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旭
【摘 要】在學(xué)生考場議論文寫作中,需要事例敘述作為觀點的支撐,但學(xué)生往往在這方面表現(xiàn)不佳,影響了考試成績。筆者對此問題作了深入思考,把議論文中的敘事句式分為十大類,分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guān)鍵詞】作文 議論 敘事 句式
在考場作文中,學(xué)生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敘事不生動。雖然議論文并不要求像記敘文一樣描寫得細致,但是即使是粗線條的敘述也應(yīng)該把握語言的生動與藝術(shù)。雖然教師可能講了很多的修辭,但學(xué)生依舊不能運用自如。我想,這里面是因為還缺少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給學(xué)生一定的敘事模式,把它作為觀點和修辭之間的橋梁,讓學(xué)生快速寫出讓人感覺不錯的敘事語段。筆者從許多的考場優(yōu)秀作文去粗存精,選出十一類經(jīng)典句式,供學(xué)生寫作時參考,實際證明,效果不錯?,F(xiàn)分類進行闡述。
一、運用二、三、四字整句
整句,即重復(fù)著使用結(jié)構(gòu)相似的句子。從修辭的角度理解就是排比與對偶。整句可以增加語言的音樂美、節(jié)奏感。而二、三、四字整句以其短句的形式,使內(nèi)容更加凝練,節(jié)奏更加明快。例如:
(1)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隆的頒獎詞)
(2)汶川傷,舉國殤!(2008年高考全國優(yōu)秀作文《向生命致敬,為人性喝彩》的開頭一段)
(3)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fēng),激蕩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吉吉的頒獎詞)
(4)長卷舒展,活字跳躍;圣火激蕩,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xiàn),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張藝謀奧運團隊的頒獎詞)
二、判斷句式
判斷是一種肯定,本身就是一種濃縮。有時可以省去中間的“是”,使表達更精煉。例如:
(1)(莊子)他的表情太豐富了,一會兒是尖銳無比的人生解剖師;一會兒又是沉湎往事的詩人;一會兒是濮水上的泛舟者、閑釣者;一會兒又是土屋前閑坐無聊的窮漢;有時他去遠游,有時他又安坐家中洋洋灑灑地記錄著他的思想——我們確實無法界定他的形象,他太豐富,太浪漫,太抒情,太不拘一格,或者說,有時他太出格。
(2)屈原,一個挺立的身軀,一個不屈的忠臣,一個民族的靈魂。屈原是孤獨的,他一個人行走在汨羅江畔;屈原是幸福的,他被人們記在史冊,裝在心中。
(3)是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nóng)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愿望,寫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三、肯定與否定的對比
對比,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而肯定與否定的對比可以增加句子的整齊美與哲理的思辨性。例如:
(1)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zhuǎn)成白發(fā),不變的是真情。(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韓惠民的頒獎詞)
(2)是什么讓大地充滿生機活力,不要以為這是一幅水彩畫,其實它是春撫摸著大地,是什么讓大自然充滿激情,不要以為這是一首流行歌曲,其實它是夏奔放的表現(xiàn)。是什么讓禾苗壓彎了腰,不要以為這是揠苗助長,其實它是秋的成熟。是什么讓大地一片沉寂,不要以為這是世界末日。其實這是冬的矜持。
(3)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唐山十三農(nóng)民兄弟的頒獎詞)
四、主客對白
主客對白,原是漢賦的常用手法。作文敘事中偶爾用之,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確實也能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例如:
(1)一位“芰荷為衣,芙蓉為裳”的詩人披發(fā)行呤于江畔,我見他形容枯槁,卻不為己哀,大聲呤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當(dāng)我問他何不自傷身世時,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這是志潔。
(2)莊子的第二個獨特之處在于,他是先秦諸子中惟一不對帝王說話而對我們這些平常人說話的人。當(dāng)別人都在對著諸侯不甚耐煩的耳朵喋喋不休地說著如何“治人”的時候,莊子轉(zhuǎn)過身來,懇切而激動地告訴我們?nèi)绾巫跃扰c解脫,如何在一片混亂中保持心靈的安寧與清凈,如何在丑惡世界中保持住內(nèi)心的自尊自愛,不為時勢左右而無所適從,喪失本性,以及如何在“無逃乎天地之間”的險惡中“游刃有余”地養(yǎng)生,以盡天年。
五、介賓強調(diào)
句子的核心在謂語,而表意的核心在狀語,而常用的狀語是介賓格式,所以抓住了介賓狀語,也就抓住了表意的核心部分??梢允乖炀涓菀?表意更精確。例如:
(1)千鈞一發(fā)時,他振聾發(fā)聵,當(dāng)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dān)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職守,凸顯共產(chǎn)黨人的本色。(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經(jīng)大忠的頒獎詞)
(2)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懼,不逃避,更談何放大痛苦。他以一種達觀的態(tài)度對待挫折。在樂天知命、通達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莊差?!翱最仒诽帯?“貧賤不能移”,正是對這種處世態(tài)度的概括。
(3)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圣和中國人的驕傲。(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金晶的頒獎詞)
(4)當(dāng)兩名被困礦工在地震發(fā)生近20天后奇跡般生還時,你感受到生命的堅韌了嗎?當(dāng)“敬禮娃娃”掙扎著向救援人員舉起右手行少先隊禮時,你感受到了那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恩嗎?當(dāng)一名救援的戰(zhàn)士跪地哭泣著說“求求你們了,讓我再救一個吧,我真的還能再救一個”的時候,你受到震撼了嗎?
