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革
摘 要: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人們交流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教師的語言,是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發(fā)展智力以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教師的語言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語言 教師的語言 教師
教師的語言分為教學語言和教育語言兩種。從教學語言來說,它影響著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影響著學生知識的接受和智力的開發(fā)程度,還影響著學生語言的發(fā)展。教學語言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最重要的必備條件之一,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從教育語言來說,它影響著學生思想和心靈的塑造,關系到培育下一代和締造祖國的未來。起著播種和耕耘學生心靈的作用。
一、教師的語言要有科學性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他的語言必須具有嚴密的科學性。語言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準確性、邏輯性與規(guī)范化三個方面。
二、教師的語言要有藝術性
教師雖然和演員不同,但是教師和演員的語言都要有吸引力。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有藝術性。語言的藝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和富于節(jié)奏三個方面。
三、教師的語言要有啟發(fā)性
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教師的語言要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獲取知識、教育自己、陶冶情操。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要有啟發(fā)性。
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真摯的熱情,才能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當學生不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有的教師往往挖苦諷刺說:“什么也不會”、“太笨了”等等,這樣的語言好似摧殘學生心靈的冰霜,會把學生的積極性一掃而光。在教師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更應該以火熱的感情,啟發(fā)的語言,親切的口吻去教育,創(chuàng)造出一種心理相容的情感氣氛。如果采用刻薄帶刺的語言,粗暴蠻橫地進行批評,只能激起學生的怨恨和抵觸。
總之,教師要掌握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和啟發(fā)性。要備好教學語言。教材中的語言是比較簡練、準確的。教師對教材中的每個定義、定理、概念、名詞術語等真正弄懂弄通,認真研究,備好教學語言,才能把知識講準、講清。要注意學習新知識。知識在不斷發(fā)展,不斷更新。語言也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要正確使用語言,就要用新知識武裝自己,打下深厚寬廣的知識基礎。知識淵博了,說話才能有底。要掌握所任學科的語言特點。每個學科都有本學科的語言特點和術語,各科教師都下功夫去學習掌握它,以避免說外行話。
作者單位:山東省滕州市龍泉成教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