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俠
興趣,也叫求知欲,它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源泉,是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捷克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一個人沒有食欲,勉強把食物吞到胃里,就會引起惡心,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饑餓的驅(qū)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會很好地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睂W生的求知欲也是如此。因此,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怎樣在教學實踐中啟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教育學生作好心理準備
蘇聯(lián)心理學家西·索洛維契克在其《學習與興趣》一書中充分論證了心理準備在形成興趣中的作用。他說,如果從心理上預先喜歡某一內(nèi)容,相信自己一定會對目前正要做的工作發(fā)生興趣,并精神昂揚的作手工作,興趣就會調(diào)動起來。比如,當你要學習數(shù)學這門平時你不感興趣的學科時,你可高興的搓著雙手微笑的對自己說:“數(shù)學,我從現(xiàn)在起真的喜歡你了!我將興高采烈的去學習書中的一切,我將愉快的完成學習計劃!”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回想一下當時的情景,立刻覺得渾身又充滿了力量。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動機
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興趣來自動機。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nèi)部心理動力。人們的各項活動都是在動機的驅(qū)使下進行的。內(nèi)部的動機越強烈,則人的外部行動越堅決,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的決心也越大。這種心理動力如果建立在強烈的求知欲上,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并會刻苦努力地學習。指導學生形成遠大的社會動機,引導學生以天下為任,樹立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全人類之幸福而學習的遠大理想,對于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逐步培養(yǎng)起對學習的興趣是極為必要的。
3.指導學習策略
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要學會學習,就得擁有一定的學習策略。心理學研究表明,認知策略越好,學習動機水平越高。良好的認知策略能幫助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信息加工,使學生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得到一種享受,從而學得更好、更快、更高興。因此,樂學必然要依賴于會學。不會學,學不好,最后自然是不愿學、厭學。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讓學生用良好的學習策略來控制他們的過程,成為一個真正能獨立學習的人,對于提高學生認知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4.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過深,學生望而卻步,會減低學習興趣;教學內(nèi)容過淺,學生唾手可得,也會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時,就應當貫徹維果次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思想,注意深淺得當,同時,還應當善于在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去講授某些新知識,并把新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5.改進教學方法
知識學習中總有一些枯燥無味,很難引起學生興趣的內(nèi)容,在傳授這些知識時,有賴于教師用方法的新穎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地把枯燥無味的東西變?yōu)榻蚪蛴形兜臇|西。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善于把這些困難的問題通過自己富有藝術(shù)的講授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學好學。另外,在教學中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表揚和激勵,也會使學生在成功中找到樂趣,逐步變得自信愛學起來。
6.利用課外活動
教育實踐表明,讓學生參加各種課外興趣小組,不僅能使他們學到既動腦又動手的本領(lǐng),而且能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起新的學習需要,發(fā)展廣闊的學習興趣和中心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不僅要組織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還要刻意組織差生參加課外活動,因為一些成績差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qū)W習不感興趣,但他們當中不乏熱衷于文娛、體育等活動的人才。如果能組織他們參加這類活動,就可逐步把他們在這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
7.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能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有一定的演講技巧和課堂組織能力。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面,不斷接受新知識。科學技術(shù)日新月異,不及時學習就要落后,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多才多藝,學生喜歡博學的教師,對自己崇拜的教師學習積極性就高,對自己鄙視的教師學習興趣差。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jié),以便學生養(yǎng)成對學習的興趣。這也是我們素質(zhì)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者單位:河南省夏邑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