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欣
[摘 要] 文章通過分析近幾年老撾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進而梳理其體系、類型、運行管理、學術研究、私立高校與國際化等方面的發(fā)展,研究了老撾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 老撾 高等教育 發(fā)展方向
一、老撾高等教育體系
老撾高等教育體系有5個重要組成部分:老撾國家大學、蘇發(fā)努馮(Souhanouvong)大學、占巴塞(Champasck)大學、醫(yī)科大學、5所師范學院以及83所私立高校。
老撾國家大學建立于1995年底,在政府辦公室頒布了一部法令之后,10所原來分屬于不同部門監(jiān)管的高等教育機構合并為老撾國家大學。老撾國家大學的第一個學年始于1996年10月。老撾國家大學起初有12個系,分別是基礎學科系、教育系、自然科學系、社會科學系、經濟管理系、機械工程系、農學系、林學系、醫(yī)學系、法律管理系、語言學系、建筑系,目前已增加到13個系。老撾全國范圍內大學生數量的迅速增長,促使了高校數量的增加。根據2003年11月4日頒布的老撾政府第169號令,蘇發(fā)努馮大學得以成立。該大學的成立儀式在2003年11月5日的灌溉節(jié)慶典中舉行。這所大學開設了教育系、經濟與管理系、農學系3個系,它們正在利用基金推動自身的現(xiàn)代化建設。占巴塞大學、蘇發(fā)努馮大學與老撾國家大學在執(zhí)行課程教學、教師的學術和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有密切的合作。
老撾有5所師范學院,學生從高中畢業(yè)生中選拔。這些師范學院在2004-2005學年的招生人數為5 569人,在2006-2007學年的招生人數達到了13 611人,增長了近2.5倍。
在2000年~2007年間,老撾共有83所私立高校(包括商業(yè)、貿易、計算機、技術、英語等類型)招生,人數從22 605人增加到76 332人,其中8 318人參加了學士學位項目。老撾有兩所私立高校已經建立了碩士項目。
其中在2000-2001學年,老撾高校的招生人數為22 605人,2006-2007學年為76 332人,六七年間的年招生人數增長了近3.5倍。
表1、表2列出了老撾高校在2000-2001學年到2006-2007學年間的在校生人數和畢業(yè)生人數的統(tǒng)計數據。
二、老撾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是老撾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發(fā)展最快的一個子系統(tǒng)。老撾高等教育改革從1995年的國立學校合并開始,其特征是制訂新的入學政策,制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項目,改革課程體系,開設多樣化的課程,鼓勵高校開展科學研究和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
老撾教育部已經將高等職業(yè)學歷項目、學士學位項目、碩士學位項目、博士學位項目等納入高等教育。2001年7月17日制定的《老撾高等教育法令》,規(guī)定了高等職業(yè)項目、學士學位項目、碩士學位項目中各類學校的基本制度、教學的組織、信用體系、學習時限、課程結構、學生注冊、學生品德、教學成就的評價等。
老撾鼓勵公立高校為學生開設一些特殊課程,如英語、農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為了促進教育管理的發(fā)展和外語教學,老撾通過遠程教育的形式,開設了英語和法語課程。此外,在國際教育機構的幫助指導下,老撾啟動了教師培訓中心項目,旨在促進鄉(xiāng)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目前,老撾的大學已經建立了標準的學習項目,包括高等學歷證書項目,學制3年,入學基本要求是完成高中階段的教育;學士學位學習項目,學制根據學習項目的不同約為5年~7年,入學基本要求是完成高中階段的教育;碩士學位學習項目,學制不少于2年;博士學位學習項目,學制不少于3年。
三、老撾高等教育運行和管理的變化
老撾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監(jiān)督并管理大學,為大學提供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的信息,老撾政府通過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給大學提供土地、建筑、院系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分配財政預算。
老撾高等教育部負責該國高等教育宏觀管理并協(xié)調國家的中學后教育,還負責對中學后教育的監(jiān)督和評價。由于缺乏足夠的專業(yè)人員,該部門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制訂、建立高等教育質量標準、改革高校課程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其職業(yè)角色。除了在發(fā)揮行政效能方面存在問題外,老撾高等教育部還有很多財政投入問題,如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平均教育投入相比(發(fā)展中國家教育投入占GDP的3.6%),老撾的教育投入很低,其在2007年的教育投入僅占GDP的2.7%。
老撾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所有預算幾乎都分配到了教師薪金、學生獎學金及補助金上,除國外援助以外,幾乎沒有用以維持教學的資源、更新設備和改進高校教學條件、課程改革和師資進修、實踐教學需要的投入,此外在教育創(chuàng)新上面的花費也非常有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老撾政府計劃優(yōu)先考慮制訂相關政策,同時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改進部門管理,促進高等教育部與教育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致的教育目標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幫助高校設置種類和數量更為合理的課程;提高與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課程質量;保證高等教育和實踐的有效投入;努力促進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完善信用體系,保證高等教育機構培養(yǎng)出合格人才。
