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琳 唐名剛
[摘要]戲劇影視作品中的對話是指劇中人物之間用語言相互交流,是人物心理活動與行為動作的外顯,是對劇情以及人物性格的精細詮釋與進一步解讀?!傲舭住保櫭剂x,指留下空白,通過未說之言以及言外之意留下想象的空間和余地,進而達到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豐富劇情內容,給人以品味、思考的可能。戲劇影視作品中的對話“留自”既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又可以看做是作品賞析多樣性的審美追求。
[關鍵詞]留白;戲劇影視作品;妙用
“留白”是傳統(tǒng)的中國書畫中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中國傳統(tǒng)書法講究的“計白當黑”,中國傳統(tǒng)繪畫講究的“虛實相生”,在書畫布局中留下大片的“白”和“虛”,來表現(xiàn)借視覺的沖擊與作品中的“黑”形成鮮明對比,進而表現(xiàn)空靈、悠遠的意境,帶給人余韻悠長、三日繞梁的感覺。在戲劇影視作品中,對話“留白”可以勾起人的無限遐想,豐富劇作者的創(chuàng)作空間,直接影響觀眾對作品審美的認同趨向。
一、對話“留白”的創(chuàng)設
對話留白是精心設置的慧心所在,如繪畫一樣,云氣蒸騰處看似“無”,看似白茫茫一片,但那“白”不是空白,更不是遺漏疏忽,而是作者精氣神的匯聚,是千山萬水,是無聲處的驚雷。在營造氛圍上,手段可以多樣化:通過設疑氣氛,讓觀眾陷入沉思;通過音樂參與,穿越時空界限,引發(fā)觀眾的思緒;通過畫面再現(xiàn),讓觀眾身臨其境,恍如劇中人物本身,進而激起補白的興趣。
1,劇作者的預設
預設和生成是互相信賴、互為因果的過程,沒有預設而期待有靈性的生成那只能是海市蜃樓式的幻影。要預設就必須苦心經營,將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在隱與現(xiàn)、疑與答的處理上匠心獨運,既激發(fā)起觀眾的求索興趣,又能給他們帶來非同尋常的收獲。劇作者運用形象思維,講究跳脫與留白,這樣處理,既滿足了留白的要求,又帶有懸想的性質?!独子辍分兄軜銏@這個人可以說是壞到連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壞人的程度。30年前,他為了和一個門當戶對的闊小姐結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給他生了兩個孩子的、r頭侍萍,在除夕晚上,硬是從家里趕了出去。二兒子才生下兩天,病得奄奄一息,就讓侍萍抱走了,走投無路的侍萍急得沒辦法,只好跳河??梢韵胂蟮玫?,那情景是多么凄慘??墒沁@么痛苦的經歷,周樸園卻在與侍萍30年后意外相遇時保持一種局外人的冷漠與矜持。三個同樣的“哦”,維持其上流社會體面人物的沉穩(wěn),但作者用了不同的標點符號,顯示出他道貌岸然的嘴臉,進而完成預設的目的。
周樸因: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惠,也很規(guī)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來,后來,——你知道么?
魯侍萍:不敢說。
周樸園:哦。
魯侍萍:我倒認識一個年輕的姑娘姓梅的。
周樸園:哦?你說說看。
魯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惠,并且聽說是不大規(guī)矩的。
周樸園:也許,也許你弄錯了。不過你不妨說說看。
魯侍萍:這個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里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她生前是不規(guī)矩的。
周樸園(苦痛):哦!
電影《小武》中,作者預設了一個多情的主人公——小武。他在煩惱時結識了梅梅,認識之初并不愜意,可是小武竟然對梅梅一見鐘情,第二次去找梅梅,聽說她病了,就固執(zhí)地要見她,派人打聽她的住處,前去探望,便有了這樣一段對話:
梅梅:“誰呀?”
小武:“我?!?/p>
梅梅:“怎么是你啊?”
