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兵 諸亞平
摘要 分析了高溫對生豬生產性能的影響,并從豬舍選址規(guī)劃、建筑設計、遮陽通風和飼養(yǎng)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綜合控制高溫的措施,以降低高溫因素對生豬飼養(yǎng)的影響,科學指導養(yǎng)豬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 高溫;生豬飼養(yǎng);影響;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1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315-01
1 高溫對生產性能的影響
1.1 對機體健康的影響
1.1.1 對生理代謝的影響。夏季持續(xù)的高溫應激,使機體呼吸頻率和血液循環(huán)加快,生理代謝加強,體溫升高,體內脂肪蛋白質分解加快,一方面使體內代謝產熱增加,增加了體熱平衡調節(jié)的負擔;另一方面由于呼吸供氧不足,導致體內未完全氧化的代謝產物在體內蓄積。
1.1.2 對內分泌功能的影響。高溫導致甲狀腺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血漿中抗熱應激糖皮質激素水平升高,母豬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降低,孕酮、促黃體素生成不足,進一步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
1.1.3 對免疫機能的影響。高溫環(huán)境降低了機體正常生理機能和免疫力,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及肝臟解毒功能減弱。同時大量出汗,造成嚴重的脫水和體液平衡紊亂,進而誘發(fā)多種疾病,特別是當豬群健康狀況不良或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下,疫病暴發(fā)的可能性就更大。
1.1.4 熱射病。體熱平衡長期受到破壞,體溫升高,豬只昏迷,產生熱射病,嚴重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失調,心血管系統(tǒng)負擔過重,心力衰竭而死。
1.2 對生長性能的影響
1.2.1 對采食和消化生理的影響。高溫引起攝食中樞興奮性降低,使豬只食欲降低,采食量減少,消化道蠕動減慢,胃腸液、胰液的分泌及肝糖原生成等受到破壞,胃腸消化酶的作用減弱。
1.2.2 對肉豬生產肥育性能的影響。熱應激改變了機體內分泌的正?;顒?導致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調節(jié)物質代謝的激素分泌紊亂,從而引起機體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活動降低,繼而降低豬的日增重速度。同時為適應高溫應激,機體營養(yǎng)中用于抗熱應激維持的比例相對增加,用于生產的比例減少,因而使豬的增重減緩,生長肥育性能進一步下降。
1.3 對繁殖性能的影響
1.3.1 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持續(xù)高溫應激改變了內分泌機能的正常狀態(tài),使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甲狀腺功能異常,促甲狀腺素分泌量改變,血漿中促腎上腺皮質素顯著增加,間接地影響卵巢機能,誘發(fā)性機能減退,繁殖受阻,出現小母豬初情期推遲,經產母豬斷奶后發(fā)情延遲、無行為發(fā)情和排卵、發(fā)情周期延長等情況。母豬配種前3周、配種后3周及分娩前3周對高溫應激特別敏感。配種前和配種后1~3周內遭受熱應激的母豬,其受胎率明顯降低,出現胚胎早期吸收和死亡,因而產仔數和活產仔數明顯降低。妊娠后期的高溫應激使豬體溫升高,豬的生理發(fā)生一系列變化,黃體生成素和孕酮的分泌減少,最終導致母豬流產。同時妊娠后期也是胎兒體重增加的關鍵時期,高溫使母豬采食量減少,營養(yǎng)不足,影響胎兒的正常發(fā)育,這樣就造成胎兒出生體重小,出生后生長緩慢,免疫力差。
1.3.2 對公豬繁殖性能的影響。公豬睪丸溫度比深部體溫低幾度,這是維持其正常機能所必需的。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33℃或公豬深部體溫高于40℃時,則會導致睪丸溫度升高。睪丸對熱非常敏感,精液品質隨溫度升高而下降,表現為精液中精子數減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從而導致母豬受胎率下降,產仔數減少。高溫應激還會使公豬性欲降低。
2 控制高溫措施
2.1 加強對流通風降溫
2.1.1 豬場選址與設計。豬場一定要選在開闊、通風良好的地方,切忌選在背風、窩風的場所。豬舍朝向除考慮減少太陽輻射外,還需考慮朝向夏季主風向。豬舍前后行左右錯開,或左右行前后錯開,呈品字形排列,保證順氣流方向逐行錯開一定距離,有利通風。一般豬舍保持3m以上的凈高有利。
2.1.2 舍內對流通風。借助空氣的流動以驅散舍內豬體排出的體熱及其他熱,防止熱在舍內蓄積,而導致舍溫升高;同時在畜體周圍形成適宜的氣流,以促進畜體對流散熱與蒸發(fā)散熱。利用自然風實現對流降溫既經濟又節(jié)能,當風小或無風時,可用風機實行機械強制通風。
2.2 豬舍隔熱設計
2.2.1 屋頂隔熱。通常修建多層結構屋頂,綜合幾種材料的特點形成較大的熱阻,以求得良好的隔熱效果。修建多層結構屋頂取材的原則是:在屋面的最下層,鋪設導熱系數小的材料,如雨布、棚布、塑料膜等,以加強隔熱;其上是蓄熱系數比較大的材料,如草席、泡沫和石棉等;再上是導熱系數大的材料,如石棉瓦、磚瓦等,既能防水又能散熱。
2.2.2 墻壁隔熱。墻壁的隔熱對開放式和半開放式豬舍沒有實際意義,而對全封閉、縱向通風和水簾降溫的豬舍意義重大,應按屋頂隔熱原則進行設計,特別是受到太陽強烈照射的墻壁。
2.3 遮陽綠化防太陽輻射
遮陽可以遮擋太陽輻射,防止豬舍內過熱。通常采用遮擋窗戶、加寬挑檐、掛竹簾、搭涼棚以及植樹和棚架攀緣植物等行之有效的遮陽措施。綠化除具有凈化空氣、防風、改善小氣候狀況、美化環(huán)境等作用外,還具有緩和太陽輻射、降低環(huán)境溫度、降低舍溫的重要意義。
2.4 蒸發(fā)噴淋降溫
利用汽化吸熱原理使豬體散熱或使空氣降溫的辦法,分為豬體蒸發(fā)降溫與環(huán)境蒸發(fā)降溫2種方式:一是豬體蒸發(fā)降溫。包括向豬體表面灑水、噴淋及豬體水浴等。二是環(huán)境蒸發(fā)降溫。包括向屋頂、地面灑水或噴淋,舍內噴霧,或利用蒸發(fā)墊(水簾)降溫。蒸發(fā)墊(水簾)也叫水簾通風系統(tǒng),是一種使進入舍內的空氣預先借蒸發(fā)降溫的辦法,可達到降溫2~4℃的效果。
2.5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2.5.1 調整日糧。選擇適口性好、新鮮質優(yōu)的原料配合飼料,適當降低粗纖維原料配比,增加飼料中粗蛋白含量,可在飼料中添加5%以內的油脂。提供充足清涼的飲水。每天可投放一定量的青綠多汁飼料。
2.5.2 添加藥物。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 200~500 mg/kg,增強豬體抗熱應激能力,適量添加碳酸氫鈉(250 mg/kg)和微量元素鉀的含量,也可緩解熱應激對豬的不利影響。
2.5.3 調整飼喂方式。在早晚涼爽時讓豬吃好、吃飽??梢愿奈诡w粒料為濕拌料,少喂勤添,防止飼料霉變。創(chuàng)造光線柔和、環(huán)境安靜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
2.5.4 加強衛(wèi)生防疫管理。保持豬舍的清潔,定期消毒,滅蠅滅鼠,做好藥物保健和疫苗接種,防止傳染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