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敏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苯虒W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四方面發(fā)掘情感的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學習知識和學習活動本身的追求。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教師首先要善于俯下身子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多溝通,拉近師生距離,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教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如在“二氧化硫”一節(jié)教學中,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質。”“一起研究”這樣的語言體現(xiàn)了師生平等,形成了一種人文精神,充滿了人文關懷,有效的拉近了師生距離,調動積極性。
二、正確評價學生
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一句贊賞的話,就緩和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梢?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敝挥羞M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進。因此我們的教學語言要多一些表揚、肯定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否定和責怪。
三、巧用問題性語言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xiàn)為等待、探索和行動?!薄皢栴}”是思維的向導,恰當?shù)恼n堂提問往往能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問題世界,使學生積極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備課時,教師要將教學內容進行問題化設計,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以問題為教學紐帶,始終把對知識的認知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成功是最好的激勵
學習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課程的強烈欲望。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探索知識的臺階,包括設計好課堂提問和動手操作的步驟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學都能拾級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獲得經過自己艱苦探索,掌握知識后的愉快情緒體驗,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當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xiàn)問題時,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特別是后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泄氣自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幫助他們理解題意讓他們自己去走向成功!
作者單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