地變換方位。學生被眼前的作品吸引過來了,都“哇”的叫了出來。學生觀察出了整件作品的效果,側面、上面、下面,一幅三維效果圖躍然入學生的眼簾,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中的是真實的感覺,立體的感覺,作品的創(chuàng)意,制作工藝學生一覽無疑。學生的興趣上來了,自然會去仔細的觀察,對作品的評價也評的頭頭是道。提高了整堂課的效率。
1.2在上五年級的《對著鏡子笑起來》的時候,由于大部份同學都沒有準備好鏡子,我就試著用鏡頭代替鏡子觀察臉的變化
我把鏡頭旋轉,對準同學,同學們看到自己一個個都投影到了大屏幕上,情緒高漲,都在那喊著“我看到某某了,我看到某某在笑,看到某某呆呆地看著什么……”我乘著大家興致正濃的時候,請個別同學表演一個笑的表情,把鏡頭對準了他,其它同學目不轉睛的看著屏幕上,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都感受實物投影儀的這種特別的妙用。他們認真觀察著,有的同學說“他是在大笑,他的嘴巴張的好大”,有的說“他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了”……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以最好地狀態(tài)去觀察人物的表情,去關注五官的變化、肌肉的變化,學生的那些有趣的笑臉表情深深地留在了他們的腦海中,為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學生的作業(yè)中表現(xiàn)的笑千姿百態(tài),不拘一格,達到了很好地教學效果。
2.“妙”之二,放大法
一張繪畫作業(yè),是學生繪畫水平的展示,是學生辛勤勞作的結果。無論成功與否,都是學生的“經典之作”。他們也想通過自己作業(yè)的展示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別人的認可。但在這些作業(yè)中,難免會有讓學生批評的作業(yè),但細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又都有各自的亮點。比如,有時候學生的作品整體上看上去效果并不太好,它的畫面太空、構圖太小。這時候,我會摁展示臺上的"放大"按鈕,一張大畫被分割成一張張的小畫展示到了學生面前,學生發(fā)出贊嘆:“它的顏色涂得真好”“它的線條很流暢”……通過把局部放大,學生看到了他涂色時筆觸按著一個順序涂的痕跡、用線的熟練程度。學生看到了它的好的一面,感受到了他作畫時的認真的態(tài)度,驚嘆于他的涂色技巧、用線技巧。學生有種被認可的感覺,自信心也隨之提高了。
3.“妙”之三,模糊展評法
每次展示作業(yè)或者示范總是會不自覺地按“聚焦”按鈕,總想調到最清晰的程度,把最清楚、最真實的地方展示出來。但事實上,換一種方式,采用逆向思維,或許會有不同的感覺。
例如我在上五年級的《色彩與浪花的印象》時,主要是感受莫奈的印象派風格,光影與色彩的感覺。一開始我是利用課件給學生看印象派的作品,但是看了之后,學生竟然對我說“老師,那上面畫的是什么呀,亂七八糟的。”“什么也不像,難看!”我變得不知所措了,心想:怎樣讓他們把思維從“像不像”的模式下跳出來呢?我想到了自己在學畫畫的時候,為了看自己的畫的效果,經常會瞇著眼睛站在遠一點的地方感受作品,這樣能更好地從全局來看,而不停留在單個形象上。我把書中的作品放在臺上投影展示,對同學們說“我們用模糊展示的方法來欣賞這些作品吧,看看你有什么感覺?”學生靜靜的看著,有的說“不清楚,模模糊糊的。”有的說“感覺都是些顏色,紅的、黃的、藍的、紫的……”有的說“好像有一縷陽光透過樹林照亮了整片樹林,樹葉反射出了不同的色彩,感覺像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天堂,好美啊!”……對于這時候的學生來說,已經沒有像不像的問題了,那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了色彩的美,感受到了印象派風格的美妙之處。學生的思維打開了,提高了自己的審美,達到了教學效果。
4.“妙”之四,負片、鏡像、黑白展示
我們知道繪畫的種類有很多:版畫、水彩畫、水粉畫、油畫、素描、速寫等,每一樣帶給我們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展示作業(yè)的時候,我們摁上不同的按鈕,也會讓我們的作業(yè)收到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他們也會多角度的欣賞一幅作業(yè)。一次,我在展示學生線描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個學生的作業(yè)整個效果并不是太好,但有一處線條處理的非常好,于是我想用“放大”的方法給大家看,但不小心摁了負片按鈕,學生叫了起來“哇,真漂亮啊!”“怎么這么好看的,好特別啊!”“這是某某同學畫的么?”我回頭看了大屏幕,只見在黑色的底子上,是一些亮閃閃的線條,對比強烈,特別美。之后,我再展示了一些其它的不算怎樣的作品,使這些原來不怎么樣的作品一下子“價值倍增”,都成了一件件藝術品。如果只是一般的正片展示或許不會有這樣的效果,那些學生也不會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興趣也不會那么濃了。在以后的作業(yè)展評中,我也試著選用黑白、鏡像展示。如我們學生畫的畫一般都是色彩豐富、五彩繽紛的,偶爾我用黑白展示法,學生感受黑白組合而成的畫也是非常精美的,感受到它們之間的對比美。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總結使用的一些方法,可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欣賞或展評作業(yè),用的好的話很容易提高整堂課的效率。只要我們不斷摸索、實踐,這些現(xiàn)代化的設備定能促進我們的教學,豐富我們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