六、山川草木為喻體
山水花卉,給人的美感是非常直接的,而且他們有著自由多樣的象征意義。這些元素的介入,會使作文敘事更具形象感與高雅性。例如:
(1)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么寄托?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托于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zhì)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tài)流傳至今。
(2)“眾人皆濁唯我獨清”,你高聲吟唱著蕩氣回腸的詩句,留給歷史一個背影。驀然間,你的背影里出現(xiàn)了橘的風(fēng)骨,那是“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堅貞。那么傲岸,那么清雋,散發(fā)出陣陣芳香。漁父勸你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可他忘了,你是橘,你能做的就只是“哀民生之多艱”,而不是承歡楚王,隨其流,逐其波。但你終究是那是個續(xù)寫橘的圣者。
(3)你,嵇康,一朵空谷的幽蘭,傲然挺立。只有空谷才能養(yǎng)育你。朋友入仕,你憤寫絕交書,生命將終,你獨奏廣陵散,留一段幽香飄揚世間。
七、寫景引入
興,是從《詩經(jīng)》就開始的中國傳統(tǒng)的寫作手法,而借景抒情、以景襯情更是中國文化的根脈。例如:
(1)依舊是那秋冬的的寒風(fēng),依舊是那淚羅的清聲,你是否依舊一步一回頭地望著你的家鄉(xiāng),望著你的祖國?你是否依舊在汩羅江畔執(zhí)著地守望,守望著能回到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會有誰能徹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說,生命的過程恰好是從激越走向安詳;如果說,人生的歲月必定是從絢爛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詳嗎?
(2)一聲浩嘆,從那一簇藍瓦黃墻的村莊里傳來,余音綿長,和那一條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蒼茫里蜿蜓而來又蜿蜓而去,彌漫著,如麥田上濃得化不開的霧氣,我聽見了在泗水岸上“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從春秋時代一直持續(xù)到了現(xiàn)在。
(3)湛藍的大海,漫漫的黃沙,都擋不住邊疆各族與海外旅人前往唐朝的腳步,從爛陀羅寺的佛經(jīng)到西域的炸油餅,唐代帝王們只是微笑頷首,欣然接受。哪怕“滿長安之人,競相胡服?也沒有誰大罵成何體統(tǒng)”。佛教風(fēng)靡全國,中宗也只是點頭,指兩匹白馬,再去求經(jīng)回來。于是各異的色彩在這里交織,各異的文化在這里碰撞,受“儒釋道”影響的詩人留下了后人不能望其項背的華章。
八、評價引入
敘事貴在懸念,先將對主人公的評價放前,再告訴讀者他是誰,再敘述事件,無疑是設(shè)置懸念的好辦法。例如:
他辨清了現(xiàn)實與理想,讓他成為與牛頓、愛因斯坦齊名的物理北斗星。他是誰?他便是霍金。曾經(jīng)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一位女記者問到:“難道你不認(rèn)為被上帝定在輪椅上是一種悲哀嗎?”頓時全場啞然。然而霍金用他唯一能動的手指在鍵盤上敲道:“我不悲哀,卻很幸運。上帝定我在輪椅上同時賦予我可以想象萬物、激發(fā)斗志的能力。我已朝著自己的理想出發(fā)?!弊匀凰A得全場最熱烈的掌聲。
九、設(shè)問與反問
要想突出內(nèi)容,設(shè)問與反問是最簡單而又最見效的方法。例如:
(1)當(dāng)你從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的群眾走上街頭為災(zāi)區(qū)捐款、捐物、獻血時,你感受到了大愛的光輝嗎?我們的愛心在這一刻決了堤!我們捐款、獻血、默哀、祈禱……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每一個人都能強烈地感受到內(nèi)心深處
(2)不羈的詩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傾軋與黑暗?倒騎青牛,寄情山水,清風(fēng)為伴,明月為友,找到自己的位置,詩仙才成為真正的詩仙。
(3)而今天呢?多少人在溫柔富貴鄉(xiāng)中疲軟了筋骨,麻木了的神經(jīng)?物欲橫流流斷人情,歌舞升平平息壯志,阿諛奉承迎合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他們不辨清濁、好壞,只在利益的旋渦中打滾。千百年民族精神大氣磅礴,還有誰唱?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還有誰傳?
