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霞
一、課程分析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是仁愛版教材第三單元第二話題,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當今英語課堂教學應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去創(chuàng)造一種新型課堂。本課話題是談“職業(yè)”,該話題主要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興趣,開拓學生思維,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職業(yè),鍛煉他們的反應和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交流,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學習者分析
本班學生是初一的新生,通過兩個多月對學生的了解,我認為大部分學生的思想積極,思維活躍,學習熱情高漲,求知欲望強,好表現(xiàn)自己,同學之間具有合作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嘗試使用新型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向全體師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在愉快的教學中完成教學目標。
三、學習目標
1.學習有關職業(yè)的詞匯及句型。
2.在真實的語境中鍛煉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四、設計理念
根據(jù)《新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要求教師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只注重傳授而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本課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觀念,教師采用多種鼓勵的手段進行評價,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共同努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五、多媒體教學
本節(jié)課是技術信息與英語學習相整合。學生已經(jīng)學過一些相關知識,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同時搜集我們周圍一些人的相關職業(yè),制成圖片,放置在幻燈片里,形成動感。通過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
六、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課前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確定教學方式,明確教學手段。教材中unit3第二主題的主要話題是談論What does your mother do?因此以本話題為中心,把搜集的職業(yè)材料在上課時備用。觀察哪個小組學生搜集的詞匯多。這個活動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運用英語機會。把職業(yè)用英語表達出來,相同的刪掉。幫助學生整理詞匯,進行積分。
2.導入新課
教師開始上課,讓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職業(yè)詞匯。小組選派代表快速讀出詞匯,要求發(fā)音準確,語義正確,拼寫無誤,然后進行積分。這樣學生們紛紛表現(xiàn),課堂活躍。然后教師把詞匯寫在黑板上,利用搜集的詞匯進行教學,引導What do/does+主語+do?的句型,教師與學生配合完成對話,讓學生領悟。
3.實踐和體會
進入主要內(nèi)容之后,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職業(yè),讓學生進行一問一答,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欲望。教師自編對話用多媒體放映,讓其聲形并貌,以動感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然后各小組活動,利用自己搜集的相關職業(yè)詞匯,讓學生扮演他們生活中人物,聯(lián)系以往的知識,自編對話進行表演。鼓勵學生積極上臺展示本組的成績,教師積分,最后評選出優(yōu)秀小組。從中可以看出每個小組積極踴躍,口語流利,體現(xiàn)他們知識的綜合性,學生們特別高興。
七、反思
《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習英語不能呆板,多給學生設立語境,貼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身臨其境,這樣才對英語有感悟,讓他們發(fā)現(xiàn)語言的用途,在操練中掌握語言。從上面的課堂案例中我得出越真實的語境對學生越有吸引力。讓孩子多說,在說中鍛煉自己。但是往往在課堂上會出現(xiàn)缺乏參與意識的學生,這樣就要求教師采用激勵的方式來刺激他們?yōu)樾〗M增光。就向案例中出現(xiàn)的評價方式——積分制,大大活躍課堂氛圍。綜上分析教學新知識,需要教師在課前分配好任務,課上設立真實情景,讓學生在練中聽、聽中說的過程理解語言。還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本案例運用積分制來鼓勵學生學習英語,活躍課堂氣氛,在愉塊的教學中完成教學任務,使孩子們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讓學生的英語程度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雙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