小武:“你不是說讓我有空來,今天我有空?!?/p>
這就為下文小武為梅梅買戒指,幻想與她結婚作了鋪墊。他并不理解梅梅的職業(yè)。分不清歌廳小姐與顧客之間的感情和愛情的區(qū)別,他只是一個對男女關系有著傳統(tǒng)理想的男人,一個多情的小武。
2,詞語語音、語義的多維呈現(xiàn),使得對話語言有了多種的體驗和留白的可能
《雷雨》第二幕中,侍萍已經知道周萍就是自己的親兒子,當她看到他打了二兒子魯大海時,十分悲痛地走到周萍面前抽噎著說:“你是萍?!獞{——憑什么打我的兒子?”這里她本想認自己的親生兒子,“你是我的萍兒呀,”但她怕不妥當,馬上用同音字“憑”來連接,周萍因為不知道眼前的侍萍就是自己的親娘,于是便冷冰冰地問:“你是誰?”侍萍的回答仍舊是雙層含義:“我是你的——你打的人的媽?!彼鞠胝f“我是你的媽”,但馬上又轉瞬改口。對話當中的空白,把侍萍作為女人、作為母親的隱忍完全展現(xiàn)出來。
電影《女人四十》中,有一場是夫妻倆人夜談的戲,夫說:“如果你又老、又丑、又不死呢,我就死給你看?!逼拚f:“如果你又老又不死,我便先把你殺死。”這一段雖然是夫妻之間輕松、詼諧的調侃。但言語之間暗含的辛酸、惆悵是掩飾不住的,直接反映出劇作者對老齡化社會的關注。引人深思。
3,演員用技巧演繹
《日出》中,李石清偷看到潘月亭把銀行房地產抵押出去的“合同”。這就成為他要挾潘月亭的一張王牌,他想利用這張牌得到晉升。由于他的性格狡黠油滑。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討好的迂回戰(zhàn)術。在他和潘月亭的對話中。潘月亭問:“石清!你回來了!”李石清回答說:“早來了。我聽說您正跟報館的人談天,所以沒敢叫人請您去?!边@里,在“報館”之前。演員作了一個小小的停頓。引起觀眾對“報館”的注意,聯(lián)系背景,就會明白李石清的真實用意了。接下來,李石清要拋出王牌之前,說:“哦,他還問我現(xiàn)在銀行所有的房地產是不是已經抵押出去了?!薄笆遣皇恰币院髱讉€字的節(jié)奏要比前邊放慢一些。并配以夸張、強調才能使觀眾明白李石清要向潘月亭攤牌了。
《雷雨》中四鳳發(fā)誓一幕中,侍萍:“天上在打著雷,你要是以后忘了媽的話,見了周家的人呢?”四風:“媽,我不會的,我不會的。”侍萍:“孩子你要說,你要說。你要是忘了媽的話——”四鳳:“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彼镍P是違心發(fā)出誓言的,是在侍萍“你要是忘了媽的話——”的暗示逼迫下發(fā)出的,由于感情上的痛苦,內心矛盾的激烈,所以配合氣抖、聲顫、哭腔等音色的變化,“劈”字更是拖長聲調,借以達到夸張、感人的效果。
留白藝術的根本在于創(chuàng)造靈動的氛圍。留白藝術的展開,必須有良好的氛圍作鋪墊,讓觀眾沉浸其中。如果沒有這一點,留白藝術可能變成劇作者的獨角戲。不一定能引起觀眾對作品空白的關注,以至于空白永遠是空白,不會有任何結果。
二、對話“留白”的藝術效果
1,喚起同感,產生共鳴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雨夜,在米蘭家樓下,馬小軍聲嘶力竭地喊著的米蘭的名字。終于米蘭在門口出現(xiàn)了。她問馬小軍怎么回事,馬小軍大聲地說:“我喜歡你!”可是聲音被炸雷掩蓋,米蘭沒有聽清,她走到馬小軍身邊,問:“你說什么?”馬小軍失去了勇氣扭身要走,說:“我車掉溝里了?!辈恢呺H的回答更容易讓觀眾穿越模糊的記憶,回到少年時代,再次重溫初戀,重溫成長的煩惱,而這些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
所以米蘭一下把馬小軍拽到懷里,兩人在雨中久久相擁就顯得順理成章,符合觀眾的審美期待。
2,展現(xiàn)人物性格
