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霞
語域知識的習得是《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新要求,是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學生語域知識的運用能夠反映出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技能和水平,提高英語書面表達的效果。
1.英語語域的理解
詞典中對英語的“語域(register)”是這樣解釋的:(linguistics)range of vocabulary,grammar etc used by writers in professional contexts.也就是說指根據(jù)語言使用的社會情景定義的一種具有某種具體用途的語言變體。
英語語域具有以下特點:(1)體式性,即通常所說的口頭語與書面語的差異性;(2)功能性,即各語域的詞匯具有明確的語域功能;(3)規(guī)范性,即語域的使用應該符合語言規(guī)則。
2.英語語域在寫作中的作用
2.1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表達能力
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都有一種感覺:學生的作文大多用詞簡單、結構松散,從語體角度分析,正式程度都較低,呈口語化的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語域的運用不當而造成的錯誤。
2.2提高學生對語體的分辨力
我們知道不同的語域語言變體彼此是有區(qū)別的,也是學生寫作的難點之一。學生的絕大多數(shù)語篇語域知識是通過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獲得的。因而,在教學中只有通過一定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明白語體的存在價值。
2.3提高學生的組詞造句運用能力
英語書面表達的“得分點”在于學生能夠靈活地進行組詞造句。英語語域的運用則能清晰地反映出學生在組詞造句上的思維性和感悟性。這也是英語高考的必然評分點之一。
3.英語語域在寫作中的運用
3.1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準確性
我們知道,英語的書面表達應該具有準確恰當?shù)奶攸c,即coherence[being(of ideas,thoughts,speech,reasoning,etc)connectedogi-
cally or consistently;easy to understand;clear.]連貫性,一致性??梢岳斫鉃橛^念、思想、言論、推理等表達準確、合乎邏輯;前后一致;讓人易懂。這就要求寫作時明確試題規(guī)定的任務,準確貼切地選擇詞語有效地表達事物的概念和人的思想情感。如不能準確地理解詞語的詞義就去跨域使用,必將會出現(xiàn)詞不達義、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達不到指稱事物和目標讀者交際的目的。如要表達的是演講稿、發(fā)言稿,則語言必須符合口語習慣,隨意體較為受歡迎,如果過多地采用正式體則顯得教條、呆板,缺乏應有的生機活力,語言也就沒有感染力。
教學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增強語域的表達能力。例如:I am not able to watch TV,because I live in school.(逗號顯示非正式的特征)→I cannot watch TV because my dorm has no TV set.用since,for表共享原因可能更好,因為本句重點說明我無法看到電視,進而為以后闡釋自己對外界知識了解不多提供立論基礎;但作者提供的原因并不直接,他所認為的共享知識“學校宿舍沒有電視”并非一定共享。另外,be able to指“能力”,實際上作者想表達“不可能”cannot。學生如果注意了彼此間的區(qū)別,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3.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重點表達力
英語書面表達的“亮點”是看學生的語言表達重點清晰突出,即體現(xiàn)言簡意賅的特征,對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討論,思路清晰,支持有力,不寫與題目無關的東西。中國學生易受發(fā)展性因素和漢語負遷移的影響,過分依賴于漢語運用的感覺且表現(xiàn)出明顯的口語化現(xiàn)象,偏離了原汁原味英語語篇運用的常規(guī)。因此,作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多分析語言現(xiàn)象,注意詞匯句型的語域功能,多積累、多感知、多體會,方能為寫出好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感悟性
英語語言同漢語一樣也有一定的修辭手法。如:“bug”一詞譯成漢語“臭蟲”。其電腦術語義指“系統(tǒng)、設備或程序中的一種錯誤或故障”。“臭蟲”獲其殊榮完全是因為騷擾電腦科研人員晚上工作,遭人痛恨而得。這就要求人們在選擇詞語時,注意使用詞語中最具普遍性的意義。要多模仿原汁原味的精美句型、短文,使用比喻、借代、典故等不能生搬硬套,必須理解其文化背景,適應交際的需要,符合詞語規(guī)范化的原則,才能避免“中國式英語”的出現(xiàn)。
總之,教學中充分理解語域的內涵及其功能特點,靈活的運用語言,定能寫出內容充實、語言豐富、過渡自然、表達地道的美文佳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市三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