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杰
摘要:為了提高比賽素質,消除運動員的心理障礙,本文從了解運動心理的發(fā)展開始,分析在體育競賽中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礙的心理訓練方法和手段,為教練和運動員提供了心理訓練的有益信息。
關鍵詞:心理障礙;心理訓練;運動員;訓練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人的生活及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廣大的教育者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在現(xiàn)代競技體育運動中,隨著重大比賽日益臨近,運動員的戰(zhàn)術水平和身體機能狀態(tài)都會逐漸趨于穩(wěn)定,到大賽前階段一般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此階段運動員心理的變化卻可能會導致競技狀態(tài)的大起大落,并可直接影響到比賽結果。實踐證明,競技水平越高,競爭越激烈,運動員的心理壓力相對就會越大。在現(xiàn)實的體育活動中筆者發(fā)現(xiàn),我校體育運動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強,導致了運動員較強的心理壓力,并在比賽中表現(xiàn)出畏懼、過分緊張、競賽動機不端正、目的不明確、信心不足,甚至還有性格孤僻或情緒暴躁等現(xiàn)象。為此,筆者在體育活動中注重運動員心理調適,克服心理障礙,提高比賽能力的研究。
一、競賽中出現(xiàn)的心理障礙
經觀察、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使運動員在體育競賽中產生心理障礙,影響比賽成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情緒障礙
引起學生或運動員競賽成績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見和最重要的是過分緊張和焦慮情緒。
2.動機障礙
動機障礙是指最適宜動機水平以外的其它動機狀態(tài)。過高的動機水平會引起機體興奮性過高,使運動員注意力分散,情緒不穩(wěn)定,難以控制動作,造成動作質量下降等不良反應。
3.心理飽和障礙
運動員的心理飽和是影響競技能力發(fā)揮的重要因素。在競賽中,運動員有時要進行長時間的持續(xù)努力,付出極大的心理能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靈活的思維反應、精細的感知、敏銳的觀察,但當運動競賽的時間持續(xù)時,疲勞狀態(tài)得不到緩解,便會產生心理飽和狀態(tài),逃避參加比賽和厭倦體育運動。
4.激活障礙
賽前的過度訓練、生理疲勞、心理準備不足、動機過高或過低、環(huán)境壓力過大等因素,會引起激活障礙。當激活不足時,學生和運動員往往表現(xiàn)出冷漠、抑郁、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厭惡等情緒特點;激活過度時則表現(xiàn)為緊張、焦慮慌亂、亢奮等情緒特點。激活不足或激活過度都會干擾競技水平的發(fā)揮。
5.攻擊障礙
攻擊性是運動員在競賽中產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及行為。在競賽時運動員以對手為攻擊對象并處于全力拼搏和進攻
性沖動狀態(tài)之中。
二、克服運動員心理障礙常用的訓練方法
針對運動員的體力和腦力的恢復,從調節(jié)因運動訓練過程中帶來的過度疲勞狀態(tài)出發(fā),調節(jié)心理和生理上產生的賽前不良反應的訓練方法有:
1.轉移注意力訓練
為了使運動員的體力和腦力得到休息,可以在競賽前讓運動員參加一些輕松愉快的文娛活動,消除因臨近競賽而提早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并有意識地與運動員進行愉快的交談或安排他們短暫的休假、會見親人和朋友,轉移緊張注意中心。讓運動員能轉移因比賽帶來的緊張心理狀態(tài),從而積極地投入到運動訓練中去,使得開始不安的心理轉移到更積極的運動訓練中。
2.肌肉神經放松訓練
訓練的主要內容是通過16組肌肉群緊張和放松地交替進行,使被訓練者由感知對比而更深刻地體驗肌肉放松的感覺。這種特殊心理訓練方法是讓學生和運動員靜坐下來調息理氣,依次從頭、肩、臂、手到胸、腹、背、腰,最后到臀、腿、腳做放松動作,同時放慢呼吸,逐步進入“小睡”狀態(tài)。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機體的能量消耗,而且可以通過肌肉的放松,意念的調節(jié),減少心理能量消耗,并從各種雜念中擺脫出來。從而使運動員能更積極地進行賽前的運動訓練,同時對于調整賽前的運動狀態(tài)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沉思練習
