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薄耙寣W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庇纱丝梢娎首x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把文字符號變成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維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這里,我談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勉。
一、創(chuàng)設開放性朗讀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時要使學生“入情入境”。葉圣陶曾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朗讀教學十分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由一個旁觀者變?yōu)橐粋€當局者,去親近人物,感知事物,為接下來的感情朗讀做好準備。在這種情境下,有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學課文《兩只鳥蛋》,我準備了幾個鵪鶉鳥蛋,讓孩子觀察外觀形狀并親手觸摸,通過觀察觸摸,孩子們知道了鳥蛋是圓圓的、滑滑的,這時孩子們興趣濃厚,在愉悅中積極朗讀,都朗讀出了鳥蛋的可愛,感情色彩非常到位。
二、分配表演角色朗讀課文
在課堂上,教師分角色表演朗讀能激發(fā)孩子們的朗讀興趣,通過進入角色,使他們把心中的情與文中的人和事融為一體,讀出各種人物的喜怒、善惡,讀者繪聲繪色,聽者身臨其境。如教學課文《坐井觀天》一課,可讓孩子分角色充當小青蛙和小鳥,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扮演小青蛙的同學讀出了無知、愚蠢的語氣;而小鳥則讀出了講道理、笑小青蛙無知和著急的語氣。同學們被小動物們的話語感染著,當同學們讀到“我口渴了,飛了一百多里,下來找點水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它是學好物理、化學和計算機等學科的重要基礎。學好數學,對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用意識,認識數學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形成理性思維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進入高中以后,許多學生數學成績下降,而其中不乏小學、初中數學成績的佼佼者。造成高中生數學成績不佳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教師應采取相應的對策以解決這一實際問題。
一、影響數學成績的因素
1.基礎較差
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大部分學生“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數學成績不錯,其實他們“欠”了很多“帳”而沒有意識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欠”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帳”,他們把精力花在了解難題上,直接影響了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二是“欠”運算之“帳”,在初中階段,重“推理”輕“運算”現象十分突出。由于運算不過關,導致高中學習常常出現“會而不對”、“錯而不會”的現象。由于欠帳較多,影響高中課堂的學習。
2.被動學習
有些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如表現在:不制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而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等。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3.學法不當
相對說來,高中階段學習具有知識量大,難度大,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等特點,很多學生對此了解甚少,仍沿用初中那一套學習方法對付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欠思考,理解問題膚淺,不善于記憶,不善于歸納和總結。相反,有的學生為了顯示自己比別人“聰明”,課堂上盲目應答,長此下去,會使學生養(yǎng)成不動腦筋的懶惰習慣,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準備不足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如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就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二、提高成績的主要措施
1.仔細閱讀教材
通過仔細閱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逼迫”那些不愿動腦筋的學生不得不去思考問題。一般可要求一節(jié)課內容閱讀兩次。第一次上課前閱讀,要求學生閱讀課本時,不能象蜻蜓點水或看小說一樣,因為課本的編寫是專家長期學習反復實踐,不斷積累的情況下完成的,因此要求學生先逐字讀,后逐句讀,再逐段讀,最后整節(jié)讀,最大限度地讀懂各字、句、段的含義,歸納本節(jié)內容的“中心思想”,對本節(jié)知識有一個初步了解。第二次是課后閱讀,對所學課程研討后,檢查、總結自己的閱讀情況,哪些地方沒有讀透,帶著問題再閱讀,并在書的四周空白處記上一些自己的簡要體會以及有利于記憶的、帶提示性的只言片語,以便隨時查閱,方便學習。
2.學會認真思考
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一題多想。在解題的學習活動結束后,要求學生進一步去“想”,這道題運用了哪些概念?主要考查了什么知識點?能不能變?能否推廣?推廣后有多大價值等等。我們知道,有些證明題方法簡單容易,其價值往往也不被人所注意,然而在這簡單容易中卻潛藏著不凡,可啟發(fā)學生用常規(guī)方法給出證明后并未罷休,而是請學生思考,有沒有非常規(guī)證法?經師生共同努力,又給出了九種方法,用到了二次函數、函數的值域、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三角中的萬能公式、橢圓的離心率、定比分點、直線的斜率、均值不等式等背景知識,而且發(fā)現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結論可以加強。此外,還向學生指出,上述九種證法滲透了方程、函數、數形結合、等價變換、分類討論等常用的高中數學思想,使學生的思維范圍得以拓寬。
3.勇于提出問題
在課堂上,學生要勇于提出問題,尤其是反提問題。課堂上要打破“老師提,學生答”的傳統(tǒng),讓學生反思后根據自己學習的需要向老師提出問題,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問題,不斷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空間。
4.防止急躁情緒
高中生畢竟年齡不大,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高中學生比較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讓學生們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fā)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5.加強課后輔導
高中數學中易分化的地方多,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難度大、靈活性強等特點。教師應當采取多次反復、加強輔導、開辟專題講座、指導閱讀參考書等方法,將出現的錯誤提出來讓學生們議一議,充分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通過變式練習,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以達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實驗高中
喝”和“天無邊無際”時,孩子們用手比劃著天那么大,班里同學們感受到天是特別的大,都伸出了舌頭。當同學讀到“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天不過井口那么大,我不會錯的?!贝蠹叶紴樾∏嗤芨械綗o知而可笑。最后扮演小青蛙的那個同學聽了小鳥的話還跳了出來,他的舉動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學們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上來表演朗讀。可見分角色表演朗讀能激發(fā)同學們朗讀的興趣,效果極佳。
三、教師進行范讀引領
在小學,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強,借助兒童的這一優(yōu)點,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低年級學生學習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開始階段,他們年幼無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讀對兒童來說很難,這樣就需要教師正確、耐心地去指導、范讀,教給他們讀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能力,為他們到高年級時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
四、重視重點字詞的挖掘
一般說來,良好的課堂氣氛僅僅是激發(fā)學生朗讀愿望的外在條件,只有學生“自己想讀,有情想表”才能讀出真情實感,體會課文中語言文字的美正是促使學生讀好課文的內在動力。如《窗前的氣球》一文,課文講述了科利亞因得傳染病不能外出,沒有了朋友的陪伴,感到孤單,無奈,感到這樣的生活真沒意思。首先可讓孩子進入情境,假如你得了傳染病,沒有了朋友的陪伴玩耍,你心情會如何?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讓孩子們充分體會感受后,又讓孩子們抓住重點字詞來朗讀,如“靜靜地躺在床上——靜靜;呆呆的望著窗戶——呆呆地”抓住這些重點字詞朗讀,孩子們讀得那么的傷心、孤單、無奈,有幾個孩子還哭了。此時,他們不知不覺自覺地把自己的體驗融入了朗讀,讀得動情而真實。只有他們準確地把握了文字中情感的變化,融自己的理解于朗讀之中,真情實感才會自然流露。
五、訓練朗讀技巧
在教學中,教師可預設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課堂朗讀的方法愈多,使學生得到不同形式的訓練,這可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感情,提高朗讀水平。自由讀可使學生盡情體驗、表現,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默讀可給學生細細品味的機會,有助于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發(fā)揮特長。
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朗讀教學,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組織教學,使師生的朗讀具有聲情并茂的節(jié)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呈現出作品的聲音美、神韻美,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以利于語文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