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玲
[摘要]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個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合作學習能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決組內沖突。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xiàn)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的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
[關鍵詞]合作學習;自我;作用
合作學習是從學習的組織形式的角度對學習的分類,相對于個別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學習。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是:積極的互相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完成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個認知的過程,更是一個交往過程與審美過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xiàn)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的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
1.明確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不是一種順從,而是相互認同、相互接納,是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努力。合作與獨立是一種辯證的關系,提倡合作與獨立并重。合作以獨立為基礎,合作的雙方是對等的。如果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眾人一詞,千人一面,合作就沒有意義。學生的合作學習是一種社會性的學習方式,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能把合作與獨立簡單的對立起來。合作學習應體現(xiàn)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團隊精神。
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產(chǎn)生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
引導學生要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參與到合作中來,同時在合作中不能過分
強調競爭。由于我們所教的班級人數(shù)較多,通常采用班級制的課堂教
學模式。這種授課方式雖然在知識的傳授上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是
這種課堂教學已經(jīng)忽略了學生作為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忽
略了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提高。課堂教學節(jié)奏無法照顧到學生
之間的能力差異,非常容易造成兩極分化,很多學生失去學英語的信
心。因此,我們課堂教學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全
面開展的語言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
的競爭轉換為小組織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
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位教師難以面對有差異的眾多學
生的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xiàn)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2.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
2.1正相互依賴。
正相互依賴代表了小組成員之間一種積極的相互關系,每個成員都認識到自己與小組及自小組其他成員是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關系。合作之間要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注意彼此面對面的促進互動性。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寬容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和配合。使學生積極承擔完成共同任務的責任,形成榮辱與共的意識。
2.2個人責任。
個人責任是指小組中每個成員都必須承擔一定的任務,小組的成功取決于所有組員個人的學習。教師要引導每個小組成員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注意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承擔小組中的個體任務。
2.3社交技能。
導致合作學習小組解體或學習不能順利進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組成員不會合作。導致學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學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學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師最好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
2.4小組自評。
為了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合作小組必須定期的評價小組成員共同活動的情況,這就是“小組自評”。小組自評的目的是幫助小組學生學會怎樣更好的合作,通過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2.5混合編組。
所謂混合編組就是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應當盡量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能夠相互取長補短,也就是說宜采用異質分組的原則,將男生和女生、本學科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每個小組4~6人為宜。每學期應該調整一次小組劃分,以便讓學生有更寬的交往空間。教師對學生的組合做調整非常有必要,因為學生通常喜歡選擇一些與自己相似的學生,如學習進度快的學生愿意選擇學習進度快的學生作為小組同伴,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則常常選擇學習進度慢的學生作為小組成員,這樣不利于小組活動。組內都可能有學習、能力方面較困難的學生,教師作為引導者,要使“吃不下”的學生有禮貌地會分享組內其他同學的長處,從中彌補自己的不足,學有所獲,增強興趣。
3.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是旁觀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fā)言,適時地住址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具體地說,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起到如下作用:
3.1規(guī)范行為。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教師都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3.2發(fā)現(xiàn)火花。交流的過程是學生間思維碰撞的過程,時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xiàn)。這種火花可能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例如在一次介紹自己家庭成員的教學中,一名學生在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中用chant這種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形式,我就馬上板書出來,并對這種學習方式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然后帶領全班學生套用相關的詞匯和句型進行替換練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3排除障礙。在合作學習中,時常會出現(xiàn)因為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這是要及時的指導,才能使學生很快的排除障礙。發(fā)現(xiàn)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存在著單詞不懂、課文不熟的思維障礙后,立即應給學生給予輔導,使他們能夠順利地與其他同學交流。
3.4及時評價。教師評價適當評價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十分有利,教師要認真傾聽小組的報告,還應讓全班學生認真聽,這對學生是種無形的鼓勵。在聽時,教師不要因為糾錯而打斷報告員的報告,頻繁糾錯,只會使學生灰心喪氣,而應在學生報告時記下語言錯誤,然后挑出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加以解釋,其它問題可放到教師總結中去講,教師應多從正面提醒學生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在任何情況下,教師對于任何學生的報告,都應給予真誠、恰當?shù)谋頁P,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各個報告的可取之處,將小組評價和個體評價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學生的緊張情緒就會得到緩解。
4.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實現(xiàn)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強調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還可以從同伴身上獲取知識。在這種活動中,由于任務的關聯(lián)性很強,個人要對大家的學習任務負責,這就促使自己必須要學會,從而共同掌握學習內容。使學生有了更多的主動學習機會,提高了參與學習的效率。當他們合作時,每個學生必須動腦、動手、動口,他們既是老師,又是學生和聽眾。耳、口、腦、手并用,教學的單位時間效率大大提高,優(yōu)化了教學效果,拓展了班級授課條件下的學習空間。
教學實踐證明,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在真正的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符合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求,有利于調動起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改變了早已習慣了的單一、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實現(xiàn)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全員互動的學習交流方式,從而真正推動每個學生的進步。
總之,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我們不是為了合作而學習,而是為了學習而合作。推動有效的合作學習的發(fā)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的潛能,有利于從他人的智慧中獲得啟發(f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有利于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認識及重視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積極營造合適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