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麗 曾雪瓊 吳華堯 范遠豐 黃 河 鄺 榮
摘要 介紹了冬瓜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土壤選擇、播種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與貯運等內容,以期為冬瓜高產栽培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冬瓜;播種育苗;整地定植;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42.3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106-02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又稱枕瓜,屬葫蘆科。冬瓜營養(yǎng)較豐富,且有消暑解熱的攻效,是盛夏季節(jié)的重要蔬菜之一,對緩和蔬菜秋淡有重要作用,是茂名市蔬菜主要品種之一。一般產量在68~75t/hm2,收益1.5~1.8萬元/hm2,經濟效益顯著。冬瓜除作蔬菜用外,還可加工糖果或干制,種子和果皮可藥用。冬瓜喜溫耐熱,生長適溫在22~30℃,對光照要求不嚴,如幼苗期處在16℃左右的溫度下,經11h日照則開花早,雌花節(jié)位低。冬瓜根系發(fā)達,吸收力強,較耐旱。目前茂名市種植較多的冬瓜品種為廣東黑皮大冬瓜,該品種植株生長勢強,果實長圓柱形,皮色墨綠,肉厚白色,單果重13~15kg,肉質致密,耐貯運,味清淡,品質優(yōu)。1年可種植2造,春植在1~2月播種,秋植在7月上旬播種,春植全生育期為120d,秋植90d?,F將冬瓜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土壤選擇
冬瓜的根系發(fā)達,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但要奪取冬瓜的高產穩(wěn)產,宜選擇向陽、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為好,畦的方向以南北走向為佳。
2 播種育苗
春植冬瓜,采用播種育苗,可有利于苗期防寒、保溫。農膜育苗,幼苗抽出3~4片真葉,可揭膜煉苗,選晴暖天氣移植。秋植冬瓜多采用浸種催芽后直播,于小暑前播種,以免生長后期被寒潮侵襲而受害。一般用陽畦育苗。采用優(yōu)質腐熟的土雜肥與肥沃大田土以1∶2的比例配制營養(yǎng)土,混勻后過篩,裝入10cm×10cm的營養(yǎng)缽。把營養(yǎng)缽整齊地排放在陽畦內,然后澆水,上覆1層地膜以提溫保濕。選飽滿的種子放在3倍于種子體積的70℃熱水中燙種,邊燙邊攪拌,待水溫降至30℃時靜置浸種8h,搓掉種皮上的粘液,稍晾后用干凈濕紗布包好,放在30℃處催芽。大部分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每個營養(yǎng)缽內播種1粒,覆土1cm厚,播種后陽畦及時扣膜保濕。苗床溫度控制在28~30℃,出苗后適當降溫,白天陽畦保持25~28℃,夜間12~15℃。忌夜溫過高,否則易引起瓜苗徒長。小冬瓜較耐旱,播種時澆足水后苗期一般不再澆水;若營養(yǎng)土過干,可于晴天上午澆水,澆后注意陽畦的保溫和散濕。約35d,待苗長至3葉1心或4葉1心時即可定植。
3 整地定植
種植冬瓜的大田,要求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冬瓜不宜連作,前作是水稻田最好。要求犁耙曬白,施足基肥,基肥可施腐熟的農家肥或豬、牛糞、土雜肥37.5~45.0t/hm2,基肥與表土層充分混合。整地細碎均勻。起高畦、大畦,要求畦寬1.5~2.0m(包坑),畦高0.5m以上,以利灌水栽培。種植時,在種植的小溝或穴內再施用經漚制的豬牛糞、復合肥、磷肥等的混合漚制肥,每穴施用0.5~1.0kg,蓋上土層,不讓幼苗根系直接接觸肥料,以免灼傷幼根。春植當苗長出2~3片真葉、苗齡20~25d時即可進行移苗定植,規(guī)格為單行單株植,株距0.8~1.0m,植6 000株/hm2左右。秋植株距0.6~0.8m,植6 750株/hm2左右。