老撾政府還計劃創(chuàng)新高教管理機制:分散管理權力,如增加大學在課程設置、招生、內部結構、資源整合以及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自治權和適應性;強調高等教育的多樣性,除公立高校外,再建立一批新的多學科綜合性私立高校。
四、老撾高校中的學術研究
老撾沒有進行科學研究的傳統(tǒng),該國只有極少數的高校教師具有高學位。在很多人看來,學術研究就意味著到海外攻讀一個更高的學位。因此,老撾高校的教職工缺乏研究動機和熱情。
老撾高校教師在學術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時間匱乏,由于薪資較低,許多教師在校外做兼職工作。兼職給老師帶來一些收入,卻帶走了他們從事研究的時間。第二,不充分的教師任職資格使教師缺乏從事獨立研究的自信心和能力。第三,缺乏科研基金。第四,語言問題,大部分老撾教師只能閱讀主要以本國語言編撰或經翻譯的科學著作,而不能閱讀其他語種的科學著作。另外,教職員工甚至還缺乏研究所需的最基本的儀器設施。
過去兩年,上述情況稍有改觀,教師工作時間的10%可以用于研究。如今,一些教職員工從國外獲得了碩士或博士學位后回到老撾高校,老撾大學有了更多的具有海外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授和學術研究人員,也有更多的教師正在接受研究方法培訓。大學里形成了一種更強調科學研究的氛圍。新的入職規(guī)定增加了教職員工入職的一個重要因素,即科學研究成就,這增強了人們從事研究的動機,也促進了大多數教職員工對科學研究成就的肯定。老撾高校學術事務辦公室還成立了研究發(fā)展委員會,其目的是促進和管理學術事務。
五、老撾私立高等教育政策
老撾在1995年8月頒布了第64號政府令,以立法的形式確定私立高校的建立和運行結構。該政府令支持私立高校發(fā)展,認為私立高校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這對于國家發(fā)展相當重要。
為支持私立高等教育,政府有很多具體的鼓勵和支持措施。在老撾教育部許可的前提下,公立高校的教師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在私立高校兼職;在可能的情況下,政府允許經授權的個人向私立高校貸款或出租教學設備;政府對私立高校免征商業(yè)稅、收入稅、土地使用稅、必要的建筑原料進口消費稅等;在必要的時候,政府支持和鼓勵私立高校創(chuàng)新辦學形式;教育部將對私立高校的教師提供內部培訓和持續(xù)不斷的繼續(xù)教育;教育部接受國際機構對老撾私立高校提供的各種形式的支援。
1995年8月,老撾頒布了私立高等教育法令,加大了對私立高校的投入力度,促進了私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fā)展,使國家的教育體系更為完善。私立高校的招生人數從2000年~2007年的變化見表3。
六、高等教育國際化
老撾高校與其他國家的同類高校建立起了密切的聯(lián)系,目的是與國外高?;ハ嘟涣鹘涷?,為教師培訓、學術研究發(fā)展項目。
老撾政府基于國際、區(qū)域和國內需要,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雙邊和多邊合作,他們相信能從合作中受益。為了獲得外部支持,并得到國際認可,高等教育部強調與國外機構培養(yǎng)更密切的聯(lián)系,開展實質性的技術合作。老撾高校已經與澳大利亞、美國、中國等13個國家的42所高校建立起了聯(lián)系。
過去幾年中,老撾高等教育部與國外30個高等教育機構建立起了聯(lián)系。表4是2002年~2007年老撾境內不同國籍學生人數統(tǒng)計。
七、老撾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未來發(fā)展
老撾對高等教育的投資比例取決于該國每年的財政收入。1996-1997學年,高等教育與投入占財政收入的10.73%;1997-1998學年,這個數值為3.94%;1998-1999學年為10.38%;1999-2000學年為11.11%;到了2006-2007學年,這一數值為12%。
盡管近幾年老撾的高等教育迅速發(fā)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zhàn)。如老撾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區(qū)提供的高等教育入學機率有較大的差異,導致了女性和少數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學率較低,失業(yè)問題嚴重,高等教育研究基金短缺,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運行的質量認證和保障機制不健全。
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老撾高等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應集中加強和鞏固高等教育質量;根據區(qū)域發(fā)展的需要,應整合相關學科,將1~2所教師培訓學院升級為區(qū)域綜合學院;繼續(xù)提高高校教師的學歷層次,到2020年,通過教育培訓,使10%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目前為4%),60%的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目前為15%);穩(wěn)步提高私立高校招生人數,擴大私立高校的辦學規(guī)模;在高等教育領域,增加女生和少數民族學生的入學率;增加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在老撾的南部和北部建立更多高校,滿足這兩個地區(qū)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加強國際合作,與東盟國家和其他地區(qū)的大學建立更為友好的聯(lián)系。
此外,老撾高等教育機構需要持久的學術自治,并在培養(yǎng)計劃、課程設計和發(fā)展、學生選拔制度、教師崗位資格、科學研究等方面考慮學術功能的發(fā)揮。一個大學的咨詢委員會應具有制訂政策的能力,并能適當采納校長、師生和國內相關政府機構包括教育部的意見。同時,除了提高高等教育部制訂政策的能力、批準認可大學的全部預算外,高等教育部應促使大學獲得最大限度的自治權。
參考文獻:
[1] The Academic Report f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Laos(NUOL),2005,2006,2007.
[2]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Planning(DCP),Resource Document and Annual Report,F(xiàn)inance,1999,MOE,2005.
(作者單位:云南省蒙自縣紅河學院)
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