十、復(fù)句強化
事情總是復(fù)雜而多變的,所以運用復(fù)句往往能表現(xiàn)事情的復(fù)雜與多變,同時在突出強化內(nèi)容方面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例如:
(1)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zhuǎn)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劍英的頒獎詞)
(2)“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他明辨也使我折服。當(dāng)山濤到別處做官,特意令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時,嵇康明辨是非,寫了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從此與他斷絕關(guān)系。當(dāng)受到鐘會的陷害,將受司馬昭之刑時,他本可以求司馬昭放他一馬,他便可貽養(yǎng)天年。然而,他毅然決然踏刑場,在三千名學(xué)生面前彈即將面為絕響的《廣陵散》,令人為之可惜。
(3)齷齪的世俗中,陶潛深思了,慎辨了,于是他選擇了歸隱田園。或采菊東籬,或帶月荷鋤,或飲酒草堂,或醉撫素琴,或讀書吟詩,或臨谷長嘯。
(4)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chǎn),一生奔波。為了學(xué)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yōu)榻逃龀隹!?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胡鐘夫婦的頒獎詞)
十一、引用點化
引用可以豐富內(nèi)容,引用可以開拓意境,一篇文章怎能少了引用?這里主要提兩種在敘事中的引用類型:
1.開篇引導(dǎo)
例如:
(1)“人以飲酒而死,他以飲酒而生?!比罴园籽蹖ΥY俗之士,不屑于與他們?yōu)槲?。?dāng)司馬昭看上他的女兒,希望能迎娶他女兒到司馬家時,阮籍明辨是非,深知這是不仁不義的事。于是他以酒為籍口,每當(dāng)司馬家族的人到來的時候,他就喝酒,有時真醉,有時假醉,如此六十天,直到司馬家的人實在不得已,終于放棄迎娶他女兒的打算。
(2)“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李白被拋在這個世界上,似乎從來沒有感受過來自這世界的溫暖。于是,在一個靜夜里,李白寫下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千古傷心之詞。故鄉(xiāng)在哪里?能驕傲地說出“我家江水初發(fā)源”的蘇軾是多么令人羨慕啊,在漫長的旅途中能有一個地方寄托美麗的鄉(xiāng)愁,即使身處漫長旅也充滿了傷感而溫暖的詩意。
2.連續(xù)化引
例如:
(1)蘇軾無疑是文壇的雄才。他是高歌“大江東去”的關(guān)東大漢,他是低呤“十年生死兩茫?!钡陌V心男人。
(2)國破之亡,喪夫之痛,改適之苦,易安于亂世中爭渡、爭渡,到頭卻也失去了歸路。滿腹的傷感蒙蔽了她明辨的慧眼,她在雙溪的扁舟上愁腸難斷,虛夢不醒。然而,世間的滄桑揭開了惡夢的帷幕,于是易安明辨了前路,她灑脫愁腸,揮棄手中易逝的黃花,在雁字齊歸之時勤修《金石亭》,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詞》。痛夢大醒,在黑暗中她點起了一盞孤燈,明辨前路,蹣跚地前行。
以上從敘事模式的角度給學(xué)生提供了十一類經(jīng)典句式,這果需要說明:一是這些不是唯一的,學(xué)生完全可以根居自己的閱讀去完善并充實,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的語言表達習(xí)慣;二是這些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考生應(yīng)根據(jù)內(nèi)容,靈活地增加或刪減內(nèi)容,使表達更加地豐富;三是這里面的內(nèi)容有些是與修辭相一致的,是彼此之間的一種相互照應(yīng)與強化。
★作者簡介:杭旭,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紀(jì)念中學(xu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