4 肥水管理
冬瓜生長需較充足的肥料,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根據冬瓜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適時、適量追肥。掌握“勤施、薄施,前輕后重、由淡到濃”的原則,重點應從引蔓上棚至結瓜后,瓜重達3kg左右時進行追肥,以氮、磷、鉀相結合,不偏施氮肥。待苗長出5~6片真葉時施三元素(氮、磷、鉀各15%)復合肥150~225kg/hm2,尿素120~150kg/hm2,促進伸蔓,增加植株營養(yǎng)積累。第1朵雌花開放后控肥控水,防止徒長,以利于保花坐果。當果實長至3~4kg時加強肥水管理,施三元素復合肥225~300kg/hm2,尿素150~180kg/hm2,氯化鉀120~150kg/hm2。隔10~15d施1次,連續(xù)施4~5次。冬瓜對水分的要求嚴格。幼苗期遇晴暖天氣,需早晚淋水1次,春植如氣候寒冷,可減少水分。瓜蔓上棚后需要水分較多,除每天淋水外,晴天要保持10cm左右的畦坑水,以利根系吸水,長期保持濕潤而不干旱,采收前10~15d要控制用水量,把沙坑的積水排干,以提高冬瓜的貯運性能。雨期注意排除積水。
5 植株管理
冬瓜莖蔓粗壯,結瓜期長,為減輕棚架的負擔,防止臺風吹刮倒棚,增加節(jié)間不定根吸收養(yǎng)分、水分需要,延長瓜蔓壽命,要進行壓蔓。選擇晴天,在主蔓3~4個節(jié)位處壓上泥塊,壓2~3段,使節(jié)間增生不定根,加大吸收養(yǎng)分能力。當瓜蔓長至30cm左右時,可插竹竿搭架引蔓,搭架高度1.5m為宜,上加1條較粗的橫梁連貫固定支架,引蔓時根據畦的方向,定向把蔓引向橫梁,有利結瓜后瓜葉遮擋太陽斜照而防止灼傷瓜實。在正常情況下瓜蔓的生長由細到粗,而一般在主蔓上結瓜。因此,為集中養(yǎng)分,供應主蔓的營養(yǎng)生長,應及時摘除側蔓,有利于通風透光、傳播授粉。冬瓜生長培育部位要求選擇在主蔓28節(jié)前后,并選擇瓜形均勻、瓜蒂較短且無病蟲危害的幼瓜,才能培植出碩大的瓜果。幼瓜選定后,應把再長出的雌花摘除。當幼瓜長至2~3kg時,可用麻繩結網將瓜吊于橫梁上生長。留瓜后,蔓苗再伸長到10節(jié)后將頂部摘除,以集中養(yǎng)分供應瓜實。
6 病蟲害防治
冬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疫病,其中以疫病危害最嚴重。應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塊種植,切忌連作。同時起高畦、開深溝,以遇旱能灌、遇雨能排;苗期和抽蔓期切忌重施偏施過量的氮肥。苗期猝倒病,用瓜克寧1 000倍液+云大120 1 500倍液噴施。注意在大雨或暴雨過后防治疫病,用博信1 000倍液+雙星疫寶800倍液噴施,或靈品1 000倍液+克丹1 000倍液噴施,或雙星霜霉威800倍液+雙星1號800倍液噴施??菸∮诎l(fā)病初期用瓜克寧800倍液,或20%地菌靈600倍液,或貝爾生8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用奧爾或千生800倍液噴施。防治炭疽病用炭疽諾康800倍液噴施。防治病毒病用毒盡800倍液或病毒克絕800倍液+加索1 500倍液+云大120液1 500倍噴施。防治日灼病用瓜葉或其他材料覆蓋冬瓜,減少陽光直射。冬瓜的主要蟲害有瓜薊馬、瓜絹螟、椿象、瓜實蠅、跳甲等。防治上選用高效低毒農藥輪換使用。瓜薊馬注意在坐瓜前防治,用加索1 500倍液或好年云大啶蟲脒800倍液或薊馬亮劍1 000倍液噴殺。瓜絹螟用雙星阿維菌素或閃打或蟲索敵1 000倍液噴殺。椿象用90%敵百蟲或雙星阿維菌素1 000倍液噴殺。瓜實蠅、椿象用90%敵百蟲600倍液或高效滅百可1 500倍液噴殺。跳甲、守瓜用福毒1 000倍液或銼蟲朗600倍液或毒斯本800倍液噴殺。
7 采收與貯運
老熟瓜在坐果后60d左右采收。冬瓜的搬運要小心輕放,運輸前要先墊好稻草。將冬瓜倒放疊實,在陰涼、通風、干爽的地方進行貯藏。在貯藏期間,每隔20~30d進行1次翻倒和檢查,發(fā)現爛瓜應及時清理。在常溫下,冬瓜可以貯藏2~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