該法是一種平息精神激動、使人體放松的方法。在練習中,首先,找一個安靜的能使身體和精神放松的地方,坐或躺著、全身放松。如果采取坐姿,則頭、頸、背三點需要成一直線,做有節(jié)奏地深呼吸,然后,反復地默念某一暗示語(單詞和簡短的句子),或者全神貫注于某一感覺表象上。要注意呼吸的漲落和暗示語盡量保持節(jié)奏上的一致。此后,當完全感到安靜和放松時,開始做下述動作:先慢慢地將頭傾向右邊,然后移到左邊,再回到中間,反復做幾次,旨在排除雜念,集中思想,以達到身體和心理放松的目的。
三、進入比賽的正常狀態(tài)的訓練方法
針對消除賽前的緊張心理,因緊張而帶來的比賽中技術動作的變形,從而進入比賽的正常狀態(tài)的訓練方法有:
1.利用模擬比賽消除緊張情緒
模擬比賽就是練習性比賽,在每次籃球賽前,我都會帶領自己的隊員與其他同類學校運動員進行幾次模擬比賽,目的在于讓他們了解對方的特點,做到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積累經驗以便沉著面對挑戰(zhàn),久而久之,隊員也就有了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能夠在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2.競賽中緊張情緒的轉移訓練
緊張情緒的轉移是讓學生或運動員的注意力暫時離開過分緊張的競賽環(huán)境,誘導他們想一些輕松愉快的事情,待情緒趨于穩(wěn)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現(xiàn)場的競賽中。訓練方法一般是在緊張的運動訓練和競賽現(xiàn)場,利用賽前或賽中的間隙采取語言暗示,誘導學生或運動員將注意力轉移到與當前運動競賽無直接關系的事情或完成技術動作上來。具體手段要根據(jù)學生或運動員情緒緊張的特點和原因來確定。如教練員和隊員談話、替換隊員下場休息、轉告一些現(xiàn)場信息、降低競賽成績的要求、看看書報或聽聽音樂等。這種心理訓練方法和手段,必須貫徹在平時的心理訓練之中,使運動員既有緊張情緒的體驗又有自我控制緊張情緒的能力。
3.情緒對比的心理訓練
情緒對比訓練方法是要運動員回憶緊張的競賽場面,十分困難、復雜而危險的技術動作以引起消極的緊張情緒,經過不斷重復,使這種緊張情緒達到一定強度時,再回憶競賽中獲勝后的歡愉情景,用積極的情緒抵消消極的情緒。這種心理訓練方法比較復雜,要求運動員學會誘發(fā)自己的消極情緒;學會用放松的方法來消除被誘導出來的緊張情緒;學會調動內心的意志力。必須經過反復的對比訓練,才能逐漸掌握這種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針對提高運動員比賽中的自信心訓練方法
為使運動員能正確地看待比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必須做到:
1.結合賽前測驗進行信心訓練
通過賽前測驗的分析,可以改變期望過高或信心不足的非良性心理狀態(tài)。這種方法可使運動員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實際技術水平和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對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建立堅定的信心提供可靠的基礎。
2.增強信心的自我訓練
這是一種借助于自身內部力量激勵信心的方法,可在訓練中修正或重建自己的形象。具體做法是:學生或運動員處于自然放松狀態(tài),在恢復身心力量的基礎上誘導他們回憶最佳比賽情景,回憶自己的運動成長史,使他們在回憶中重新認識有利的各方面因素,找出自己潛在的優(yōu)勢,使暫時被失利而壓抑的內心力量煥發(fā)出來,達到提高競賽欲望,增強競賽信心的目的。
五、對實施運動員心理調適的建議
運動員的心理障礙往往不只是單一的一個,教練員和運動員必須從認識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著手,通過綜合性心理訓練方法,同時根據(jù)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從調節(jié)生理和心理的狀態(tài)出發(fā),意在調整運動員在比賽中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取得比賽的積極主動權,為比賽獲得勝利打下一定的基礎。在競技水平相當高的今天,心理因素在比賽中已經占有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強在心理訓練發(fā)面的研究對我國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