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玲
摘要: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意作文,是大多數(shù)教師面臨的難題。在這里,作者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經(jīng)驗。
關(guān)鍵詞:小學生作文教學;培養(yǎng)興趣
一提起作文,大多學生都感到頭痛,寫起來常常是東拼西湊。長此下去,學生對作文就缺乏了興趣,甚至產(chǎn)生了反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意作文呢?
一、樹立信心,讓學生相信自己能行
樹立信心是作文的前提。有些學生由于寫作基本功較差,便錯誤地認為自己不聰明,沒有寫作文的腦子。對于這類學生要從堅定其信心入手,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在能力。為此,我專門組織此類學生進行座談,先讓他們欣賞小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再讓他們讀一讀本班學生的習作。同班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使他們產(chǎn)生了希望,樹起了信心。最后,我捧出其他學生一年內(nèi)的作文資料如日記、閱讀筆記、小練筆、作文等,有些學生足有10多本,再讓學生談感受,其中的道理他們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二、激發(fā)寫作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自覺能動性,在教學中我十分注意通過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留意生活的習慣,表達所見所聞所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使作文成為他們喜歡的作業(yè)。
如在一次作文教學中,老師引導(dǎo)學生回憶當天發(fā)生在教室里的一件小事。學生都懷著濃厚的興趣認真思索著,但是很多同學只是搖頭,這時一個細心的女同學舉手發(fā)言:“老師,有件小事不知可不可以寫?課間休息時,有個男同學把小紅放在桌角的書碰掉在地上,可那個同學瞥了一眼走開了,沒當回事。第二個同學視而不見,并在書皮上踩了一個臟腳印也走開了。這時,我真有點看不順眼,正想走過去撿書,可小麗同學搶先一步,把課本撿起來拍去塵土,并整齊地放在原處。”老師及時給予肯定,告訴學生剛才發(fā)現(xiàn)的這件事寫出來既新鮮又有真情實感,并引導(dǎo)學生對涉及這件事的幾位同學的做法發(fā)表評論。全班同學情緒高漲,積極參與,把發(fā)現(xiàn)的材料一一說了出來。這樣,學生的選材門徑終于打開了。
因此,在學生缺乏寫作欲望、感到無材料可寫的情況下,硬要求他們被動作文,那文章一定不好寫,也一定寫不好;反之,學生出于自覺的寫作要求,有材料可寫,有感而發(fā),主動作文,那作文就一定容易寫,也一定寫得好。
三、加強指導(dǎo),使學生懂得如何寫
心里有話寫不出或道不明,是一些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的另一原因。怎樣使學生“會寫”呢?我的做法有二:一是指導(dǎo)閱讀。我發(fā)動學生組建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由閱讀,并指點閱讀方法。二是模仿作文。我先以范文引路,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相類似的事情(或者老師提前安排學生活動),然后模仿范文寫出自己要寫的事情來。如學了《捉蟈蟈》一文后,我讓學生具體說說課文的寫作順序和寫作特點,再找出自己生活中做過的類似的事。學生說出了很多事,如“捉螃蟹”、“捕蟬”、“放焰火”等。接著,我讓他們說說自己是如何做這些事的,有什么想法,最后要求他們仿照課文把這些事寫下來。由于學生有了要寫的材料,又有寫作的方法可供借鑒,一篇篇佳作便應(yīng)運而生。
四、體驗寫作成功,讓每位學生都樂意寫
小學生是有自尊心的,總希望自己從作文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在作文教學中,我也十分注意學生這一心理需要,盡量使每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每周我都利用一次自習時間開辟“佳作欣賞”內(nèi)容,請本周日記寫得好的學生上臺朗讀自己的佳作,然后讓小作者談體會,同學討論,找出閃光點加以賞析。開展這一活動時,我很注意擴大選擇面,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成功體驗的喜悅。這使全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風氣,學生們躊躇滿志,信心倍增。一個學期下來,班級總體寫作水平大大提高。每學期結(jié)束時,我又編印了“班級作文日記選”,每人一篇,同學們都有作文“發(fā)表”的機會??吹阶约旱淖魑淖兂闪恕般U字”,學生的作文積極性空前高漲,寫作文就更積極主動了。
總之,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就能真正使學生傾吐真情,放飛遐想,從而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