蘇聯(lián)電影《被遺忘的長笛曲》中費里莫諾夫的妻子從列寧格勒回來。意外地碰見費里莫諾夫和麗達吹長笛跳舞的場面,費里莫諾夫指著麗達,結結巴巴地說:“她……是護士。給我打針。”“我提前從列寧格勒回來,沒有通知你。你不是病了嗎?”費里奠諾夫:“是啊。我們………‘可我看你們是在跳舞。”費里莫諾夫從麗達身旁走上前來,和妻子并肩說話,繼續(xù)解釋。常言說:“言為心聲。”這段對話中費里莫諾夫斷斷續(xù)續(xù)的語言,反映了他此時的內心世界,揭露了其軟弱、虛偽的本性,表現(xiàn)出他的惶恐與不安,渲染了沖突中人物的情緒。
電影《走向共和》中,李鴻章曾對部下黃瑞蘭允諾:“永不相負。”但看到他貪污軍餉、殺人滅口等敗行后,李鴻章斬釘截鐵地說:“老夫今日就要負你,因為老夫不能負百姓、負朝廷?!薄柏撆c不負”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審美空間,展示出李鴻章的深謀遠慮和大局意識,符合人物的心理與劇情的發(fā)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3,豐富故事情節(jié)
電影《秋菊打官司》中,一系列情節(jié)向觀眾展示了純樸的民風。村民秋菊挑戰(zhàn)權貴。一次次進城上告村長,可是我們看到的卻是:即便是秋菊和村長關系最緊張時,每次到村長家,也都受到熱情的接待,秋菊難產,村長還連夜帶人把她抬到醫(yī)院搶救,救了他們母子的性命。而此時村長非但沒有以恩人自居,反而以倔強的一席話,給民風的純樸,加上最鮮明的詮釋:“你也知道,我抬大肚子上醫(yī)院,這不是頭一遭了,跟官司沒關系,等秋菊養(yǎng)好了,她要告,讓她告去,告下來,算我的。”樸實的語言讓人感動的同時,更增強了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
電影《紅色娘子軍》中,洪常青用地圖教育報仇心切的吳瓊花:哪一個無產者都敢點一把火把地主的房子燒掉,可你要是想點一把大火把舊社會燒掉,那就得緊緊依靠集體——整個階級。思索過后,瓊花堅定、有力地回答:“我一個字、一個字都記住了……一輩子!”簡潔的語言向觀眾展示了瓊花的成長,言語中的停頓告訴觀眾:她已經由那個不顧戰(zhàn)友的勸阻,不顧軍規(guī)紀律約束的復仇者,成長為成熟的革命戰(zhàn)士了。
4,幽默、生動。融入生活
濃縮、精煉的話語能造成精煉含蓄的幽默感?!冻啾凇分袆錇榍巴鶘|吳游說孫權的諸葛亮餞行時深情地遞給諸葛亮一大碗白米飯,說道:“去東吳路途遙遠。需要體力,來,多吃點……”這句臺詞讓人立刻聯(lián)想到古語“路遙知馬力”,同時語言詼諧、平民化的設計也很微妙,一下就把歷史人物拉近到觀眾眼前。影片還利用人物的口頭禪造成幽默感,與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相吻合??桃獾貭I造出幽默效果。諸葛亮:“我剛給鴿子洗了個澡……給它扇干……”(很溫柔很貼心)周瑜:“你就不怕它們著涼?”(更溫柔更貼心)諸葛亮:“我需要冷靜一下,你呢?”周瑜:“我也需要冷靜一下?!?/p>
對話“留白”是創(chuàng)作者留給欣賞者的快樂源泉。解讀必須要建立在個性體驗和獨特的感悟上,留白也就留下了懸想,留下了多維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間。這將給觀眾的探索和想象提供馳騁的領地。留白藝術的實施,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可以看做是對戲劇影視作品賞析多樣性的審美追求,因此,進行對話“留白”就更有其必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